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頻道>>教育

對外漢語教師:中文是領略中華文化魅力的一把鑰匙

2021年12月01日09:00 | 來源:中國新聞網
小字號

  中文的國際影響力正在不斷攀升。截至2020年底,全球180多個國家和地區開展漢語教育,世界上已有70個國家將中文納入國家教育體系。作為跨文化教學的親歷者,多位對外漢語教師紛紛表示,國際漢語教育促進了中國與世界各國的文化交流,但在新時代也面臨諸多挑戰。

  在泰國一所私立學校教中文的汪垠見証了當地中文教育事業的快速發展。她介紹,隨著中泰交往越來越密切,泰國政府大力推廣漢語教學,從幼兒園到大學,很多學校將漢語課程設定為必修課或選修課。

  汪垠告訴記者,中國的飲食文化和傳統節日習俗深受當地學生的喜愛,“我經常借助網絡視頻,教大家一些關於美食、節日的中文俗語和中國禮儀,希望我的教學內容成為他們感知中國文化的窗口。”

  “中文是打開中華文明,領略中華文化魅力的一把鑰匙。”澳大利亞查爾斯·達爾文大學孔子學院代理中方院長劉亞儒表示,全球“漢語熱”頻頻升溫也源於中國與日俱增的全球影響力。

  據澳大利亞第二大州維州教育廳的最新數據顯示,在該州小學、中學和語言學校的公立學校中,學習漢語的總人數達到了9.1萬,佔語言總入學人數的19.6%。

  劉亞儒表示,各國民眾學習中文的需求雖持續增長,但中文教學仍存在諸多問題亟待解決。“在澳大利亞,由於沒有統一的教科書,老師圍繞教學大綱進行自主的課程設計和教學安排,雖擁有極大的靈活度,但也帶來了各相關課程不統一、內容協調互不兼顧的問題。此外,西方媒體對中國的污名化報道也會影響當地民眾對中文學習的態度。”

  “新冠肺炎疫情對於目前的漢語教學沖擊最大。很多國家停發簽証,導致交換到當地的中國教師數量嚴重‘縮水’。”劉亞儒所在的孔子學院聘用了在當地攻讀教育學碩士學位的中國留學生,以暫時緩解教師崗位的空缺。他稱,很多新手教師沒有經過系統化的教學培訓,在授課過程中不可避免產生一些錯誤的教育理念,從長遠看,對學生的中文學習會造成不利影響。

  同樣受疫情影響,中文教師志願者黃茗不得不提前結束在摩洛哥的教學工作,將課堂搬到網絡。

  黃茗稱,除了和自己年紀相仿的大學生外,當地很多上班族也選擇加入中文課堂。“他們當中的很多人都到過中國,因中國的大好河山和悠久歷史而愛上中文,想要增進對中國的了解。”

  黃茗介紹,和學生見面的第一堂課就是給他們起中文名字。“摩洛哥的官方語言是阿拉伯語,所以我會根據他們名字的發音和寓意找到對應的漢字。例如,有個學生的名字在阿拉伯語中寓意為神聖的牛,加上他很有靈氣的眼睛,我給他起了一個中文名字叫‘若靈’。”她說自己正是用這樣的方式讓學生初次感知語言背后深藏的文化意蘊。

  在授課過程中,黃茗發現漢字的規范書寫是外國學生需要突破的一道難關。“阿拉伯語採用從右到左的書寫方式,而現代漢語恰恰相反。我會著重從講解基礎的漢字結構開始,一筆一畫教學生重新認識漢字書寫間的結構關系。”

  今年10月,黃茗再次踏上去往毛裡求斯的教學之旅。她說,外國學生的成長和進步是她最大的成就感來源,也希望能讓更多人通過中文了解到一個真實全面的中國,愛上中華文化。(金旭)

(責編:毛思遠、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