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會一直堅守,直至好起來那一天!”

2020年03月14日08:09  來源:江西日報
 

  3月11日,時針指向18時,記者撥通了江西第六批援助湖北醫療隊“插管敢死隊”隊長杜曉紅的電話。彼時,身處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Z15重症病區的她,正參與醫護溝通會。“對不起,我稍后回復您。”杜曉紅帶著歉意輕聲挂斷電話。

  約兩個小時后,記者接到杜曉紅的回電,電話中的她聲音略顯沙啞。當天,她已經在重症病區連續奮戰12個小時。“新冠肺炎重症病人有可能出現嚴重的呼吸衰竭,實施氣管插管進行有創呼吸支持治療,可以搶回更多的生命。”杜曉紅向記者打開話匣子,講述由南昌大學第二附屬醫院(以下簡稱二附院)11名麻醉醫生組成的“插管敢死隊”,在武漢抗擊疫情的故事。

  2月13日出發之時,二附院麻醉團隊克服防護物資短缺困難,想盡辦法,以最短的時間籌措到正壓頭套、防護面罩、插管用具和各種插管用麻醉藥和搶救藥品。用杜曉紅的話說,“麻醉科幾乎將防護‘家底’全部帶往武漢。”

  目前新冠肺炎所有臨床治療中,氣管插管是感染風險最高的操作之一。“氣管插管過程中需要開放患者的氣道,而危重患者氣道裡的病毒載量非常高,插管過程中患者可能嗆咳,從而產生大量的氣溶膠,病毒會隨之擴散到空氣中。而我們與患者口鼻距離最近時不到10厘米,這也是團隊被稱為‘敢死隊’的原因。”杜曉紅說。

  氣管插管是戰斗在疫情一線的麻醉醫生“一騎絕塵”的本領。“盡管十分危險,但這是義不容辭的責任,我們不上,誰上?”杜曉紅說,麻醉醫生值夜班時接到最多的搶救電話就是“病人心臟驟停或呼吸衰竭,需要立即氣管插管!”因此臨床工作中,麻醉醫生進行氣管插管操作最多,技術最嫻熟。

  絕技在身的“敢死隊”走上抗“疫”戰場,既有“勇”,還有“謀”。一個呼吸器和流體開關及吸氧裝置的簡單組合,就是“敢死隊”隊員華福洲帶往武漢的專利“神器”,這項專利設備在二附院麻醉蘇醒室應用多年,臨床效果很好。在武漢已應用於需要氧療的17例新冠肺炎重症和危重症患者救治,患者呼吸症狀均有改善和好轉,已經有2名危重患者在該設備的幫助下轉為重症,8名重症患者轉為普通型。

  抵達武漢后,杜曉紅第一時間帶領團隊制定了適合病區的新冠肺炎患者急救氣管插管流程。“特殊節點、關鍵時期,我們要將這一日常操作做得更精准、更細致、更快速。”杜曉紅說,平時完成一次氣管插管需要3分鐘,現在多次培訓中做到了90秒內完成操作。

  3月8日,Z15重症病房,一名消化道大出血的新冠肺炎患者處於休克狀態,急需搶救。“病人狀態很差,得知消息后,‘敢死隊’隊員立即穿好防護服,戴上正壓頭套,隨時准備投入戰斗。”杜曉紅說,萬幸的是,得益於前一日進行的深靜脈置管操作,患者失血情況很快得到遏制,病情趨於平穩。

  “假如病人病情進一步惡化,氣管插管是挽救病人生命的‘兜底’操作。”讓杜曉紅欣慰的是,經過積極救治,Z15病區大部分重症患者轉為輕症。

  戰“疫”即將滿月,“敢死隊”所有成員依舊全身心投入到每一天的工作中,沒有絲毫鬆懈。除了要完成急救中氣管插管任務,“敢死隊”還承擔了所在病區的醫療任務,每名隊員日常工作安排得滿滿的。11名隊員各自被安排在4個醫療小組,一個值班班次達4至8個小時。

  採訪結束前,杜曉紅感慨道:“自從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畢業后,我從未想過會以這樣的方式重返武漢到協和醫院工作。但無論如何,我們會一直堅守,直至湖北、武漢好起來的那一天!”(劉 斐)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