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

跨越時空的接力

2022年07月04日07:55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開欄的話

  今年是中國人民解放軍建軍暨南昌起義、秋收起義、井岡山革命根據地創建95周年,是安源路礦工人運動100周年,本報組織採訪團深入重大歷史事件紀念地,尋訪舊址、挖掘故事、展現新貌,熱情謳歌新時代江西弘揚偉大建黨精神和井岡山精神、蘇區精神、長征精神的光輝實踐。今日起,本報推出專欄“紅色追尋 老區新貌——紀念‘三個95周年’和‘安源工運百年’”,敬請關注。

  6月28日午后,暑氣逼人,古樹掩映下的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內人頭攢動。在二樓,兩面大理石牆面上,除了一個個名字外,沒有任何修飾,卻讓游客在此長時間駐足。這是南昌起義參加者的名錄牆,千余人的姓名按照姓氏筆畫依次排列。

  3年前,當8歲的章子逸偶然得知自己的太姑奶奶夏香蘋的名字就刻在牆上后,主動報名加入了志願講解員隊伍,作為南昌市“紅領巾講解員”的一員,向來自世界各地的觀眾講述南昌起義英烈們的故事。1927年,夏香蘋作為南昌當地的學生干部參加了起義,並隨軍南下,之后,在抗日戰爭時期的一場戰役中不幸犧牲。

  95年前,南昌起義以其獨特的歷史功勛,在中國革命史上留下了濃墨重彩的一筆。天地英雄氣,千秋尚凜然。英雄史詩是教育和激勵人們奮斗前進的生動教材,是人民軍隊軍魂的生動體現。95年來,英雄城傳頌英雄事,許多素未謀面的人因南昌起義緊緊地聯系在一起,進行著跨越時空的接力。

  在南昌八一起義紀念館工作了30多年的研究館員肖燕燕告訴記者,自1956年八一館籌建以來,他們翻山越嶺、走南闖北,一直在全國尋找南昌起義的參與者。由於史料搜集不易,當年參加起義的2萬余人,到1997年也隻確認了104位。肖燕燕清楚地記得,當年,94歲高齡的南昌起義參加者徐先兆在家人的攙扶下,來到館內參觀,看到自己的名字和老照片時,不禁老淚縱橫。

  “隨著時光流逝,親歷者漸漸離去。”肖燕燕感慨道,“名錄牆上每補充一個名字,都是對英雄的告慰!”據了解,經過近些年的努力,目前追尋到的南昌起義參加者已增加至1066人。

  從南昌起義的歷史硝煙中走來,銘記英雄、尊崇軍人的傳統早已在英雄城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盛夏時節,滿目青翠的安義革命烈士陵園格外肅穆。烈士周小寧的妹妹周愛珍來到哥哥的畫像前凝視,腦海中哥哥俊朗的模樣又清晰起來。“哥哥當年很上進,非常想考大學。”周愛珍說著說著就哽咽起來。

  1979年,年僅20歲的周小寧在對越自衛反擊戰中犧牲,過去幾十年來一直沒有一張哥哥清晰的遺像,成了周愛珍的遺憾。了解到不少烈屬有同樣情況后,去年3月,安義縣退役軍人事務局決定為烈士畫像。工作人員走訪11個鄉鎮,查閱上千份資料,耐心與烈屬、畫師溝通,最終為16位烈士還原了相貌,了卻了烈屬們的夙願。

  記住是最好的緬懷,尊崇是最有力的傳承。在南昌,千行百業共擁軍氛圍濃厚。青雲譜區打造了南昌首個擁軍綜合體,簽約百余家企業門店,讓退役軍人享受家居建材、酒店、餐飲等多方面優待服務﹔安義縣在全省率先推出“尊崇卡”,退役軍人憑卡可在超市、藥店等指定的137個商家享受優惠及便利,當地一家連鎖藥店還將范圍擴大至退役軍人家屬,連續3年累計優惠近20萬元。

  崇尚英雄,當好傳人,接續奮斗,繼往開來。“今天的大好河山和美好生活,是無數革命先烈用鮮血和生命換來的。我願通過自己的講解和實際行動將紅色基因傳承下去。”11歲的“紅領巾講解員”張琬詩說。(劉 毅 鐘珊珊)

(責編:邱燁、羅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