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江西>>本網專稿

劉勇代表:提高供電服務品質 探索央企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

黃睿靖、李途遙
2023年03月11日08:13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編者按】2023年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開局關系全局,起步決定后勢。作為駐贛央企,國網江西省電力公司如何提高供電服務品質、更大力度助力鄉村振興?2023年全國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國網江西省電力有限公司總經理、黨委副書記劉勇接受了人民網專訪。

人民網:以人民為中心,增進民生福祉,貫穿黨的二十大報告始終。作為具有普遍服務性質的責任央企,國網江西電力如何滿足社會各界對供電服務更大的期待、更高的要求?

劉勇:一直以來,國家電網公司始終秉承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著力提升供電服務質量。近年來,國網江西電力圍繞增強民生福祉,為服務地方經濟發展和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保駕護航,不斷提升“獲得電力”水平,推行“三省”“三零”服務,全省城鄉160千伏安及以下用電容量小微企業免費辦電,2022年累計節約社會辦電成本7.87億元。江西百萬客戶服務投訴在國家電網供電區域的27個省份中最少,搶修質量、服務行為等8項指標位列國網系統前列。

邁入新階段、踏上新征程,國網江西電力將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理念,牢記人民電業為人民的企業宗旨,緊緊圍繞人民群眾對供電服務的新需求,不斷提高供電服務品質。一是進一步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落實電力接入工程費用分擔機制,深入推進“陽光業擴”,深化“三零”服務,提高業擴辦電、電費結算、代理購電等服務質效,不斷提升“獲得電力”水平。二是推進數字化賦能傳統服務模式,在負荷管理、業擴報裝、故障搶修、能效服務等方面變線下為線上、變被動為主動,推動城鄉供電服務均等化。三是持續深化供用電管理變革,構建供用電卓越服務體系,打造供用電全業務、全流程、全要素、全時空管控能力。

人民網: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建設農業強國,是黨中央著眼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作出的戰略部署。江西是農業大省,圍繞服務鄉村振興,國網江西電力作了哪些工作,成效如何?下一步有哪些重點舉措?

劉勇:黨的二十大報告指出,統籌農村基礎設施和公共服務布局,建設宜居宜業和美鄉村。電網是關系國計民生和能源安全的重要基礎設施。近年來,國網江西電力持續加大城鄉電網建設投入,220千伏變電站基本實現“縣縣覆蓋”,110千伏及以下配電網長足發展,農村用電水平顯著提升,全省農村戶均配電容量由1.66千伏安提高到2.29千伏安。

國網江西電力將實施“電靚和美鄉村”三年行動計劃,助力江西鄉村“五個振興”。高質量推進農村電網鞏固提升工程,加快城鄉供電服務一體化。完善農業生產、農村生活、農民創業供電設施支撐,加強鄉村電氣化項目通電保障。加快電氣化鐵路、物流樞紐、醫療體系等配套電網建設,完成100個以上鄉村電氣化配套電網項目精准落地。服務鄉村清潔能源和電氣化發展,做好浮梁縣等8個整縣屋頂光伏並網服務,推廣建設一批農村“源網荷儲”示范點。進一步深化消費、就業幫扶行動,培育孵化2∼3個幫扶產品品牌,探索央企助力鄉村振興新模式。

人民網: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勢頭迅猛,連續8年銷量全球第一。數據顯示,新能源汽車新車銷量達到汽車新車總銷量的25.6%。想了解下,江西新能源汽車應用情況及前景,其充電配套設施能否滿足未來發展的趨勢?

劉勇:充電基礎設施和網絡是推動新能源汽車產業健康發展的重要保障,也是服務和改善民生的重要領域,對促進我國能源、交通領域清潔低碳轉型和落實“雙碳”目標具有重要意義。隨著電池儲能關鍵技術成熟,續航裡程不斷提升,進一步提高了人民群眾對電動汽車的消費意願。

但從江西的實際情況來看,新能源汽車應用的配套設施建設還存在一些現實難題,如充電領域存在公共充電設施布局不合理、部分居民小區建樁難充電難、充電設施技術標准不統一等問題。

為支撐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構建智能高效的充電服務網絡,促進交通綠色低碳轉型,仍需發揮政府主導作用,加強政策支持力度,引導各方形成合力,不斷滿足居民綠色出行的充電需求。為此,我建議:

一是加快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引導。發揮各級政府主導作用,建立“省級統籌指導、地市具體實施”的布局規劃責任體系,地市政府以區縣為基本單位編制公共充換電設施布局規劃,科學預測城市新能源汽車發展規模和公共充電需求,統籌編制公共充換電網絡規劃,促進公共充電設施合理布局、均衡發展。做好與城市用地、電網、交通、市政等規劃的有效銜接,保障建設條件。

二是加強公路沿線充電設施建設力度。切實加強各級政府主導的充換電基礎設施規劃工作,特別注重公路沿線充電基礎設施規劃布點,以支撐整個交通網絡疊加覆蓋充換電點。

三是積極推進居民小區充電設施建設。推動地方政府出台居民小區充電設施建設實施細則,確保新建居住區固定車位100%建設充電樁或預留安裝條件。進一步完善分時電價政策,引導電動汽車錯峰充電。

四是加大新技術新模式創新應用。加快大功率充電、自動充電、快速換電等新型充換電技術應用,加快“光儲充放”一體化試點應用。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