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道首頁 政務要聞江西黨建理論學習組織人事基層黨建反腐倡廉主題教育英雄烈士譜地方領導留言板
人民網>>江西頻道

以全域旅游發展推動生態價值轉換

——武寧縣創建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的實踐與探索

中共武寧縣委書記 杜少華

2020年11月27日09:46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武寧地處江西西北部,位於南昌、武漢、長沙三個省會城市1∼3小時經濟圈內,境內“八山一水半分田”的獨特地貌天然造就了豐富的旅游資源,素有“江南山水窟”之美譽。為了將優質資源轉化為旅游產品,武寧縣委、縣政府堅持把旅游產業作為推動區域經濟協調發展的主要抓手,努力踐行“各行各業+旅游”的融合發展理念,推動“產業圍繞旅游轉、功能圍繞旅游配、形象圍繞旅游塑”,持續豐富生態旅游產品供給,探索出了一條以全域旅游發展推動生態價值轉換的新路。2020年11月18日,文化和旅游部官網發布了“文化和旅游部關於公示第二批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名單的公告”,公示名單中,武寧縣成功入選。2016年以來,武寧連續四年獲評江西省旅游產業發展先進縣,先后摘得國家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國家森林旅游示范縣、國家園林城市、中國最美縣域、中國候鳥旅居小城、中國十佳避暑康養小城、全國鄉村旅游夏季精品線路等30余項“國字號”桂冠。

一、致力頂層設計,精心繪就全域旅游“路線圖”

3000多年前,武寧即為商代艾候封地,東漢建安四年建縣,武則天時期正式定下“武寧”之名。蘇軾、黃庭堅等名人雅士曾在這裡為官、隱居,辛亥革命元勛李烈鈞、紅軍軍團參謀長李屏仁等一批武寧優秀兒女走出大山、投身革命。全縣森林覆蓋率率75.49%,19個鄉鎮中國家級生態鄉鎮達16個、國家和省級生態村10個。然而就是這樣一方鐘靈毓秀、人杰地靈之地,工業基礎薄弱,農村發展滯后,全縣仍有11個“十三五”貧困村、2.4萬貧困人口沒有脫貧。發展的出路在何方?成為擺在新一屆縣委、縣政府面前的重大課題。

1.著眼發展之需,為綠色崛起謀局。不搞大開發,也要大發展。為了不負這片好山好水,徹底解決“新舊動能轉換效率低下,推動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大問題,2016年,武寧縣委、縣政府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經過充分論証后確定“始終堅持生態立縣、全面推進綠色崛起”的發展主題和打造生態文明建設示范縣、全域旅游示范縣、城鎮建設示范縣“三個示范”的發展戰略,努力在“生態價值轉換”上找答案、尋出路。其中,以大力發展全域旅游為強縣富民、綠色崛起新路徑。首創“林長制”並在全國推廣,在全省率先實施生態管護員“多員合一”制度,為全域旅游大發展謀局定向。2019年,武寧入選“全省首批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試點縣”,生態優勢加速轉化為經濟優勢的做法得到上級充分認可,並擔負著從更高層次推動形成可復制、可推廣試點成果的重大使命。

2.著眼民生之需,為全面小康賦能。旅游是富民產業。據業內人士分析,1元的旅游消費可以帶動5∼8元的間接消費,可有效刺激餐飲、住宿、交通、農業、商貿等行業發展。當前,旅游業正在發生深刻變革,從觀光旅游向休閑旅游轉化,從景區旅游向全境旅游轉化,為旅游帶動就業創造了契機,拓展了空間。武寧主動搶佔全域旅游制高點,以共建共享為引領,圍繞“吃住行游購娛、文商怡養學情”各要素發力,開創“農業+旅游+扶貧”新模式,採取能人返鄉創業、國資撬動等方式,以旅興業、以業富民。金色家園、北灣半島等田園綜合體和悅山居、天天惦記等民宿經濟方興未艾,在此過程中土地流轉、共享分紅、股份分成,為農民脫貧致富奔小康、村有集體經濟壯大開辟了新渠道。

3.著眼產業之需,為旅游強縣破題。面對市場需求和消費升級的形勢變化,為進一步加大全縣旅游產業的轉型升級和快速發展,武寧把全域旅游作為旅游產業延鏈補鏈壯鏈的有力抓手,著力提升旅游供給能力、綜合效益和服務質量,取得良好成效。選對路,走得遠。2019年,全縣旅游接待人次突破800萬大關,旅游綜合收入達66.7億元,年均增長20%以上。在“六穩”“六保”政策的強力推動下,武寧旅游經濟實現快速復蘇,以全域旅游為支撐的產業韌性充分展現。

