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脫貧后的井岡山首個春節
神山村:糍粑越打越黏 日子越過越甜


    
    2月6日起,人民網採訪中心分成7路記者,趕赴陝西、福建、河北、山東、江西、湖南、河南七省,與習近平總書記看望過的老百姓同吃同住同勞動,傾聽他們的真切心聲,記錄他們的新時代生活,更帶來他們對總書記淳朴而真摯的問候。
    在江西井岡山,年近70的茅坪鄉神山村村民左炳陽告訴記者,我們這兒蛇多,以前太陽落山村裡沒路燈,家家戶戶都不願出門。如今村裡修了路燈,平整出小廣場,晚上大家開始聚在一起聊聊家常、談談怎麼做生意,生活滋潤的很——
    
“享受這個好政策,死了都心甘了”

    “兩年前,總書記來到我家,拉著我的手問,家裡種了什麼、養了什麼,吃得怎麼樣,住得怎麼樣。每次想起這些,就感到很激動,大家都說這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彭夏英告訴記者,這兩年,很多外地人到了井岡山都會來神山村走一走、看一看。借著旅游的春風,她家裡開起了農家樂,賣一些土特產,家裡也脫貧了,去年收入達到10多萬元。
    “享受這個好政策,死了都心甘了”
    “兩年前,總書記來到我家,拉著我的手問,家裡種了什麼、養了什麼,吃得怎麼樣,住得怎麼樣。每次想起這些,就感到很激動,大家都說這是我幾輩子修來的福氣。”彭夏英告訴記者,這兩年,很多外地人到了井岡山都會來神山村走一走、看一看。借著旅游的春風,她家裡開起了農家樂,賣一些土特產,家裡也脫貧了,去年收入達到10多萬元。
    
“日子有了奔頭,咱也有了干頭”

    如今,來神山村的游客多了,村民謀生的路子也多了。村民們有的打糍粑,有的賣茶葉,有的做電商,貧困的小山村活起來了。2017年,神山村已接待游客22萬人次,發展了16家農家樂,家家戶戶搭上了旅游產業快車。

    “日子有了奔頭,咱也有了干頭”
    如今,來神山村的游客多了,村民謀生的路子也多了。村民們有的打糍粑,有的賣茶葉,有的做電商,貧困的小山村活起來了。2017年,神山村已接待游客22萬人次,發展了16家農家樂,家家戶戶搭上了旅游產業快車。
    
“政府隻能扶持我們,不能撫養我們”

    彭夏英告訴記者,為了辦農家樂,她拿出了僅有的一點家底,“當時心裡也是猶豫,會不會賠錢?能不能賺到錢?但后來想,自己不上心,別人再怎麼幫也使不上勁。”現在,彭夏英一家不僅經營農家樂之余,還開起了神山特產小賣部,向游客出售自家制作的果脯、米果子、茶葉、筍干、臘肉、養生醋姜等等,全年年收入超過10萬元。
    “政府隻能扶持我們,不能撫養我們”
    彭夏英告訴記者,為了辦農家樂,她拿出了僅有的一點家底,“當時心裡也是猶豫,會不會賠錢?能不能賺到錢?但后來想,自己不上心,別人再怎麼幫也使不上勁。”現在,彭夏英一家不僅經營農家樂之余,還開起了神山特產小賣部,向游客出售自家制作的果脯、米果子、茶葉、筍干、臘肉、養生醋姜等等,全年年收入超過10萬元。
    
“路通了,游客來了,村裡的事情開始好辦了”

    “路通了、燈亮了、游客來了,村裡的事情開始好辦了。”彭展陽告訴記者,村裡搞旅游以后,不僅村民收入提高了,重要的是村民能接觸更多的外來游客,將外面的思想文化帶進來。


    。紅色旅游發展給革命老區帶來了客源流、資金流、信息流,擴寬了鄉親們的致富路。現在村裡有人做了農家樂,有人打糍吧,有人做“竹筒酒”,有人開茶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人人在奔著自己“好日子”。【詳細】
     “路通了,游客來了,村裡的事情開始好辦了”
    “路通了、燈亮了、游客來了,村裡的事情開始好辦了。”彭展陽告訴記者,村裡搞旅游以后,不僅村民收入提高了,重要的是村民能接觸更多的外來游客,將外面的思想文化帶進來。
    。紅色旅游發展給革命老區帶來了客源流、資金流、信息流,擴寬了鄉親們的致富路。現在村裡有人做了農家樂,有人打糍吧,有人做“竹筒酒”,有人開茶館,“八仙過海各顯神通”,人人在奔著自己“好日子”。【詳細】
    
 

編網讀來

責編:帥筠
綜合:人民網、江西日報、南昌日報
分享到

    新時代,新生活。2018年春節假期已經過去,大家可能發現了,今年過年似乎跟之前不太一樣了:放鞭炮的陳年習俗變了,一家人包餃子、貼窗花,空氣好了,心情也好了﹔遠離了賭桌麻將牌,不再圍坐一起大吃大喝,而是一家人出門旅游去﹔文化生活更豐富,不少人選擇在春節假期來到圖書館體驗線上線下的新春閱讀活動……

春節更綠色更健康,旅行、讀書等新式文化過年風俗更流行

春節期間,新余仙女湖區舉辦首屆牡丹文化節

樂平鎮橋鎮:扶貧助困除舊歲 公益慈善樹新風剛剛過去的春節,樂平市鎮橋鎮燃放的煙花明顯少於往年,不少村利用返鄉人員都在家的時候,成立各種基金會和協會。他們把省下來的煙花錢用於做公益,幫助貧困家庭,助力教育事業,形成了一股向善的力量。[詳細]

