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7月7日,由南昌市政公用集團融資代建、中國中鐵隧道集團施工的國內江河中游首座、異地干塢、規模最大、最長的城市雙向六車道過江沉管隧道工程——南昌紅谷隧道實現正式通車。該工程於2014年1月開工,歷時42個月安全順利建成。
紅谷隧道的建成通車,開辟了一條新的過江市政通道,進一步完善了城市路網格局,對於構建贛江兩岸的新老城區經濟圈、助推南昌經濟發展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詳細】
從2014年1月份開始動工,經過3年的施工,由中國中鐵隧道集團有限公司承建的南昌紅谷隧道將在7日正式通車,這是南昌市乃至江西省首條過江隧道。這條隧道的通車對南昌的交通有何意義?隧道建造過程中遇到了哪些困難?又是如何解決的?日前,南昌市政公用集團紅谷隧道項目副經理萬超以及中鐵隧道集團紅谷隧道項目部總工程師王秋林、中鐵隧道集團紅谷隧道項目部江中分部總工程師陳旺作客人民網江西演播室對此進行了解答【詳細】
據悉,南昌公交運輸集團將新開256路、257路、258路3條公交線路其中256路、258路、227路、170路在紅谷隧道內通行【詳細】
過江段雙向六車道,時速50千米每小時,機動車可以實現3分鐘快速穿越贛江,據估計,紅谷隧道將能夠減少南昌大橋約30%的交通壓力,對八一大橋能夠減少約11%的交通壓力。
據悉,紅谷隧道共設有11個出入口,其中紅谷灘側4個出入口,老城區側7個出入口。老城區側分別在沿江中大道南側、北側各設一道出入口,中山西路設一對出入口,朝陽洲中路設一出口。紅谷灘側為紅谷中大道和豐和中大道各設置了一對出入口。(本網綜合)
紅谷隧道通后,西湖老城區店面客源勢必會增加。同時,紅谷灘、老城區的店面客流可以分享互流。隧道的開通勢必助推南昌市新老城區交流溝通,對商家而言無疑是個利好因素。
紅谷隧道將快速溝通東西兩岸新舊城區經濟圈,助推紅谷灘CBD中心的快速發展,也將成為英雄城南昌一張標志性的名片。
隧道的建設,進一步完善了南昌“十縱十橫”的交通路網結構,通過快速干線路網的構建,強化內外交通銜接,保証了南昌各區的均衡、快速發展。(本網綜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