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一段視頻背后的攀登故事

2023年06月12日05:38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爸、媽,我成功了!我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了……”北京時間5月18日8時5分,九江市德安縣人朱霞成功登頂珠穆朗瑪峰。下山途中,她拍下一段視頻給家人報平安。隨后,這段視頻在互聯網上流傳開來。

近日,記者聯系上了朱霞,聽她講述了視頻背后的故事。

“因為山就在那裡!”當被問及為何要攀登珠穆朗瑪峰時,英國著名登山家喬治·馬洛裡這樣回答。馬洛裡的這句話,成為無數登山者的座右銘。

今年42歲的朱霞在杭州工作,是一家公司的董事長。戶外運動是她堅持了17年的愛好。早年,朱霞在北京打拼,成家立業,日子過得不錯。一場突如其來的人生變故,讓她一度患上抑郁症。“從2006年開始,我經常背包徒步旅行、登山,大自然的療愈功能,幫助我走出了陰霾。”

“上中學的時候我讀了《進入空氣稀薄地帶》這本書,對雪山之巔的風景充滿遐想。”2019年6月14日,朱霞登上了人生第一座5000米級技術型山峰——海拔5430米的半脊峰。隨后,她又依次挑戰了海拔6178米的玉珠峰和海拔7546米的慕士塔格峰等。“一級一級,像闖關一樣。隻有拿到了7000米級山峰的登頂(登高)証書,我才有資格去領略珠穆朗瑪峰的風採。”說起這些年的登山經歷,朱霞語氣中難掩興奮,“在高海拔地區一步一步攀登,我既感受到生命的無限可能,也學會坦然面對困難,因為山就在那裡。”十幾年來,朱霞始終堅持攀登珠峰的人生追求,為此進行了長期的體能訓練。

出發前,朱霞與父親進行了一次深入的交流,父親說支持她的選擇並為她驕傲。

4月5日,朱霞到達尼泊爾加德滿都。4月8日,當飛機降落在位於海拔2680米懸崖的盧卡拉機場時,朱霞知道,自己正式“進山”了。接下來的36天裡,她和隊友在山上經歷了四個周期高強度的拉練。“珠峰的登山周期大約在30天至45天。這種對生命的淬煉,是在其他地方無法體驗到的。”5月13日,朱霞在朋友圈宣布,艱苦卓絕的六天珠峰沖頂計劃開始。

在攀登珠峰的過程中,危險總會不期而至。由於沖頂前時間緊迫,朱霞忘了穿連體羽絨服裡面的排骨羽絨服。“當天的天氣剛開始還好,后來便刮起了大風,風力達到8級。”朱霞說,在到達希拉裡台階前,她的氧氣面罩呼吸閥被凍住,氧流量變小,“氧氣消耗量加劇,體能也在極端低溫的情況下加速下降,還好我的夏爾巴(尼泊爾當地登山向導)救了我一命。”夏爾巴從包裡取出朱霞的排骨羽絨服,順著領口塞進去幫她護住胸口,之后又與朱霞交換了氧氣面罩。緩了一會兒,朱霞進入最后的希拉裡台階沖頂階段。

珠峰海拔8000米以上的地區被稱為“死亡區”,希拉裡台階則是“死亡區”中最危險的地帶。這是一處幾乎垂直的裸露山體岩石斷面,上行時,左側是萬丈懸崖,右側是終年累積而成的冰壁。朱霞調動全身的力氣向最后50米沖刺。

太陽出來了。翻越陡峭的希拉裡台階,朱霞趴在緩坡的雪地裡,“我確定我站上了海拔8848.86米的世界最高峰。”在經歷了極限挑戰之后,朱霞成功登頂珠峰。

巍巍珠峰,亙古聳立。“登山是一件艱苦卓絕的事情,最需要韌性。當我平安回到山下,享受到熱水、美食,感受到綠葉和輕風的溫柔,也更能理解每個人的不容易,更珍惜家人和朋友。”這是平安歸來的朱霞最大的感受。朱霞說,成功登頂后,不少登山者會在當地休整一周,但她和隊友選擇了立即返回,“我隻想快快融入這充滿煙火氣的生活。”(全媒體記者 凌 瀚)

(責編:羅娜、邱燁)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