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人民網首頁|頻道首頁|熱門專題
 

視頻報道

 

長江經濟帶

        橫貫我國東中西三大區域,覆蓋11個省市,地域面積約205萬平方公裡,人口和經濟總量超過全國40%。

        戰略地位

    ○生態文明建設的先行示范帶

    ○引領全國轉型發展的創新驅動帶

    ○具有全球影響力的內河經濟帶

    ○東中西互動合作的協調發展帶
 

南昌被劃為大城市


  •     《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提出,要促進各類城市協調發展,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等超大城市和南京、杭州、成都等特大城市引領作用,發揮合肥、南昌、長沙、貴陽、昆明等大城市對地區發展的核心帶動作用,加快發展中小城市和特色小城鎮,培育一批基礎條件好、發展潛力大的小城鎮。而此前在2016年城市分級中,南昌入選為“二線城市”。
        要強化城市交通建設,加強城際鐵路、市域(郊)鐵路建設,形成與新型城鎮化布局相匹配的城市群交通網絡,實現城市群內中心城市之間、中心城市與周邊城市之間1-2小時通達。
 

  

分享到

    日前《長江經濟帶發展規劃綱要》正式印發,一大波利好向江西“襲來”……
    江西作為長江經濟帶覆蓋的11個省(市)之一,提出全境融入長江經濟帶發展戰略,要緊緊抓住長江經濟帶建設這一重大機遇,努力把江西建設成為長江經濟帶的重要戰略支撐、內陸沿江開放合作的新高地,堅持走生態優先的發展之路,著力打造美麗中國“江西樣板”……[詳細]

“一軸兩翼三極多點”

            長江經濟帶在空間布局上提出“一軸、兩翼、三極、多點”的格局

    ◆“一軸”:以長江黃金水道為依托,發揮上海、武漢、重慶的核心作用,以沿江主要城鎮為節點,構建沿江綠色發展軸。
    ◆ “兩翼”:發揮長江主軸線的輻射帶動作用,向南北兩側腹地延伸拓展,提升南北兩翼支撐力。南翼以滬瑞運輸通道為依托,北翼以滬蓉運輸通道為依托,促進交通互聯互通,加強長江重要支流保護,增強省會城市、重要節點城市人口和產業集聚能力,夯實長江經濟帶的發展基礎。
    ◆“三極”:以長江三角洲城市群、長江中游城市群、成渝城市群為主體,發揮輻射帶動作用,打造長江經濟帶三大增長極。長江三角洲城市群。充分發揮上海國際大都市龍頭作用,提升南京、杭州、合肥都市區國際化水平,以建設世界級城市群為目標。長江中游城市群。增強武漢、長沙、南昌中心城市功能,促進三大城市組團之間的資源優勢互補、產業分工協作、城市互動合作。提升重慶、成都中心城市功能和國際化水平,發揮雙引擎帶動和支撐作用。
    ◆“多點”:發揮三大城市群以外地級城市的支撐作用,以資源環境承載力為基礎,不斷完善城市功能,發展優勢產業,建設特色城市,加強與中心城市的經濟聯系與互動,帶動地區經濟發展。

十大新興產業集群 4個以江西為核心

重點聚焦現代生物產業

早在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發布《長江經濟帶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方案》。這一關乎長江經濟帶11省市發展的重要文件中,27次提到江西和南昌。10大新興產業集群中,就有4個以江西或南昌為核心。
    該方案提出,依托南昌發展生物制藥等產業,江西重點聚焦現代生物產業,在江西發展航空航天專用裝備,推動江西建設千萬噸級智慧煉廠,建設廬山、井岡山生態文化旅游區等。
    在培育世界級產業集群方面,以上海、武漢、重慶、安徽、長株潭區域、成都、浙江、南昌為核心完善整車制造及配套產業鏈,大力發展新能源汽車產業,打造汽車制造產業集群。

千年贛鄱黃金水道 將再次被激活

長江黃金水道重新發揮作用

江西具有豐富的內河水系,但由於歷史原因,部分水系未完全實現與鐵路、公路、民航的有效銜接,港口在綜合運輸體系中的節點作用未能真正體現,“最后一公裡”的問題亟待解決。
    2015年4月,江西省委、省政府制定《貫徹國務院關於依托黃金水道推動長江經濟帶發展指導意見的實施意見》等對接政策,提出打通鄱陽湖主要支流連通長江的出海通道,形成以長江九江段一級航道、南昌至湖口二級航道、贛江贛州至南昌和信江貴溪至都昌三級航道為主,干支有機銜接的“兩橫一縱”高等級航道網絡,振興千年贛鄱黃金水道。

打通28個出省高速公路通道

    據悉,江西省目前正在制訂規劃綱要落地計劃。但近年來,我省已出台一系列指導意見和舉措。江西積極對接沿江和周邊省高速公路網,全面打通28個出省高速通道,建成“四縱六橫八射十七聯”高速公路網。
    同時,加快實施武九、昌吉贛、合安九、贛深、昌景黃等客專,九景衢、渝長廈等快速鐵路,構建以京九、滬昆大“十”字型高鐵為支撐,覆蓋所有設區城市的“四縱四橫”快速鐵路網,實現南昌至長江中游城市群中心城市1~2小時,至上海、廣州等周邊主要城市3~4小時,至北京6小時到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