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鷹:對大家有益的事情 我一定會去做

2020年02月06日16:53  
 

在贛州市全南縣龍源壩鎮爐坑村,人人都知道有個返鄉回家后就閑不下來的人。疫情防控期間,上門發放宣傳資料、給居家隔離戶送物資、在交通路口值夜班,到處都能看見他的身影。

這閑不下來的人叫李海鷹,今年45歲,是村裡一名黨齡11年的在外流動黨員。他在廣州自己創業,目前是五八互聯文化科技(廣州)有限公司的商學院院長、高級講師。這個春節,返鄉過年的他成了村裡戰“疫”突擊隊的一員。

“編外村干部”

從大年初二開始,李海鷹就忙得腳不離地,妻子鐘年妹調侃他:“你就是個‘編外村干部’!”

不是村干部,卻每天下村跑。這些天來,李海鷹走遍了全村。發放宣傳單、張貼宣傳畫、對返鄉人員進行摸排、對進入車輛進行登記……行程滿滿當當,他卻樂此不疲。

“海鷹是個熱心腸,永遠沖在最前面。”駐村干部鐘鴻波豎起了大拇指,在給村裡居家隔離的武漢返鄉人員送物資時,李海鷹總是主動請纓,第一個上。

“村委會沒開伙,忙起來的時候有上頓沒下頓,海鷹一句抱怨也沒有,我們都感到對不住他。”村主任魏新如是說。

口罩往外“送”

疫情來勢洶洶,口罩成了稀缺品。在不少人買口罩備貨的時候,李海鷹卻在忙著捐贈口罩。

“這是我的一點小心意,大家保護好自己。”1月29日,李海鷹拿著好不容易購買到的50隻口罩、13瓶消毒水,放在了村委會的桌子上。

幾天后,他再次籌措到400個口罩,義無反顧全部捐給了村裡。

這個數字還在不斷增長,而過程也顯得分外艱難。“口罩太難買了,下了好多次單,連訂金都付了,最后賣家都說不賣。”李海鷹說,市場上買不到,他就利用自己當講師朋友多、學生多的優勢,通過發朋友圈、打電話,千方百計發動身邊的親朋好友,向他們購買一些多余的口罩。

“10個,20個,一點點累加,最后數目也不少。現在一共籌到了1000個口罩,50瓶消毒水。”李海鷹開心地像個孩子。

李海鷹自己戴的口罩卻是反復用,“這是我用消毒水洗了之后晾干重復使用的。”“自己家沒留幾個,得省著點用。”

“村裡的陳六妹是殘疾人家庭,哪怕我自己不用也要優先拿給她。”

“廖炳清是貧困戶,她比我們更需要。”

“回縣城住的小區,看見保安給住戶監測體溫,多幾個口罩更安全……”

李海鷹掰著手指頭數了一遍,似乎每個口罩都有不得不送的理由。

讓他感到暖心的是,習慣了他“傻脾氣”的家人像往常一樣,給予了最大的理解和支持,甚至因為他要在外奔走,把口罩都緊著他用。

“這是一種‘初心’”

“考慮到疫情期間你們無法開店經營做生意,2月的租金全免,房租以后再說,緩解下你們的經濟壓力……”2月3日,陳女士接到了李海鷹發來的一條微信,內容讓她大大鬆了一口氣,生出幾分感激之情。

“前些天我一直在發愁,沒有生意就沒現金流,都不敢想接下來該怎麼辦,這算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陳女士為自己的房東李海鷹由衷地點贊。

事實上,李海鷹在廣州創業的公司因為這次疫情同樣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免去房租對租客而言是“雪中送炭”,於他來說,卻是減少了一筆重要的收入,處境更加艱難。朋友都說,他又“犯傻”了。

“非常時期,大家都不容易,將心比心吧!況且這個時候,我不僅是一名商人,更是一名共產黨員。”

不計得失的“傻勁”,對李海鷹來說,是一種本能、一種職責,更是一種“初心”。

“我不怕被人說傻,哪怕到了80歲,我也要有一份光,發一分熱。”李海鷹說,隻要是對大家都有益的事情,就算是吃點虧,他也一定會去做。(黃揚揚)

供稿:全南縣委宣傳部

制圖:毛思遠

(責編:帥筠、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