人民網 >> 江西
鄱陽湖永修吳城水域拍攝到的彩鹮。 王小龍攝 江西永修:50余隻彩鹮啟程北遷

  人民網永修9月22日電 (記者時雨)21日,江西鄱陽湖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吳城保護管理站巡護人員在永修縣吳城鎮觀察發現,50余隻彩鹮結束了5個月之久的繁殖期,攜兒帶女陸續北遷。彩鹮是屬鹮科鳥類,具有華麗的羽毛和優雅的飛行姿態,主要棲息於淡水區域,被列入中國《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名錄》一級保護動物。…

吉安市泰和縣馬市鎮南溪村,農村公路沿線阡陌縱橫、房屋錯落,青山與綠樹交相輝映,處處“豐”景宜人。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泰和:路暢“豐”景美

  人民網泰和9月22日電 (朱海鵬)近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馬市鎮南溪村,農村公路沿線阡陌縱橫、房屋錯落,青山與綠樹交相輝映,處處“豐”景宜人。 近年來,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圍繞構建“安全通暢、快速便捷、綠色低碳、城鄉一體”的交通路網,堅持“以路興鄉村、以路拓農業”的目標,通過整治優化公路沿線風貌,改善農村人居環境,修復山林植被生態,不斷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助力鄉村全面振興。…

“贛超”淘汰賽第一回合在江西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打響。葉孟哲攝 “贛超”淘汰賽打響

  人民網南昌9月21日電 (記者毛思遠)9月20日晚,“贛超”淘汰賽第一回合在江西省奧林匹克體育中心打響,超過5萬名球迷現場助威。歷經90分鐘激烈角逐,南昌隊0︰1負於贛州隊。…

井岡山市井岡山紅旗廣場,來自吉安市的2600余名高一新生在開展新學期“我的井岡行”紅色研學活動。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井岡山:紅色研學游 照亮成長路

  人民網井岡山9月20日電 (朱海鵬)9月18日,江西省井岡山市井岡山紅旗廣場,來自吉安市的2600余名高一新生在開展新學期“我的井岡行”紅色研學活動。學生在講解員的帶領下,走進當地紅色事跡陳列館,尋訪紅色印記,感悟崢嶸歲月。…

吉安市泰和縣澄江大橋建設工地,工人在進行橋梁建設收尾施工。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泰和:一橋跨兩岸 南北變通途

  人民網泰和9月20日電 (朱海鵬)近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澄江大橋建設工地,工人在進行橋梁建設收尾施工。 作為江西省的重點工程項目,澄江大橋全長1.75公裡,總投資9.76億元,大橋建成后,有助於統籌區域城鄉發展,為當地群眾出行和物流運輸提供新的快速交通通道,並加快形成泰和境內贛江“一江兩岸”的發展格局,推進老區高質量發展和周邊鄉村全面振興。…

秋日的南昌九龍湖公園,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城水相融”的生態畫卷。人民網記者 毛思遠攝 江西南昌:碧水繞城 秋色怡人

  人民網南昌9月19日電 (記者毛思遠)近日,俯瞰秋日的江西省南昌市紅谷灘區九龍湖公園,湖面與藍天、白雲相互映襯,湖邊綠樹成蔭,建筑錯落分布,呈現出一幅“水清岸綠、城水相融”的生態畫卷。…

昌九高鐵隆興大橋跨贛江南支主橋成功合龍,這也標志著昌九高鐵隆興大橋跨贛江主橋全部合龍。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昌九高鐵隆興大橋跨贛江主橋全部合龍

  人民網南昌9月18日電 (記者時雨)18日,隨著最后一方混凝土澆筑完成,由昌九城際鐵路公司建設管理、中交二航局承建的昌九高鐵隆興大橋跨贛江南支主橋成功合龍。這標志著昌九高鐵隆興大橋跨贛江主橋全部合龍,為全橋貫通奠定了堅實基礎。…

