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高文炳:“我們的陣地就是鋼鐵”

2020年10月21日06:49  來源:江西日報
 

  高文炳,南昌新建區人,今年87歲,先后參加過進軍大西南、陽江戰役、抗美援朝第五次戰役、上甘嶺戰役、金城戰役。老人雖然有些腿腳不便,但依然挺拔的身姿,透露出軍人的氣質,胸前的幾十枚軍功章、紀念章在燈光下,閃閃發光。

  “抗美援朝戰爭打響,我從雲南軍區司令部機訓大隊提前結業,被抽調到前線擔任機要員。”1951年4月,抗美援朝第四次戰役后,前線對機要人員的需求迅速增加,高文炳隨部隊跨過鴨綠江,入朝作戰。剛進入朝鮮境內,就遭遇了敵軍轟炸,同去的15名機要干部犧牲了2名。戰爭的殘酷,更堅定了高文炳的信念和決心,“為祖國和人民奉獻一切!”

  “我們工作在用鬆樹枝搭起的簡易防空洞裡,把裝密碼的皮包往膝蓋上一放就成了桌子﹔晚上,為了不讓燭光引來敵機,就用雨衣蓋住自己,一隻手舉著蠟燭,另一隻手工作,稍不注意,頭發和眉毛就會燒著。”戰爭中,敵機不斷轟炸、掃射,整個防線幾乎全部置於敵軍的狂轟濫炸之下。收發報工作責任重大,稍有延誤或失誤,就將鑄成大錯。“有時候剛翻譯好的電文,就被子彈打了幾個洞,又趕緊重新翻譯過。”在這樣危險的環境下,高文炳和戰友們保証每份收發報校對兩遍以上,“一次錯誤和延誤都沒有。”高文炳驕傲地說。

  回憶70年前的烽火歲月,高文炳說,上甘嶺戰役是最慘烈也是最英勇頑強的戰斗。

  1952年10月,上甘嶺戰役開始,高文炳隨其所在的第六十軍炮兵團於上甘嶺附近的五聖山側面山坡下駐扎。隨著戰爭的持續,前線坑道的戰士們急需糧食、彈藥和飲用水。

  “從五聖山到前線坑道隻有1000多米,卻是我走過的最難最光榮的路。”“有次我背了上百斤重的彈藥和炒面,途中遇到八架‘野馬式’敵機襲擊,左腿肚被彈片擊中,無法行走。”在一次運送物資的途中,高文炳不幸負傷,“但看到我們主峰上迎風飄揚的紅旗,想到戰友們還在坑道裡堅守,就趕緊用隨身帶的急救包做了簡易包扎,一路匍匐前進穿過火線,將物資送到。”

  “我們的陣地就是鋼鐵!”高文炳挺直了腰,大聲說。“敵人向我們發動900多次沖鋒,都被我們打敗,沒能從我們手中奪得一寸土地。”

  採訪即將結束時,高文炳拿出了他珍藏的兩件寶貝:一個茶缸和一小塊手絹。茶缸正面寫著“贈給最可愛的人”,下面寫著“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贈”,上面還繪有和平鴿圖案﹔手絹由於經歷炮火,隻剩下一角,但“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幾個大字清晰可見,這是中國人民赴朝慰問團在前線給戰士們發放的慰問品。

  “我是幸存者、幸運者、幸福者。”老人激動地說,“現在生活越來越幸福、祖國越來越強大,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戰友們的血沒有白流。 ”(李 芳)

(責編:羅娜、邱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