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

一年月色最明夜 千裡人心共賞時

本報記者 金 晨
2021年09月19日08:0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又到一年八月半,全世界的中華兒女將迎來最重要的節日之一——中秋節。

在香港,冰皮月餅“一盒難求”,“火龍”舞者蓄勢待發﹔在澳門,大街小巷張燈結彩,熱熱鬧鬧中秋味兒十足。一些在陸台胞雖然無法回家團聚,卻依舊能夠吃柚子、賞花燈,伴著千裡明月寄相思。

港澳台同胞各有不同的中秋習俗,背后承載的卻是中華兒女對花好月圓、中秋團聚的共同期待,也蘊藏著中華兒女對傳統文化的敬意與傳承。

大坑火龍 舞動香江

提起中秋,月餅自然是家庭餐桌上的“主角”,獨具港味的冰皮月餅更是“一盒難求”。在香港面點師傅的巧手之下,傳統月餅換上了“冰皮”,餡料絲滑入口即化,成為中秋月餅市場的搶手貨。

上世紀80年代,冰皮月餅開始在香港市場出售。冰皮月餅的獨到之處,在乎一個“冰”字。好的冰皮月餅,外觀如冰般亮滑,冰箱冷藏過夜后依舊柔軟。細心切開,切面餡料均如鏡般光滑,咬上一口,爽口之感瞬間來襲,驅散夏日的余熱和油膩,秋日的清涼沁人心脾。

除了吃冰皮月餅,香港還有一項“火熱”的中秋習俗——大坑舞火龍。中秋節前,香港的“火龍”藝人們便會忙碌起來,扎火龍、清道路,從農歷八月十四晚起,一連3晚在銅鑼灣大坑地區舉行盛大的舞火龍活動。

“火龍”是由粗麻繩做龍骨,再加上珍珠草包裹制成的。“龍身”身長67米,重量超過100公斤,光是龍頭就有48公斤重。舞動前,會請嘉賓或長者將數萬枝長壽香細密均勻地插滿龍身,舞動起來火光點點、上下騰飛,頗有蛟龍出海的氣勢。

過中秋為什麼要舞火龍?香港首位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陳德輝介紹,19世紀末,一場瘟疫讓大坑很多村民喪生。相傳,一名長者稱菩薩托夢,隻要於大坑舞動火龍即可消弭疫情,后來果真應驗,這個習俗也就保存了下來。

自1880年中秋開始,火龍已在香港“舞動”百年,風雨不改。近年來,香港特區政府與大坑坊眾福利會緊密聯系,通過專題研究和教育推廣等工作,保護、推廣和傳承舞火龍這項珍貴的非物質文化遺產,讓“火龍”繼續在香港“舞”下去。

兔子燈飾 扮靚澳門

澳門的中秋節,要從中秋前夜至中秋翌日熱熱鬧鬧地“鬧”上3天。

在澳門的民俗中,中秋前夜叫做“迎月夜”,中秋當日叫做“賞月夜”,中秋節翌日叫做“追月夜”。在這期間,澳門市政署、澳門街坊會聯合總會等會在各街心公園舉辦文娛表演、攤位游戲及猜燈謎等活動,供民眾免費參加。

“鬧中秋”期間,賞花燈是必不可少的活動。從今年9月初開始,澳門特區政府就抓緊在各主要街道、廣場、公園及富有特色的建筑物布置了各式各樣的花卉和中秋彩燈,增添市面的節日歡樂氣氛。

在眾多彩燈當中,就屬惟妙惟肖的兔子燈最為亮眼。兔子燈民俗興於唐朝,兔子燈所到之處意味著吉祥好運的到來。幾百年來,扎制兔子燈的民俗一直在澳門完好地保存著,每到中秋或者元宵,人們就用這一吉祥物來迎神接福,其中寄寓的是古代勞動人民祈求神靈保佑,期盼五谷豐登、人畜興旺的美好願望。

