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展調查研究 聚焦“急難愁盼”
大調研|如何讓縣鄉充電樁有得用、用得好?

在人民網“領導留言板”上,不少新能源車主反映,大城市裡新能源汽車充電樁設置比較普遍,而在縣城、鄉村,新能源汽車充電還是個不小的難題,很難找到公共充電樁。
當前縣城、鄉村充電樁的建設和使用情況如何,各地如何緩解下鄉“充電難”給電動車主帶來的“裡程焦慮”?人民網記者順著江西群眾留言線索進行了走訪調研。
建言|開車下鄉充電難 盼增加充電樁數量
“我知道的奉新縣鄉鎮新能源汽車充電站,有一處設在九仙溫泉酒店停車場,還有一處是在上富鎮集鎮。有時候想到周邊玩一玩,卻總是擔心旅途中車子沒電,又找不到地方充電。”在江西省奉新縣城工作的劉先生2年前購入新能源汽車后,總有這樣的顧慮。
“隨著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了,電動汽車充電樁也應該像加油站一樣普及才行。”想到這裡,劉先生通過人民網“領導留言板”給奉新縣委書記留言,希望能加大充電樁的覆蓋面,特別是鄉鎮地區的覆蓋面,讓新能源車主可以更方便地使用充電設施。
調研|現有充電樁數量不少但利用率不高
從奉新縣委辦接到這條留言后,奉新縣工信局隨即與奉新縣國投集團城通公司協商,組織相關人員到縣城和鄉鎮進行充電樁調查。
調查小組首先來到了奉新縣澡溪鄉九仙度假村、上富鎮富溪廣場兩處停車場,兩處共配置了18個充電樁。奉新縣工信局股長胡瓊告訴記者:“我們在兩處停車場蹲點觀察,4個小時內,隻有澡溪鄉九仙度假村的1個充電樁被使用。”
上富富溪廣場充電站均處於空閑狀態。黃凱攝
鄉鎮的新能源充電樁使用率低,縣城情況怎麼樣?第二天,調查小組對奉新縣城的充電樁點進行了蹲點,發現同樣存在充電樁閑置現象。
“我們又查看了充電樁自2022年上線運營以來的后台使用數據,情況與走訪結果相符:不管是縣城還是鄉鎮,新能源充電樁大多時間處於空閑狀態,顯示‘在使用’的充電樁數量少。”胡瓊說。
車主需求大,充電樁又為何使用率這麼低?帶著疑問,調查小組咨詢了數十位新能源汽車車主,結果有點意外:“我不知道縣裡有這麼多充電樁。”“公共充電樁的位置在哪裡?”
“現有充電樁使用率低的主要原因還是宣傳力度不夠。”胡瓊介紹,奉新縣將本次調研結果形成了分析報告,之后也將加大對新能源汽車公共充電樁點的宣傳力度,讓居民知曉充電樁的准確位置,讓新能源車主能更方便快捷使用。
布局|建設與宣傳並重 讓充電樁有得用、用得好
據了解,奉新縣正在加緊完成全縣布局范圍內充電基礎設施選址方案、高低壓施工圖設計。目前,已經完成123根充電槍任務,還將繼續建設15個新能源汽車充電場站61根充電槍,其中鄉鎮10個,城區5個。所有場站均設在公共場所,便於新能源車主尋找、停車、充電。全面建設完成后,奉新縣新能源充電樁建設將有33個新能源汽車充電場站190根充電槍,其中鄉鎮將達到70%的設點覆蓋率。
一方面加強建設,一方面還要做好宣傳告知。結合此次調研結果,奉新縣將利用微信、微博等新媒體平台,充分宣傳全縣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設情況、使用方法等信息,提高公眾的認知度和使用熱情。同時,也在線下合理地設置明顯的充電樁指示標志,方便新能源車主快速找到充電樁。
“我們會出台相關優惠政策,如充電費用優惠等,吸引更多用戶使用新能源汽車充電樁,提高利用率。下一步,我們還將根據充電樁的實際使用情況,對充電樁建設數量和選址進行靈活調整,更好滿足新能源汽車車主的充電需求。”胡瓊說。
關注|充電樁下鄉“堵點”如何通?
讓新能源汽車順利下鄉,充電樁建設需要前置布局。
“總體上看,我國農村地區新能源汽車市場仍處於起步階段,總保有量相對較低、充電基礎設施建設不足、經濟實用車型供給不足、銷售服務能力不足等問題制約了新能源汽車的推廣使用。”5月17日,國家發展改革委新聞發言人孟瑋在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上說。同日,國家發展改革委與國家能源局對外公布《關於加快推進充電基礎設施建設更好支持新能源汽車下鄉和鄉村振興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要適度超前建設充電基礎設施,優化新能源汽車購買使用環境,實現充電站“縣縣全覆蓋”、充電樁“鄉鄉全覆蓋”。
面對鄉村對公共充電樁需求的增加,和江西奉新縣一樣,不少地方已開始將充電樁建設向城郊、縣鄉延伸。
吉林省能源局在“領導留言板”回復網友時表示,下一步會進一步加大力度推動全省充換電基礎設施建設,並將建設重點由城市轉向城鄉,由市內轉向市外,通過適當的政策傾斜,鼓勵社會資本在縣城、鄉村,以及城鄉公路沿線積極投建充換電基礎設施,逐步實現全省電動汽車充換電網絡全覆蓋,滿足新能源汽車在全省各地區的充電需求。
吉林省能源局通過“領導留言板”回應網友關切。
上海市嘉定區已在徐行、華亭等農村地區設置新能源車充電樁50個,今年共計劃新增58個,把點位布設在村民活動相對集中的區域,方便車主的充電需求。
浙江省寧波市北侖區今年將完成50個充電樁建設安裝,集中分布在北侖春曉、梅山、大碶等農村區域 ,還將推動建設1座大型集中充電站及農村公共充電站,打造北侖春曉、梅山片區行政村級充電站“村村通”,不斷縮小農村地區充電服務半徑。
福建省福州永泰縣嵩口鎮在今年五一假期前投運了一組全國首創的“集成倉式”充電樁,相較於傳統充電樁能節約80%以上成本,佔地面積小、充電效能高、安裝方便,特別適合鄉鎮農村地區。這組充電樁的建成,也為到嵩口古鎮自駕游的游客帶來了更好的出行體驗。
鄉村公共充電樁要建好更要用好。華東交通大學機電與車輛工程學院副教授曾建邦認為,“建好充電樁后,需要加大新能源充電樁的平台建設,提高充電樁的智能化、信息化水平,方便車主使用。政府和企業可以共同合作,加強充電樁的信息共享和互聯互通,提高充電樁的使用率和便利性。同時,可以引入互聯網技術和智能化技術,實現充電樁的遠程監控、故障診斷、充電預約等功能,提升充電樁的服務質量和用戶體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