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熱門專題
 

“一帶一路”大事記

·2013年9月 習近平在訪問哈薩克斯坦時提出構建“絲綢之路經濟帶”,逐步形成區域大合作。

·2013年10月 習近平在出席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領導人非正式會議期間,在印尼國會發表演講時提出中國願同東盟國家加強海上合作,共同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倡議。

·2013年12月 習近平在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上提出,推進“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抓緊制定戰略規劃,加強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建設“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加強海上通道互聯互通建設,拉緊相互利益紐帶。

·2014年2月 習近平主席和普京總統就俄羅斯跨歐亞鐵路與“絲綢之路經濟帶”和“海上絲綢之路”的對接問題達成了共識。

·2014年3月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介紹今年重點工作時指出,將“抓緊規劃建設絲綢之路經濟帶、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

·2014年4月 博鰲亞洲論壇年會開幕大會上,李克強特別強調要推進“一帶一路”的建設。

·2014年5月 作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建設的首個實體平台,連雲港中哈國際物流基地的啟用,標志著中哈兩國依托新亞歐大陸橋,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的戰略構想進入實質實施階段。

·2014年11月 習近平在2014年中國APEC峰會上宣布,中國將出資400億美元成立絲路基金。這是專門服務於“一帶一路”的營運資金。於此同時,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有望成立,中國將是主要股東,亞投行有望成為基礎設施建設的重要融資來源。

·2014年12月 2014年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一帶一路”是2015年區域發展的首要戰略,會議提出要重點實施“一帶一路”、京津冀協同發展、長江經濟帶三大戰略,爭取2015年有個良好開局。

 

欄目標題

 

編網讀來

人民網江西頻道出品
責任編輯:邱燁
分享到

    “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一帶一路)構想最早由習近平主席在2013年9月和10月分別提出,之后寫入三中全會《決定》,上升為國家戰略。
    在剛剛結束的2015中央經濟工作會議中,提出“一帶一路”是2015年區域發展的首要戰略。中國發展上新台階需要更加體系化的對外戰略支持,中國“一帶一路”戰略就是在這樣的背景下出台的。

江西對接一帶一路亮出路線圖

    隨著“一帶一路”國家頂層設計方案的發布,針對各省份的定位也悉數明晰。根據規劃,南昌打造開放型經濟高地和“一帶一路”節點城市。圍繞這一戰略,江西下一步怎麼做?我省已亮出對接“一帶一路”路線圖。…[詳細]

    江西省戰略定位:打造成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戰略連接點和內陸開放型經濟戰略高地。

  ·打通關節點:密切與福建、廣西、雲南、重慶、陝西、新疆等國內“一帶一路”戰略節點省份的區域經濟合作,合作共建贛閩、贛粵產業園區,打通我省經東南、西南、西北三條線融入“一帶一路”戰略的關鍵節點。

    ·連接港澳台:以港澳台為紐帶,更廣泛參與全球戰略布局。

    ·深耕東南亞:積極擴大對東南亞和非洲國家投資合作,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資源勘探、勞動密集型制造業等領域,促進江西優勢產業“走出去”。全面開拓中亞、中東歐、拉美等發展中國家新興市場,加大對非洲、中亞、南美等地區銅精礦、鐵礦石、木材等資源能源進口,保障生產和市場供應

    ·對接歐美澳:主動對接歐美、日韓、澳新等發達國家和地區,加強與世界500強、跨國公司、科研機構、人才智庫對接合作,促進我省產業向高端化、精細化、智能化經濟發展,提升開放綜合競爭力。

開辟“一帶一路”江西道——互聯互通篇

互聯互通拓寬江西與一帶一路有效對接通道

    在全面融入“一帶一路”戰略中,江西將一條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連接“一帶一路”內陸通道的清晰脈絡,展現在人們面前——

·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通對接“一帶一路”捷徑 省委、省政府明確了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打造連接“一帶一路”內陸通道的戰略走向,省有關部門密集調研、規劃藍圖,敏銳出擊、主動作為,積極謀劃與“一帶一路”主要沿線國家互聯互通路徑,加快關鍵通道和重點工程建設,構建聯通內外、安全通暢的對外開放通道。

