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安大力發展肉牛產業助力脫貧攻堅 貧困戶養起致富牛

2020年03月28日08:04  來源:江西日報
 

養殖戶正在打掃牛舍。

樂安縣地處山區,小黃牛是具有樂安區域特色的一個地方牛品種。隨著近年來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的普及,“鐵牛”在耕作中逐漸“唱主角”,適合山區飼養的小黃牛便朝肉牛方向發展。為了推動鄉村振興和打贏脫貧攻堅戰,2018年,樂安縣制定實施“黃牛產業發展實施方案”,扶持肉牛產業發展。縣財政每年安排黃牛產業發展專項資金,對欄舍建設、繁殖小牛給予一定的補助,並從養殖、防疫、銷售等環節,集中精力搞好全程優質服務。去年,全縣肉牛產業實現產值近2億元,有力地帶動了貧困戶脫貧致富。

回鄉養牛脫了貧

春日暖陽,一路山色漸起,小車沿著蜿蜒的山路行至大山深處。“哞、哞、哞……”傳來幾聲牛叫聲,記者來到了陳浩的肉牛養殖場。

陳浩是樂安縣增田鎮小池村人,他的肉牛養殖場位於一座山坳裡,目前養有130多頭肉牛,去年100多頭肉牛賣了100多萬元。陳浩家裡是貧困戶,幾年前,高中畢業的他到浙江打工。聽說家鄉在脫貧攻堅中有很多好的扶貧政策,20歲的陳浩便回家當起了“牛倌”。他拿著家人拼湊加貸款的20多萬元投入了肉牛養殖,買來了20頭肉牛,還辦起了肉牛養殖合作社。

陳浩告訴記者,養肉牛投入大、收益慢。剛開始兩年,由於缺乏技術和經驗,牛長得慢還常生病,收益並不好。由於勞累和壓力大,陳浩變得瘦黑,家人紛紛勸他放棄。陳浩頂著壓力,咬牙堅持下來,他買來書籍學習,慢慢變成了養牛專家。他把牛養得膘肥體壯,並通過微信擴大銷路,很快,吉安、南昌、浙江等地客戶紛紛向陳浩下訂單。2017年,陳浩一家脫了貧。2018年,他又買了小轎車,家裡還裝修了房子。

除了通過合作社養殖肉牛脫貧以外,農戶散養肉牛也是脫貧的一種方式。今年55歲的習冬生是樂安縣萬崇鎮坪背村習家自然村人,為貧困戶。記者看到,習冬生放養的牛在山坡、草地上撒歡,貪婪地吃著青草。習冬生家中有6口人,通過養殖肉牛已經脫貧。“2018年養了10頭小黃牛,今年養了20頭。在扶貧政策幫助下,獲得一次性補貼8000元,銀行無息貸款5萬元。”習冬生告訴記者,通過養牛,種植白蓮、水稻等,一年收入有7萬元。

龍頭企業帶動貧困戶

樂安縣還採用“龍頭公司+貧困戶”模式助力農戶脫貧增收。豐裕牧業有限公司位於萬崇鎮坪背村橫木堂村小組,是一家以肉牛養殖為主的現代化綜合性農業企業。記者在這裡看到,幾百頭牛正在牛舍貪婪地吃著飼料,牛舍的頂部還安裝有光伏發電板。

總經理梁波向記者介紹,公司總共投入3600多萬元,現有肉牛860頭,已經建成成品牛舍6000平方米、飼料倉庫800平方米、糞尿分離池1200平方米。公司免費提供技術培訓,採取領養肉牛、種植草料、就業務工、光伏安裝、合作社收益分紅等5種模式,帶動周邊村200戶貧困戶及農戶增收致富。鹽豐村貧困戶劉兵才,2017年和公司簽訂合同,領取了4頭母牛,經過養殖后,生了6頭小牛,公司負責收購。脫貧后的劉兵才高興地說:“公司提供母牛和技術培訓,還負責收購,讓我賺了幾萬元錢。”

樂安縣農業農村局負責人告訴記者,為實現小黃牛產業發展目標,政府出台一系列資金扶持政策,並對貧困戶進行傾斜,鼓勵他們養殖肉牛脫貧致富。鼓勵規模養殖,對規模養殖場(戶)、養殖小區、專業合作社新建標准欄舍及配套基礎設施的,按欄舍面積每平方米補貼200元﹔飼養場、農戶從縣外購進一頭能繁母牛,政府給予2000元補貼,並貼息貸款5000元﹔購買一頭牛犢補貼1000元,並貼息貸款3000元﹔母牛每產下一頭小牛並在6個月內出售給本縣養殖場的,給飼養農戶補貼1000元。

目前,該縣商品牛存欄量達到3萬余頭,其中小黃牛2萬多頭,肉牛養殖戶800多戶,帶動貧困戶300多戶。(記者 鄒曉華 文/圖)

(責編:毛思遠、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