江西南昌:緬懷英烈 銘記歷史

  社會各界人士在南昌新四軍軍部舊址陳列館舉行“勿忘國恥 珍愛和平”主題紀念活動。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人民網南昌9月18日電 (記者時雨)9月18日上午,防空警報聲響徹南昌城。…

吉安市泰和縣馬市鎮東來村,稻田由青轉黃,農房錯落有致,共同構成一幅秋日鄉村“豐”景圖卷。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泰和:晚稻漸黃 “豐”景愈濃

  人民網泰和9月18日電 (朱海鵬)9月17日,江西省吉安市泰和縣馬市鎮東來村,稻田由青轉黃,農房錯落有致,共同構成一幅秋日鄉村“豐”景圖卷。 近年來,泰和縣不斷提升農田基礎設施水平,圍繞保障耕地質量,加快農業機械化程度,推進高標准農田建設,把高標准農田建設成為綠色生態農田,有力保障糧食豐收,促進種糧戶增收。…

技術員在進行智能制造系統測算和模型訓練。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贛州:新質生產力賦能專精特新企業發展

  人民網贛州9月17日電 (朱海鵬)9月16日,位於江西省贛州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江西冠英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工業AI智算終端”生產線,技術員在進行智能制造系統測算和模型訓練。 該企業是一家從事智能設備研發、組裝、銷售的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航拍鏡頭下江西上高縣敖山鎮歸僑少數民族聚居村洋林村風景秀美。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江西上高:少數民族聚居村 農旅融合助振興

  人民網上高9月15日電 (記者時雨)初秋時節,航拍鏡頭下江西宜春上高縣敖山鎮歸僑少數民族聚居村洋林村,遠處的村落和近處的田園相互映襯,風景秀美。 洋林村是由瑤、侗、傣、壯等七個民族組成的歸僑少數民族聚居村。…

撫州市東臨新區湖南鄉店下村,撫河沿岸城市建筑與鄉村田園相互映襯,構成一幅水清岸綠的城鄉美景畫卷。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撫州:撫河畔 城鄉美

  人民網撫州9月15日電 (朱海鵬)近日,江西省撫州市東臨新區湖南鄉店下村,撫河沿岸城市建筑與鄉村田園相互映襯,構成一幅水清岸綠的城鄉美景畫卷。 近年來,江西省撫州市東臨新區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嚴格落實河湖長制,加強河、湖、水庫、灌溉水渠等水域水源治理保護,逐步繪就出“河暢、水清、岸綠、景美”的生態畫卷,並帶動大棚蔬菜、大棚草莓等果蔬產業和水稻種植產業發展。…

從空中俯瞰鐵河大橋,如一隻凌波展翅的白鶴躍然於贛江之上。人民網記者 毛思遠攝 江西南昌:一橋飛架 串聯城鄉

  人民網南昌9月15日電 (記者毛思遠)近日,從空中俯瞰位於江西省鄱陽湖畔的鐵河大橋,如一隻凌波展翅的白鶴躍然於贛江之上。 2025年建成通車的鐵河大橋,全長1808米,橋塔以“白鶴亮翅”為靈感,設計為東西雙向兩車道,將南昌市鐵河鄉到昌邑鄉的行程縮短22公裡,是鄱陽湖旅游公路橋梁工程的關鍵一環,對方便周邊群眾出行,助力區域經濟發展有著重要意義。…

德興市香屯街道柏垣村,鱗次櫛比的房屋與蜿蜒的樂安江相映成景,構成一幅河暢、水清、岸綠的和美鄉村畫卷。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德興:河暢水清鄉村美

  人民網德興9月14日電 (朱海鵬)近日,江西省德興市香屯街道柏垣村,鱗次櫛比的房屋與蜿蜒的樂安江相映成景,構成一幅河暢、水清、岸綠的和美鄉村畫卷。 近年來,德興市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發展理念,加強農田灌溉河道、水渠的清淤、疏浚、修整工作,不斷改善水生態環境和農村人居環境,打造灌排暢通的生態水系,建設和諧秀美新村。…

