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再創新——贛江新區推進綠色金融改革紀實

2020年10月27日06:38  來源:江西日報
 

今年初,位於贛江新區的江西凱馬百路佳新能源客車公司,克服新冠肺炎疫情的影響,以持續的出口搶回海外市場,引起了不少媒體的關注。近日,記者再次走進這裡,企業融資部總監熊愛民透露了公司逆勢發展背后鮮為人知的故事。

“當時,一邊是海外客戶催促加快生產,一邊是材料供應商要求到款后才能發貨,讓我們一度面臨著巨大的資金壓力。”熊愛民說,讓公司沒有想到的是,在關鍵時刻,九江銀行贛江新區分行送來了綠色票據業務,不僅免除了貼現手續費,降低了企業的融資成本,而且做到了線上不見面申報,兩三個小時就完成開票貼現流程,大大提高了融資效率。

如今,在贛江新區,越來越多的企業像他們這樣,因為不斷得到綠色金融的精准滴灌,收獲了連連驚喜。

2017年6月,國務院批復贛江新區成為全國首批5個、中部地區唯一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3年來,贛江新區緊扣“體制創新、產品創新、服務創新”,不斷打出創新“組合拳”,打造了一系列可借鑒、可復制、可推廣的綠色金融創新案例,推出各類創新成果22項,讓綠色金融在贛江新區大放異彩。

體制創新,做好綠色金融頂層設計

在贛江新區,有一座佔地13萬平方米的綠色創新發展綜合體。該綜合體的目標是打造一個集資本、人才、科技、產業為一體的大平台,實現各要素的整合、融合、結合,促進新區創新引領發展。

在這一平台裡,綠色金融佔據極其關鍵的位置。為此,贛江新區依托一條聚集了30家金融機構的綠色金融示范街,打造了以中央財大綠色金融研究院為指導單位的綠色金融服務中心、以清華大學環境學院為參與單位的綠色保險產品創新中心,以及以聯合赤道環境評價公司為牽頭單位的綠色金融評價認定中心。“三中心”以“服務、創新、評價”為布局,構建了綠色金融的運行框架,體現出贛江新區在培育綠色金融方面的匠心獨具。

綠色金融作為金融創新的產物,更需要創新性的頂層設計。自獲批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以來,贛江新區就把體制機制創新作為發展綠色金融的先決條件,接連出台了《贛江新區建設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實施細則》等一系列綱領性文件。與此同時,省政府成立綠色金融工作領導小組,26個成員單位共同推動綠色金融發展。贛江新區則積極發揮核心作用,研究制定了具有地方特色的綠色金融標准體系,形成了綠色金融的“四梁八柱”。

在全國5個綠色金融改革創新試驗區中,贛江新區實行省金融監管局、人行南昌中支以及贛江新區管委會三家聯席會議制度,形成了獨具特色的“1+3+N”的綠色金融政策體系。去年11月,贛江新區還借力高校資源,成立了贛江新區綠色金融研究院,為綠色金融的深入創新謀篇布局。

通過不斷探索、創新,綠色金融在贛江新區由點到面、從線到片,揚優成勢,步入全國“第一方陣”。截至目前,贛江新區已聚集各類金融機構188家,各類綠色發展基金500多億元。截至今年二季度末,綠色信貸余額達87.2億元,同比增長94.4%。

產品創新,形成綠色金融“個性魅力”

湖水清清、鷺鳥翱翔。秋天的儒樂湖公園,依然生機勃勃。以此為核心,一座彰顯綠色、智慧的儒樂湖新城正拔地而起。

新城建設投資巨大,回報周期長,存在較大的資金缺口。作為新城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綜合管廊建設,同樣面臨著資金的問題。然而,記者近日在該項目建設現場看到,整個工程在緊鑼密鼓地快速推進。項目竣工之后,將一改群眾對城市建設“拉鏈路”現象的詬病,實現對城市管網的智能化、集中化管理。據了解,該工程的建設,就得益於由綠色認証機構認証的全國首單市政債——贛江新區綠色市政專項債券(一期)的鼎力相助。

創新的頂層設計,推動綠色金融產品不斷創新。贛江新區綠色市政專項債券的推出,就是在產品創新上的一次大膽實踐。由於其首創性,該債券於去年6月18日在上海証券交易所發行后,參與認購主體達33家,機構參與認購積極踴躍。

今年7月,在我省召開的綠色金融改革創新成果復制推廣工作會上,包括這一專項債在內,贛江新區共有10項案例入選《江西省綠色金融創新案例精選》。其中,畜禽“潔養貸”、柑橘“氣象+價格”綜合收益保險、綠色私募可轉債等一系列創新金融產品,不僅滿足了區內企業和居民多樣化的金融需求,而且以巧妙的金融杠杆,撬動了其他的綠色金融產品,使創新如雨后春筍、層出不窮。

最近,隨著垃圾分類逐漸深入人心,由九江銀行獨創的“拉手理財”和“綠色家園貸”兩款綠色金融產品也在贛江新區深受群眾歡迎。借助這些產品,不光居民參與垃圾分類能得到積分優惠,環衛企業也可獲得無抵押的信用貸款,並優先進入綠色審批通道,享受利率優惠,一舉讓居民、環衛企業、銀行和生態實現共贏。

這就是創新的魅力。

服務創新,打造綠色金融“通衢大道”

前不久,得益於政府的牽線搭橋,位於贛江新區的江西省金迪再生資源公司獲得了銀行的小額貼現業務支持。公司董事長鄧德金表示,半天就可實現貼現,還免手續費,結算快、成本低,緩解了企業的資金壓力,使企業能進一步拓展新的資源再生領域,服務新區的循環經濟發展。

金融機構有動力,綠色企業有興趣。要讓兩者在綠色金融的舞台上充分發生化學反應,需要政府發揮催化劑的作用,服務好兩個主體。為此,贛江新區創新服務方式,引導建立了綠色項目庫,前后四批次、共認定228個綠色項目,總投資金額超2000億元。同時,借助全省綠色金融政銀企對接會等服務平台,讓銀行能精准地對接綠色項目,簽約總金額超300億元,使新區的綠色金融產業“有米下鍋”。

贛江新區還多次舉辦綠色金融高峰論壇,以贛京會、贛深會、贛港會等為契機,大力開展綠色金融專項宣傳推介活動,擴大綠色金融的影響力。為進一步夯實和完善綠色金融政策聯動,贛江新區還出台多個專項政策,對綠色金融機構入駐、綠色信貸補貼、綠色金融創新、金融人才引進等方面進行獎勵﹔出台環境污染責任險、綠色建筑工程綜合險支持政策,以及綠色金融創新獎勵辦法,激發金融機構創新動能,使得綠色項目融資的便利性大大提升。

隨著越來越多的金融機構和企業,從綠色金融的懷疑者、觀望者逐漸變為參與者和創新者,綠色金融的“通衢大道”在贛江新區越走越寬。一條“生態化、集約化、效益化”的轉型升級之路,已悄然在這裡延伸、拓展﹔一系列綠色金融改革創新的“贛江做法、江西經驗”正在這裡逐漸成形、推廣。 (記者殷 勇 姚文濱)

(責編:邱燁、羅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