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首頁
 
未標題-1

什麼是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內陸開放型經濟是指具有內陸地區發展特點的開放型經濟。其特點在於內陸地區的區位差異。相對於外向型經濟,內陸開放型經濟強調經濟發展的全面協調可持續性,更加注重提高貿易產品的質量和科技含量,以提升區域對外開放的整體功能和區域創新能力。

   一般而言,一國經濟發展水平越高,市場化程度越高,越接近於開放型經濟。在經濟全球化的趨勢下,發展開放型經濟已成為各國的主流選擇。

   開放型經濟與外向型經濟的不同在於:外向型經濟以出口導向為主,開放型經濟則以降低關稅壁壘和提高資本自由流動程度為主。在開放型經濟中,既出口,也進口,基本不存在孰重孰輕的問題,關鍵在於發揮比較優勢﹔既吸引外資,也對外投資,對資本流動限制較少。
 

相關內容

  在此之前,國務院在中國內陸地區先后批准設立了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2012年9月10日,《國務院關於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規劃的批復》(國函〔2012〕130號),同意在寧夏回族自治區設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原則同意《寧夏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規劃》,標志著寧夏回族自治區成為中國內陸地區第一個對外開放試驗區、全國首個以整省域為單位的試驗區。

  2016年8月5日,國務院同意設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按照《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貴州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批復》(國函〔2016〕142號),試驗區的范圍為全境。

 
分享到

  4月13日,國務院批復同意設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這是新時代江西首個全域范圍內具有裡程碑意義的重大國家戰略,是從更高層次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江西重要講話精神的重大實踐,對於江西加快構建內外並舉、全域統籌、量質雙高的高水平開放新格局,走出一條內陸省份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新路子,具有深遠的歷史意義和重大的現實意義。

全國第三個獲批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據公開資料,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是繼寧夏、貴州之后,全國第三個獲批的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也是中部地區的首個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

  《國務院關於同意設立江西內陸開放型經濟試驗區的批復》顯示,試驗區要建設堅持新發展理念,堅持推動高質量發展,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主動融入共建“一帶一路”,積極參與長江經濟帶發展,對接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長三角一體化發展,以體制機制改革為重點,挖掘區域合作潛力,推動資源要素自由高效流動,加快構建內外並舉、全域統籌、量質雙高的開放格局,努力走出一條內陸省份雙向高水平開放,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促創新的新路子。

國務院批復后,江西該怎麼做?

批復要求:江西省政府要切實加強對試驗區建設的組織領導,完善工作機制,落實工作責任,抓緊編制並落實好具體實施方案,有力有序推進試驗區發展。涉及的重要政策和重大建設項目要按程序報批。國務院有關部門要按照職能分工,加強對試驗區建設發展的指導,在規劃編制、政策實施、項目布局、體制創新等方面給予積極支持,幫助解決試驗區發展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
  國家發展改革委要加強統籌協調,做好跟蹤督促,研究新情況、解決新問題、總結新經驗,重大事項及時向國務院報告。

“一帶一路”規劃:南昌列入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2015年3月28日 ,國家發展改革委、外交部、商務部聯合發布了《推動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願景與行動》,提出內陸地區打造南昌、合肥等內陸開放型經濟高地。
  作為長江中游城市群引領城市之一、長江經濟帶與泛珠合作區交匯區域的中心城市,南昌具有承東啟西、連南接北的獨特區位優勢,應以建設贛江新區和南昌大都市區為依托,加快形成全方位、多層次、寬領域的對外開放格局,努力建設成為全國重要的綜合交通樞紐、先進制造業基地、商貿物流中心、開放節點城市和現代宜居都市。
  2016年5月16日 ,商務部網站消息稱,經黨中央、國務院同意,南昌市等12個城市或區域,被列為開展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綜合試點試驗地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