"愛我英雄城 大美鄱湖行"旅游公路巡游活動啟動

  “愛我英雄城 大美鄱湖行”鄱陽湖旅游公路巡游活動正式啟動。人民網記者 毛思遠攝 人民網南昌9月14日電 (記者毛思遠)9月13日,江西省南昌市鄱陽湖旅游公路上,“愛我英雄城 大美鄱湖行”江鈴·福特烈馬鄱陽湖旅游公路巡游活動正式啟動,開啟一場融合汽車文化、生態觀光與人文體驗的創新之旅。…

共青城市江益鎮帥家村,連片的藍色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蔚為壯觀,與農田、湖泊等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田園畫卷。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共青城:“光伏+”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人民網共青城9月13日電 (朱海鵬)近日,江西省共青城市江益鎮帥家村,連片的藍色光伏發電板整齊排列、蔚為壯觀,與農田、湖泊等構成一幅色彩斑斕的田園畫卷。 近年來,江西省共青城市充分利用貧瘠地、荒山坡,採取互補增效模式,打造集光伏電站建設、特色水產養殖、生態治理修復為一體的“光伏+”綠色發展基地,助力綠色低碳發展。…

九江市永修縣三角鄉紅旗村,蜿蜒的河流與田園、農房相映成景,如同一幅秋日鄉村畫卷映入眼帘。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永修:河流蜿蜒 田園如畫

  人民網永修9月12日電 (朱海鵬)9月11日,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三角鄉紅旗村,蜿蜒的河流與田園、農房相映成景,如同一幅秋日鄉村畫卷映入眼帘。 白露節氣過后,江西省九江市永修縣鄉村處處秋意漸濃,黃綠相間的田野與生態村庄、蜿蜒河流相互映襯,呈現出水清岸綠田園如畫的場景。…

廬山市牯嶺鎮雲霧繚繞,美輪美奐,與房屋、綠樹相映成景。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廬山:“雲中山城”美如畫

  人民網廬山9月11日電 (朱海鵬)9月10日,江西省九江市廬山市牯嶺鎮雲霧繚繞,美輪美奐,與房屋、綠樹相映成景。 牯嶺鎮位於廬山山上,海拔1164米,三面環山,一面臨谷,素有“雲中山城”的美譽,是擁有世界文化景觀、世界地質公園、世界生態旅游景區三塊金字招牌的廬山旅游、文化、經濟中心,每年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觀賞游玩。…

C909飛機從南昌昌北國際機場起飛直抵澳門。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南昌往返澳門 國產飛機C909首條地區航線開通

  人民網南昌9月10日電 (記者時雨)10日,MU865次航班從南昌昌北國際機場起飛,11時45分順利飛抵澳門國際機場,這標志著我國國產客機C909執飛的首條地區航線——南昌往返澳門航線正式開通,該航線每周三班,將為江西與澳門之間打造便捷的空中通道。 C909飛機是我國首次按照國際民航規章自行研制、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中短程新型渦扇支線客機,航程2225-3700公裡。…

德興市香屯街道蘭村村20MW集中式光伏電站,荒山坡上的一排排光伏發電板熠熠生輝,源源不斷地輸出綠色電能。人民網 朱海鵬攝 江西德興:構建綠色能源體系 助力降碳減排增效

  人民網德興9月10日電 (朱海鵬)近日,江西省德興市香屯街道蘭村村20MW集中式光伏電站,荒山坡上的一排排光伏發電板熠熠生輝,源源不斷地輸出綠色電能。 近年來,江西省德興市依托光照條件好的優勢,充分利用土壤肥力不足,不適合農作物生長且無法耕作的閑置荒山資源,因地制宜進行光伏發電產業項目建設,將自然資源優勢轉化為產業優勢,推動綠色低碳發展,助力鄉村全面振興,該光伏扶貧電站實現年均發電量超過2100萬度,實現光伏發電與產業收益雙贏。…

上一頁 3 4 5 6 7 8 9  下一頁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