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人民日報看江西

江西省永新縣積極探索——

讓老縣城煥發新活力(深閱讀)

本報記者 王 丹
2022年11月27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永新縣幸福街街景改造前后對比,左圖攝於2018年1月,右圖攝於2020年12月。

  永新縣融媒體中心供圖

  從江西省吉安市市區出發,沿泉南高速向西往羅霄山深處駛去。一路重巒疊嶂,幾條隧道過后,一座小縣城驀然出現在山間盆地中,這便是永新縣。永新古城始建於東漢時期,歷史悠久。由於地理、交通等條件限制,永新縣一度面臨設施陳舊、環境雜亂、人口流失等問題。

  黨的二十大報告提出,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近年來,永新縣系統挖掘本地歷史文化資源,實施一系列行動,持續完善功能,提升品質,打造古城文化品牌,讓老縣城煥發新活力。

  保留肌理

  精細完善功能

  初冬時節,空氣中涼意彌漫。早上7點,59歲的晏麗萍便趕到自家小賣部,開門迎客。晏麗萍的店開在永新縣禾川鎮南門老街與幸福街的街角,佔地幾平方米,兩側面街留著門。

  過去,這片街區商業繁榮,十分熱鬧。然而,隨著人口向新城區遷移,繁華的老街漸漸沒落。街區裡的民居越發老舊,商業貨場日益凋敝,交通管網配套不足……說起前些年,晏麗萍直搖頭:“以前,街上環境差,地面坑坑窪窪,沒有路燈,幾百米內看不到公廁。”

  老城必須改造。“前期,禾川鎮政府做了大量調研,發現拆舊建新工程量太大,居民意見難統一。”永新縣城控集團副總經理史建華說。古建筑,破損嚴重﹔街區內,自建房多。若是全部拆掉,搬遷安置對於一個縣城而言,屬實是個大工程。怎麼辦?

  “城市更新不能一蹴而就。”史建華介紹,2017年,永新縣邀請了中國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對古城進行調研。2019年4月,永新縣與CBC中國建筑中心展開合作,數十位設計師走進永新,建言獻策。調研團隊將規劃、景觀、建筑、產業、運營等諸多要素統籌考量,最終確立了“小尺度、針灸式、點式切入”的方法,“針對街區內古建民居較多的情況,對房屋情況進行評級,有針對性地對外立面和建筑核心部件做加固和改造,完善基礎設施。”2020年4月,“重見永新”古城更新工程正式開工。

  如今,晏麗萍的店快到晚上11點才打烊。“以前天不黑就要關門,現在不僅房屋重新整修了,街道都換上了平整的青石板,還安裝了路燈,走夜路也不怕。”隨著功能逐漸完善,附近游客漸多,晏麗萍的生意也愈發紅火。

  據悉,永新在全縣范圍內有序推進架空線入地改造,燃氣、雨污管網、強弱電全部入地等工程。目前,永新全縣主干道改造完成100%、次干道和社區改造完成60%,老舊小區全部改造到位。近3年來,新改建城區公廁28座,新增公共停車位2000余個,建設口袋公園29座。

  重拾記憶

  提升風貌顏值

  “歡迎歡迎,快請坐!”見到陳濤時,他正在屋內喝茶。陳濤最慶幸的事情,是自家在幸福街上的老屋被保留了下來。

  “這老屋是我外公留下來的,當年還是一個紅色聯絡點呢!”眼前這座老屋,是一座臨街鋪面,分上下兩層,已有百年歷史。陳濤工作繁忙,常常奔走於各個鄉鎮,無暇顧及老屋,曾經將其出租給商販。

  “前段時間,政府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對老屋重新粉刷裝飾。”陳濤說,老屋的屋頂、窗台、欄杆都進行了維修加固,外立面煥然一新,又古韻十足。不僅如此,縣旅投公司對改造過的老屋採取自願原則,可自留,可回收。明年,陳濤便要退休,“我計劃在老屋做一個紅色公益展覽館,給大家講講紅色故事。”

  留住城市記憶,要激活人們對老屋的熱情,更要在改造中保留歷史風貌,讓老城古街顏值煥新。南門老街坐落有中共湘贛省委舊址、宋代南塔、海天春茶館等文保單位。在不改變原有風貌的前提下,海天春茶館進行了修繕改造,不僅保留了原有的茶文化功能,還成為永新古城的“客廳”、紅色文化的“展覽所”。

  如今,越來越多的年輕人閑暇時都喜歡到老街走走。在南門老街與幸福街路口,一座寶塔造型的玻璃建筑吸引了不少游人拍照打卡,而這原本是一座普通的辦公樓。在老街,類似的巧思還有許多:昔日垃圾場變身網紅游客中心、廢棄的蚊香廠被改造成非遺文化展示窗口……一個個新地標引人注目。

  夜幕降臨,華燈初上。漫步南門老街,諸多老建筑在霓虹燈下別有韻味。“經典元素得以保留,新潮設計融入其中,老城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共生中實現更新。”永新縣住建局局長劉建朝介紹,古城更新改造項目一期工程涉及700多棟建筑、上萬人口,總投資遠低於拆掉重建所需的費用。老城古街的文化街區、歷史建筑、文保單位、工業遺產等有效利用率達到90%以上。

  立足優勢

  引入多元業態

  不僅要“建好”,更要“管好”。引入多元業態,凝聚煙火人氣,永新正全力做好“后半篇文章”。“老城未來的發展目標,是塑造新業態、重造新社群、創造新福祉。”永新縣文廣新旅局黨委書記、局長劉曉翔說。

  拋光、穿線、定型、修邊……在永新縣非遺展示館工作間,傳統工藝大師羅銀祥將紅色故事融入傳統技藝,正在繪制以紅色文化為主題的油紙傘。傘面上,“三灣改編”“龍源口大捷”“井岡山會師”等歷史場景躍然紙上。近年來,羅銀祥常駐曲白鄉院下村授課創作。如今,羅銀祥不僅在南門老街擁有了屬於自己的工作室,還定期到縣非遺展示館進行現場制作表演。

  2個國家級非遺項目、5個省級非遺項目、11個市級非遺項目,記錄在冊的傳統手工藝超過40種……永新縣非物質文化遺產總數位居吉安市第一、江西省第四,文化資源豐富。去年初,老街改造后再次開放,非遺設計周也同時開啟。70多名知名策展人、設計師,20多位國家級非遺傳承人帶來了木版年畫、剪紙、染織與造紙等非遺作品。琳琅滿目的非遺作品吸引了不少年輕人,也讓古城更加熱鬧。

  如今,各類非物質文化遺產有了新的發展空間。與此同時,永新縣的旅游業態也在不斷升級。截至目前,永新已成功引入地方美食、土特產品、文化演藝、文旅商品、書畫培訓等30余家經營主體。現在的南門老街,旅游氛圍日益濃厚,人氣日益興旺,一個集中展示永新紅色文化、地方民俗和美食文化的歷史文化街區逐步成型。去年,永新縣南門老街入選首批江西省特色文化街區,今年10月,入選“全國非遺與旅游融合發展優選項目名錄”。

《 人民日報 》( 2022年11月27日   第 04 版)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