二、致力改革強旅,充分激發全域共創“內生力”

“路線圖”確定之后,改革即為關鍵一招。武寧縣精准高效打出一系列“組合拳”,推動旅游發展向著全員發力、全域共建、全季升溫加速奔跑。

1.體制機制圍繞旅游“改”。堅持黨政統籌、高位推動,成立書記、縣長任雙指揮長的國家全域旅游示范區創建工作指揮部,組建旅游產業開發公司,縣直各部門成立全域旅游推進小組,鄉鎮設立全域旅游發展辦公室,構建起全域旅游網格化推進體系。建立“3+N”(三個示范縣創建+N個工作組)推進機制,實行“周協調、月調度、季推進”,將全域旅游作為“一把手”工程,定期協調解決全域旅游發展重大問題。堅持剛性考核,全域旅游佔年終考評比重達25%。每年召開全域旅游示范創建千人大會,對景區、酒店、民宿、旅行社等市場主體論功行賞。

2.發展規劃圍繞旅游“定”。突出規劃引領,縣鄉同步發力,高起點、全方位修編完善全縣旅游發展規劃和7個重點鄉鎮及特色村庄的旅游發展規劃,與經濟社會發展、城鄉建設、生態環境保護等規劃“多規合一”。加大資金統籌力度,設立旅游發展專項基金,年均安排旅游發展專項資金8000萬元。出台並兌現《武寧縣全域旅游發展獎補辦法》《武寧縣民宿經濟扶持辦法》《關於加快產業融合推進全域旅游發展的意見》等文件,發放各類獎補資金1500萬元。2016年至今,共整合各部門涉旅資金13億元,撬動社會資本120多億元投入旅游產業,有效解決旅游開發“低、小、散”和資本投入不足等問題。

3.整體形象圍繞旅游“塑”。主動融入“江西風景獨好”形象推廣活動,突出資源稟賦和最美小城特點,主打“山水武寧——一座人在畫中的城市”旅游形象,專題制作《愛上武寧》等系列宣傳片,編制《武寧好客氣》主題曲,與專業團隊合作開展縣域整體宣傳。創新營銷模式,實施“東進南融北接西拓”營銷戰略,成功開拓北上廣及周邊省會等重點客源市場。整合各類媒體資源,宣傳拓展到機場、航班、高鐵,與攜程、途牛等平台建立合作關系,全方位宣傳武寧旅游。依托“中國藝術裝飾之鄉”優勢,在全國4000多家武寧人創辦的裝飾公司開展“我為山水武寧代言”活動。

三、致力環境提升,精准打好全域共建“組合拳”

為推動全域旅游各要素精准落地,武寧縣聚焦環境提升下足繡花功夫,圍繞公共設施、服務環境、產品打造等拿出硬招實招。

1. 高起點布局,強化公共設施建設。以“武寧綠”為底色,堅持山水聯動,充分彰顯“兩山夾一水”地理優勢,把城區當景區建、把農村當園林建,精心打造“山岳武寧、水上武寧、夜色武寧、鄉村武寧、康養武寧、空中武寧”六條風景線,建成國家4A級景區3個、3A級景區7個,3A以上鄉村旅游點14個,省級旅游風情小鎮2個。歡樂灣康養小鎮、魯溪洞等30多個旅游項目遍布城鄉。特別是投入3億元對原朝陽湖和沙田湖進行改造提升,拆除老舊、疏通水系、景觀亮化、還綠於民,環湖騎行綠道、慢行步道、“武寧之窗”“武寧之眼”等濱湖夜景美侖美奐。以縣城為核心的4A級景區西海灣在2017年江西省旅游發展大會首發活動上精彩亮相。堅持以旅游的理念推進鄉村建設,改造提升旅游交通路網180公裡,精心打造220國道“幕阜風情”和305省道“九嶺風光”美麗示范風景線,實現旅游咨詢服務和導覽系統全域覆蓋,旅游廁所革命全力推進,智慧城市、智慧旅游共建共享。以“林改第一村”長水、北灣半島為代表的“鄉村武寧”風景線和武寧萬畝野櫻花、陽光照耀29度假區之美景連續亮相央視。

