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江西要聞

這個社區有“風險隱患分布”衛星圖

——來自分宜縣鈐東街道天工社區防災減災的報道

2021年09月22日07:18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一張轄區“風險隱患分布”衛星圖,用“紅色氣球+形象標志”注明溺水、火災、雷電隱患點,用“綠色氣球+形象標志”注明應急避難點、資源儲備室、醫療設施點,用紅色箭頭標明遇險轉移路線等,分宜縣鈐東街道天工社區防災減災形勢一目了然。

“一個社區有‘風險隱患分布’衛星圖,並不多見。天工社區面積不大,約1.8平方公裡﹔居民不少,有15000余人。境內有企事業單位42家、服務行業400余家,防災減災任務重、壓力大。”鈐東街道副書記李小燕說,“一直以來,社區防災減災工作做得細、做得實,也取得了明顯成效。”

近五年來,天工社區堅持“以防為主、防抗救結合”,在硬件設施、意識能力等方面下足功夫,筑牢防災減災防線,2019年獲評全省綜合減災示范社區,正在沖刺全國綜合減災示范社區。

風險隱患管控清單讓責任到人

“我負責東湖點,主要是防溺水,每天巡查一次,對缺失或破損的警示牌、救生衣等及時更換或補充。”社區干部李珍說到自己的職責,時刻保持清醒。

為提升防災減災保障能力,社區動員轄區力量,成立8個應急管理小組,構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的組織體系。出台災害應急救助預案和年度工作計劃,完善應急防災減災各項制度。針對轄區13個風險點,建立風險隱患管控責任清單,明確定點檢測項目和工作職責,防災減災做到責任到人。

走在轄區市民廣場,一塊書寫有“人防應急疏散場所”字樣的鋼管立柱提示牌,高高聳立在綠茵場上﹔在另一處,“應急供水”“應急醫療救護”等指示牌,非常醒目。類似“苑林大廈”余留空地,標明“面積2000平方米,可容納4000人,負責人歐陽瑛、習胡晗”等字樣的“小區避難場所”,隨處可見。社區合理利用公共場所已有設施,陸續建成6處應急避難場所,可容納3萬余人緊急避難,場地設施具有可靠保障。

設施上去了,設備緊跟上。在社區微型消防站,筆者看到,滅火器、應急探照燈、雨衣、被子等應急物品,應有盡有,確保應急時刻用得上。“按照‘平時防備、急時適用’原則,我們經常上門宣傳做好應急避難物品儲備,部分居民已自覺配備了家用救災器材。”社區黨總支書記、主任眭燕翔說,“以中青年為主力,我們組建並穩定了一支960人的社區志願隊伍,與縣應急救援隊伍聯動,確保關鍵時刻頂得上、應急救援有力量。”

緊盯“一老一小”培訓救護技能

“小區專人管得嚴,車輛一般不出城﹔挨家挨戶打電話,細查嚴防帶菌人……”由天工劇團辛潤香創作的2分鐘快板視頻,在社區防疫工作群廣為流傳,這只是天工社區多角度全方位防災減災宣傳的一個縮影。

為增強居民避災防災意識,天工社區採取線上線下相結合,充分利用抖音小視頻、微信群、QQ等宣傳平台,建立社區、小區、樓棟長三級垂直宣傳群﹔積極聯合消防、民警、市場監督管理等單位,開設專業講座﹔印發各類災害家庭應急手冊8000余份,組織社會宣傳﹔用好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織錦服務站”、科普e站等,開展陣地宣傳,普及各類綜合減災科普知識。

縣紅十字會李霞是天工社區的客座“講師”。她說:“我每年去社區示范講解防溺水、應急救援等兩次以上,很多大人和小孩一堂課就掌握了基本救護技能。”資料顯示,社區緊盯“一老一小”,按照“平時應急救護、暑期防溺水”等既定主題,邀請有關職能部門專業人士,開展“每月一訓”活動,年受訓人員上千人,不斷增強居民應急救護綜合素質和基本技能。

排查不留死角整治不留余地

秋天到了,天工社區干部何劍勇跟其他同事一樣,進小區入街店,開始新一輪安全隱患排查。他說:“在排查中,主要發現是否有新的隱患,同時,向居民發放災害問卷調查,確保排查全覆蓋、不留死角。”

社區堅持排查與整治相結合,除了對居民居住區域、公共場所等進行全面摸排,還協助相關部門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行動,針對各店鋪、“九小”企業、養老院等人員密集場所和重要設施全面排查,對排查出來的隱患,提出針對性整治措施,下達整改通知書,監督整改到位﹔對現有殘疾人、困境兒童及60周歲以上老人等1300余人,確定為防災減災重點對象,一一建立檔案,實行跟蹤管理。常態化開展“清潔家園”行動,每月對各小區進行集中整治,累計拆除違章房8處350平方米,改造提升城東農貿市場,徹底消除安全隱患。堅持每季度一次,聯合縣消防隊、特殊設備有限公司,在轄區電梯房開展電梯救援安全演練﹔在有物業的小區,開展物業從業人員消防應急演練等,居民常態應急處突走向“實戰化”。

近日,社區開展了“生命通道”集中治理行動,切實解決疏散通道和消防車通道堵塞問題,始終保持24小時暢通,夯實社區非常態減災應急處突保障線。(黃傳庚)

(責編:羅娜、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