·拓寬陸上、海上、空中、數字四大通道,構建聯通內外、安全通暢的對外開放通道 順大勢,謀大事。我省暢通陸上通道,依托國內現有連接亞歐、泛亞鐵路運輸通道,加強與湖北、重慶、陝西、新疆等相關省(市、區)合作,加快武九客專、蒙華鐵路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打通我省對接中亞、中東歐、歐盟及東南亞的“陸上絲綢之路”通道。

·握指成拳,協同發展,拓寬與“一帶一路”有效對接通道 獨行隻能走快,眾行才能走遠。增強推進協同發展的自覺性、主動性、創造性,增強推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的勇氣,江西定能走出一條打造連接“一帶一路”內陸通道的發展新路。…[詳細]

烙下“一帶一路”江西印——產業發展篇

    江西在“一帶一路”上烙下江西印,有“三張牌”要打響、打精、打勝,即產業特色牌、文化旅游牌和綠色生態牌

·第一張,特色產業牌。隻要是世界的,就是“一帶一路的”。江西有陶瓷、茶葉,有新能源、航空、有色。世界瓷都、銅都、鎢都和稀土王國等稱號,不但要保住,更要搶佔產業制高點,打造成產業巨艦和百年老店。

·第二張,文化旅游牌。江西有“國際范兒”的景德鎮,更擁有井岡山、廬山、三清山、龍虎山等世界自然文化遺產地和世界地質公園,還有世界客家懇親大會……打響這些牌,可以在“一帶一路”烙下秀美、雋永的江西印。

·第三張,綠色生態牌。作為全國生態文明先行示范區,江西正在探索生態及環保產業發展之路,並借世界低碳大會、生命湖泊大會等平台,展示江西負責任的態度:我們不僅善於利用資源,更善於保護環境。…[詳細]

矗起“一帶一路”江西造——海外投資篇

江西中煤在肯尼亞承建的道路工程項目

    非洲的肯尼亞、南美的智利……觸角伸至世界五大洲﹔承包工程、勞務合作、機電和光伏、農業開發……業務范圍進一步拓寬。在“一帶一路”戰略的引領下,江西企業迎來了新一輪海外投資熱潮,也迅速走向了世界經濟的大舞台,在國際競爭中強筋健骨、發展壯大。

·去年至今,我省對外承包工程企業已在“一帶一路”沿線的10多個國家和地區展開, 完成承包工程營業額7.27億美元,增長55.7%,佔全省營業額的25.5%。目前,江西企業在南部非洲、東非、東南亞、北非及中南美五大市場板塊呈現齊頭並進良好態勢。

·拓寬陸上、海上、空中、數字四大通道,構建聯通內外、安全通暢的對外開放通道 順大勢,謀大事。我省暢通陸上通道,依托國內現有連接亞歐、泛亞鐵路運輸通道,加強與湖北、重慶、陝西、新疆等相關省(市、區)合作,加快武九客專、蒙華鐵路等項目建設,進一步打通我省對接中亞、中東歐、歐盟及東南亞的“陸上絲綢之路”通道。

·緊隨“江西建設”遠征四海的步伐,“江西制造”也紛紛走出國門。 去年以來,“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成為江西企業海外投資的新熱點。來自省商務廳的統計顯示,截至2014年底,我省在“一帶一路”國家設立企業和機構343家,佔比79.8%,投資行業主要集中在基礎設施建設、農業綜合開發、資源勘探、勞動密集型制造業和服務業等五大行業。…[詳細]

南昌入選“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

看歷史——南昌入選“一帶一路”重要節點城市實至名歸眾所周知,自隋唐以來,江西的陶瓷就是海上絲綢之路最大宗的商品。江西的茶葉、夏布、繭絲,均是‘一帶一路’的主要貿易貨物

看政策——新機遇下實現資源“全球配置”對於南昌市而言,未來將可享受到“一帶一路”各項政策支持,借助融入戰略,有利於發揮南昌獨特的產業優勢,促進鐵礦石、銅礦石等產品快速進口,輕工業產品

看行動——部分領域已搶佔先機對於南昌而言,武漢、長沙、合肥等城市既是競爭對手又是合作伙伴,借力“一帶一路”,4座城市將實現更多融合…[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