2. 高品質開發,強化優質產品供給。以全域旅游集散中心為“總站台”,成立旅游船務公司,構建通達廬山西海各景點的“水上公交”,常態配備直升機實現10分鐘通達所有景區。在全省率先開發熱氣球、滑翔傘、三角翼等低空旅游產品,武寧西海水上樂園、黃金海岸水上運動俱樂部等投入運營,引領水域旅游發展和立體化旅游產品開發。開發“晝+夜”全天時旅游產品,延伸旅游產業鏈。利用城市內湖和橋梁通道資源,推出高品質夢幻西海灣產品,打造全市唯一的大型實景水秀演藝項目“遇見武寧”並常態化運營。創新打造“長水橋中橋”夜秀產品,開通畫舫夜游西海灣項目,形成“晝+夜”全天時旅游產品,年均接待游客量69.1萬人次,佔過夜游的34.7%,有效帶動夜經濟發展。

3.高效能管理,強化市場供給有序。堅持5A標准、5A理念、5A服務,全面開展旅游服務標准化建設,在做好“安全游”“快樂游”“惠客游”“國標游”“回頭游”上下功夫,完善旅游功能配套,旅游承載能力明顯增強。新建藝邦半島、中科開元等兩家五星級酒店,建成一家四星級、兩家三星級酒店和一批特三星農家旅館,全縣旅游接待床位達到1.8萬張。構建“1+3+N”旅游綜合執法體系,設立旅游投訴調處中心、旅游市監分局、旅游法庭、旅游警務室,規范旅游行業秩序,優化旅游環境。強化安全監管,常態化開展旅游安全應急演練,對旅游從業人員標准化培訓,旅游市場安全、規范、有序。結合全國文明城市創建,營造“人人都是旅游形象,處處都是旅游環境”的氛圍,形成政府主導、社會參與、全民發力的全域旅游發展新格局。

四、致力多業融合,牢牢抓住全域共融“關鍵點”

始終把全域旅游理念貫穿到經濟社會發展各個方面,以“各行各業+旅游”作為開局的“金鑰匙”,推動旅游業態多領域拓展延伸,實現全域旅游作為現代服務業的龍頭帶動作用。

1.體育+旅游。圍繞“春賞浩瀚花海、夏游萬頃碧波、秋登九嶺幕阜、冬泡原湯溫泉”四季樂游主題,持續推動“體育+旅游”融合發展。連續五年舉辦“環鄱陽湖”國際自行車大賽、全球清華之友網球聯賽、山水武寧馬拉鬆賽等大型賽事活動,吸引了各地的廣泛關注,體育+旅游成為武寧旅游專屬IP,對外知名度、美譽度不斷提升。打造航空體育、水上運動基地,熱氣球、滑翔傘、三角翼、帆板等體育旅游產品深受年輕人青睞。

2.文化+旅游。深挖武寧農耕文化、飲食文化、傳統文化等特色題材,將國家級非遺“打鼓歌”、省級非遺“採茶戲”植入景區。在縣一級率先加入全省劇場聯盟,引入高雅藝術走進武寧,常態化舉辦木吉他國際藝術節、花朝節、楊梅節、美食節,上演芭蕾舞劇《閃閃的紅星》、音樂會《春之聲》、皮影劇《花木蘭》等形式多樣、內容豐富的高質量演出。積極推進文化創意類旅游產品開發,打造“鰲魚文創園”平台,不斷推出特色鮮明、內涵豐富的旅游商品,滿足游客多樣化的需求。

3.農業+旅游。始終按照景區標准打造新農村,建成以“生態旅游+養生養老”示范村庄53個,羅坪鎮長水村摘得“中國最美休閑鄉村”“全國鄉村旅游重點發展村”等多項桂冠。以楊梅、火龍果、辣椒等採摘為主的農旅融合項目日趨成熟,王埠花海、情緣谷、櫻花園等鄉村旅游項目吸納2萬多名群眾就業,帶動脫貧1568戶,受益貧困人口4898人。大力民宿經濟,悅山居、林雲山居、天天惦記、桐林山宿、北灣人家等一批高端民宿在市場上漸成品牌並榮獲首屆“九江市十佳最美民宿”。

當下,武寧正以生態為底色,發展全域旅游推動生態價值轉換,昔日素面朝天的“農家少女”逐漸出落成楚楚動人的“大家閨秀”。新時代的征程上,武寧將持續聚焦全域旅游、發力全域旅游、深耕全域旅游,奮力書寫好全域旅游“武寧代表作”,努力讓八方游客更多地認可山水武寧的魅力,在“江西風景獨好”的壯麗畫卷上,濃墨重彩地描繪令世人驚艷的武寧色彩。

走遍千山萬水,獨愛武寧山水。我們期待並熱忱歡迎社會各界朋友前來暢游醉美旅途,尋找“詩和遠方”! 

(責編:邱燁、毛思遠)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