近年來,傳統的兔子燈成功在澳門實現“國際化轉型”,發展為具有濃郁特色的城市燈彩藝術,背后的助推者正是澳門土生葡人藝術家馬若龍。在傳統兔子燈的基礎上,馬若龍將西方現代藝術常用的正紅、海藍和草綠等強對比色搭配在一起,設計出獨特的澳門葡韻兔子燈,在夜晚與城市建筑和燈光融為一體。

不少年輕設計師還在馬若龍設計的兔子燈上大膽創作,用抽象畫法把澳門的特色建筑畫在兔子身上,設計出更有時代氣息與澳門特色的“非傳統”兔子燈。如今,這些兔子燈紛紛走出澳門,先后在北美、澳洲等地展出,受到海外朋友的喜愛。

在馬若龍看來,澳門的兔子燈有著“中西合璧”的獨特文化意涵。兔在中國傳統文化裡是十二生肖之一,與人類的生命和希望有所關聯,具有美好的寓意。而在西方,兔是復活節的象征,代表著豐富的生命力。他相信,中國傳統文化裡的中秋習俗將隨著兔子燈一起走向世界。

花開並蒂 燈映兩岸

在台灣同胞心裡,中秋節是僅次於春節的最重要傳統節日,許多習俗代代相傳,當中最具台式特色的就是吃柚子。在我國閩台地區,“柚”與“佑”“有”“游”諧音,柚子也就有了“佑子”“有子”“游子”三重寓意,因此成為中秋佳節祈福、團聚必不可少的吃食。

在台灣,吃柚子不能簡單地一剖兩半,柚子皮要剝成花瓣一樣的形狀,給小朋友做帽子以來“佑子”。中秋之夜,頂著柚子帽的小朋友與家中大人一起賞月﹔家人、鄉親要為旅外歸家的游子舉辦柚子宴(諧音“游子宴”),點柚燈、擺柚碗、喝柚茶,一家老少其樂融融。

今年中秋節,不少在大陸工作生活的台胞受疫情影響無法返台,但“游子”們也吃到了家鄉的文旦柚。近日,33.6噸台灣花蓮縣瑞穗鶴岡文旦柚在廣西南寧火熱開售,僅預售期間就賣出近千隻。

廣西財經學院的台籍教師王鎮江從小在花蓮長大,由於疫情原因已經一年沒有回家,能在中秋之際嘗到家鄉味道讓他非常感慨。“文旦柚有孝老愛親的寓意,是我們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一個縮影。”王鎮江說,在當前疫情和兩岸關系形勢下,當季花蓮文旦柚仍在大陸熱銷,充分體現了兩岸一家親的情誼。

入夜,“花好月圓”主題花燈照亮江蘇昆山南湖灣,寓意兩岸寄月相思、祈盼夢圓的美好願望。近日,一年一度的海峽兩岸(昆山)中秋燈會於水鄉周庄亮燈迎客。今年的燈會以“花開並蒂 燈映兩岸”為主題,通過歌舞晚會和沉浸式情景演繹,全方位展示兩岸交流合作成果,表達“兩岸一家親,共筑中國夢”的願景,勾勒兩岸融合發展的美好未來。

在四川成都,百余名在川(蓉)港澳台青年大學生也齊聚一堂參加中秋聯誼活動,提前感受中秋佳節的團圓氛圍。港澳台三地的青年代表也通過視頻形式連線成都主會場,共迎中華民族傳統節日。

瘋狂跳繩、排球擊准、“手足情深”……別開生面的趣味運動會讓四川大學的台生高雪美印象深刻。高雪美表示,雖然今年中秋節不能回台灣和家人團聚,但和同伴一起看川劇、做月餅非常開心,感受到中秋的節日氣氛。“今天認識了很多來自兩岸的新朋友,大家就像一個大家庭,團圓的氛圍很溫馨。”高雪美說。

《 人民日報海外版 》( 2021年09月18日 第 04 版)

(責編:邱燁、羅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