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山閩贛雨同風,削出武夷造化工。7月10日,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給4600萬江西人民傳來喜訊,江西鉛山武夷山成功列入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地,成為江西首個文化和自然雙遺產地。此舉將大大提高江西武夷山知名度,促進江西生態文明建設。
據了解,武夷山於1999年12月即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入《世界遺產名錄》。因為地處福建,一般人印象裡都認為,武夷山是福建的。其實,武夷山跨閩贛兩省,介於江西的上饒、鉛山與福建的浦城、崇安等地之間。【詳細】
●中文名稱:武夷山
●英文名稱:Mountain Wuyi
●批准時間:1999.12
●遺產種類: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
●遺產遴選標准:武夷山根據自然遺產和文化遺產遴選標准N(III)(IV)、C(III)(VI)被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世界遺產委員會評價:武夷山是一處被保存了12個多世紀的景觀。它擁有一系列優秀的考古遺址和遺跡,包括建於公元前1世紀的漢城遺址、大量的寺廟和與公元11世紀產生的朱子理學相關的書院遺址。這裡也是中國古代朱子理學的搖籃。作為一種學說,朱子理學曾在東亞和東南亞國家中佔據統治地位達很多世紀,並在哲學和政治方面影響了世界很大一部分地區。【詳細】
2014年11月起,鉛山縣委、縣政府正式啟動北武夷山(武夷山擴展項目)申遺工作﹔
2015年7月8日,在德國波恩召開的第39屆世界遺產大會上,北武夷山(擴展項目)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正式列入世界遺產預備名錄,取得了申報世界文化與自然遺產的資格﹔ 2017年1月18日,住房城鄉建設部向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發函(建辦城函[2017]53號),建議將該申請項目按程序報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 2017年1月20日,中國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全國委員會向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正式報送武夷山(江西鉛山)申遺材料﹔ 法國時間2017年1月26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中心確認收悉並蓋章回復﹔ 2017年3月1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回函明確武夷山(江西鉛山)申遺材料符合遺產公約要求,並將在2017年7月2日至12日第41屆世界遺產大會予以審議。申遺成功,擔子更重。保護世界遺產從來都非易事,但我們別無選擇。加強法規建設,嚴格遵守和執行國務院制訂的法律條例及各省市制訂的地方性法律法規,在這種前提下,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給我們的珍貴遺產,讓中國成為與世界遺產數量相符的世界遺產強國,任重道遠,不可稍有懈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