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春市袁州區:“宅改”帶來村貌新

2020年11月19日08:19  來源:江西日報
 

“東邊草莓紅彤彤,西邊白蓮在池中。青草坡上花粉香,綠水塘邊筑城牆。后代建房要考慮,統一規劃留旱地。村容村貌大變樣,男女老少齊鼓掌。” 在宜春市袁州區,由該區新田鎮射鵬村村民陳紹清編寫的一首打油詩,在群眾中廣為流傳。土地活了、家園美了、生活富了、民心齊了……自2018年該區啟動宅基地改革以來,改革成果不斷鞏固,改革紅利持續釋放,群眾幸福感增強。

改除舊貌換新顏。“宅改+秀美鄉村建設”在袁州這片青山綠水土地上開展得如火如荼。近日,走進新坊鎮澤布村院前中心村,整村中式風格設計,瀝青路面、大氣庭院、文化廣場……這個昔日殘垣斷壁、雜草叢生、垃圾亂堆的“空心村”,在“一戶一宅”管理中,將散亂的宅基地、閑置地、菜地等進行整合,為村庄騰出了38畝宅基地,統一規劃用於村民建房安置,該村也搖身一變成了“香餑餑”,吸引了不少游客。無獨有偶,11月15日,在城區務工的張強回了趟老家天台鎮環溪村,幾天前村委會通知他,農村房地一體確權登記工作開始了。張強開著小車飛馳在回鄉途中,蜿蜒的柏油路一直延伸到家門口。“以前村裡積水靠蒸發、垃圾靠風刮,晴天一身土,雨天一腳泥。現在看看,房前屋后種花植樹,柏油路旁俱設路燈,這都是‘宅改’帶來的新變化。”談起村庄的今昔,張強感觸頗深。

村民唱起主角來。今年7月初,柏木鄉102個自然村的規劃設計圖出爐,村民們看著由專業設計公司設計的未來美麗家園藍圖,紛紛點贊。在推進宅改過程中,袁州區在各村遴選辦事公正的黨員干部、鄉賢能人、村民代表,組成村民事務理事會,並賦予其宅基地分配、收益分配、農民抵押貸款等12項權力、15項職責。宅基地怎麼退,區和鄉鎮不拿意見,全由理事會定奪。

各理事會依據“一戶一宅、面積法定、建新拆舊”的原則,制定了宅改方案,對閑置廢棄的畜禽舍、露天廁所和倒塌的住房等建筑或構筑物實行有償退出,丈量面積、登記造冊、予以拆除,待宅基地盤活,給予相應的補貼﹔合理規劃村庄,留出充足的宅基地,對今后符合“一戶一宅”的村民可再申請建房。“村裡的事村民辦,讓村民做主,靠協商解決問題,這樣才最徹底。”柏木鄉蒼前村新屋村民小組理事會理事長胡軍表示,以前村裡發生過宅基地糾紛,現在成立了理事會,很多問題大家坐下來和和氣氣地商量著就解決了。

日子紅火奔頭足。深秋時節,金瑞鎮上桂村樹下組的張治軍領到了自家70平方米房屋的“宅基地退出証明”,按照“村規民約”,如果“証明”持有人在今后需建房,符合有關法律法規,將在本村小組的“土地銀行”優先安排相應宅基地面積用於建房。“這下我可安心了。”拿著“地票”的張治軍笑開了花。該鎮622張地票解決了4萬人的宅改難題。

同樣開心的,還有天台鎮雙洪村村民陳先貴。每天他趕早到扶貧產業基地採摘黃蜀葵。“九點前採摘最好,我早上勞動三個小時可以採摘100斤左右,按5毛錢一斤收購。”陳先貴笑著說:“而且基地裡我們都入了股,每年還有分紅。現在,我們這些上了年紀的人,在家門口也有活干。”黃蜀葵是一種中藥材,藥用價值高且栽種簡單。該鎮依托“宅改”,結合精准扶貧,今年26個村都設立了黃蜀葵基地,栽種面積達1000畝,全鎮801戶貧困戶都納入項目幫護對象,預計每畝可產生經濟效益3000元。雙洪村黨支部書記張運昌說:“雙洪村以‘宅改’切入,與扶貧產業融合,帶領村民們日子越過越紅火。”

據了解,截至目前,袁州區已開展宅改自然村3731個,已完成宅改自然村2781個,拆除破舊房8562宗,退出面積612763平方米。(張玉琦)

(責編:邱燁、毛思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