吉水縣烏江鎮劉家村:一起吃頓年夜飯 全村過個暖心年“今年,咱們全村男女老少一起吃個年夜飯。”村主任劉永武告訴記者,村裡有50戶200余人,平常隻有老人和孩子在家,其他人都在外地工作,一年到頭也就過年時能聚在一起,這次回家過年,劉建華、劉永軍等人提議,由他們這些返鄉過年的人出資,請全村人聚在一塊吃個團圓年夜飯。他們的提議得到了積極響應,大家出錢的出錢,出力的出力,共同准備熱鬧豐盛的年夜飯。[詳細]

城裡不聞鞭炮聲 春節綠色又健康 重度污染不再現 南昌空氣好很多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南昌著實成了一個“無煙”城市,沒有喧囂的爆竹聲,沒有滿地的爆竹屑,市民紛紛為此點贊。受此影響,南昌市空氣質量連續多日維持在較好的水平。其中,除夕當天的空氣質量指數達到了97的二級良水平,在全省設區市排名第一。[詳細]

文化大餐好豐富 圖書館裡度新年省圖書館今年春節期間不僅不打烊,還安排了豐富的新春系列讀者活動,“沉迷書海”成為不少我省居民過大年的一項新選擇。該館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春節假期,除2月15日除夕閉館外,2月16日(正月初一)至2月21日(正月初六)安排了我是猜謎小能手、親子創意紙盤畫、新年影視喜樂會影片賞析、親子創意中國結、贛圖大講堂等系列活動。另外,“VR賀新春·閱讀新體驗”、贛圖展覽:過年、“經典傳情·書福迎春”電子有聲賀卡等多個展覽活動持續進行,為我省居民獻上一道道春節文化大餐。[詳細]

鄱陽縣三廟前鄉龍豐十甲村:遠離賭桌麻將牌 鄉村振興話題熱省人大代表、龍豐村黨支部書記余霞娟感嘆道:“往年,走村入戶時,少有人搭理,大家關心誰賭贏了,誰賭輸了。今年不同,見我就問‘書記,今年村裡的荷花基地、秀美鄉村怎麼建,高鐵站要拆哪些房子?’作為省級貧困村,大家更多地關心起鄉村振興,我的擔子也更重了!”[詳細]

婺源縣紫陽鎮:免費攝影送下鄉 老兵喜拍全家福“攝影師這次又來給我們拍全家福,真是難得。我父親90多歲了,全家聚在一起的時光很珍貴。”家住婺源縣紫陽鎮的九旬抗戰老兵俞敬達的兒子俞新顏,早早將房子打掃干淨,迎接攝影師。新春佳節,婺源縣關愛抗戰老兵團隊組織開展“全家福”行動,為抗戰老兵免費[詳細]

“旅游過年”成江西新年俗 春節假期接待游客2633.82萬人次

江西婺源:農民跳儺舞吸引群眾和游客

春節期間,自駕出行已成為游客出游的首要選擇,越來越多的回鄉探親人群願意選擇攜家人來一次高品質的休閑旅行,新春祈福、溫泉度假、鄉村行、農家樂、民俗文化等特色各異的自駕游項目明顯升溫。
    據對全省主要旅游景區的抽樣調查,春節期間自駕車出游的散客佔七成以上,來自省內及周邊浙江、福建、安徽、湖北、湖南、廣東等地自駕游客明顯增多,廬山、三清山、龍虎山、井岡山、景德鎮古窯等重點景區和一些城郊鄉村旅游點自駕車排成長龍,停車場“車滿為患”,極大帶動了當地餐飲、住宿、購物等其他消費增長。[詳細]

· 新年伊始 江西旅游迎來開門紅 鄉村旅游成亮點
· 江西春節旅游迎來高峰 累計接待游客1354萬人次 收入75億

· 江西省迎來春節旅游高峰

· 江西旅游市場火爆 累計接客超2000萬 散客休閑游成主流

· 吉安“無中生有”激活鄉村旅游

· 葛源紅色旅游景點迎來眾多游客

· 旅游人次和旅游收入雙雙創新高 江西旅游過了個紅火年

全城不聞鞭炮聲 南昌過了“綠色”年

南昌市青山湖區:共享電子鞭炮進社區

2月6日,南昌市青山湖區湖坊鎮華安社區,社區志願者向轄區居民演示推廣共享電子鞭炮。當天,該社區推出一批共享電子鞭炮,轄區居民群眾隻要出示身份証、繳納200元押金,就可以從社區領到共享電子鞭炮回家無償使用3至5天。[詳細]

綠色過年 滿城不聞鞭炮聲截至2月20日,南昌市2月份空氣質量等級為良,空氣質量指數(AQI)為81,PM2.5濃度54﹔春節期間,空氣質量2天為優、3天為良,隻有1天為輕度污染。 與之相比,2017年1月,南昌市空氣質量等級為輕度污染,空氣質量指數為100,PM2.5濃度為74﹔春節期間空氣質量1天輕度污染、1天重度污染,其余為良。

全民參與 陳年習俗一朝變“全面禁燃”,群眾是關鍵。在一系列宣傳引導下,我市居民身體力行,或積極響應禁燃倡議,或主動上交家中存貨,或“變身”志願者帶動影響身邊人。“我們家的除夕沒放鞭炮,一家人包餃子、剪貼窗花、規劃新一年,忙得不亦樂乎。一樣有年俗年味,一樣過得很熱鬧。”南昌縣昌南新城居民陸晟說。[詳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