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青城:打造旅游新IP 助推文旅深度融合

提起江西省共青城市,大家最熟悉的莫過於羽絨服和板鴨,然而近年來,共青城市通過深度挖掘、整理、傳承、弘揚優秀傳統文化和特色旅游資源,精心打造了一批專屬共青城的文旅新IP,並把全市當做一個大景區、大公園、大花園來謀劃布局,全力推動全域旅游高質量發展。
六月的共青城驕陽當空、熱情似火,富華公園內人頭攢動,游客紛至沓來,以“與青春 共富華”為主題的青春音樂節在這裡舉行。舞台上表演者活力四射,舞台下觀眾們氣氛高漲,大家一起合唱,感受著青春與音樂的碰撞!
一場音樂會讓富華公園沐浴在“青春裡”,讓富華山旅游區沉浸在“青春”的氛圍裡。今年以來,富華山旅游區深耕“青春文化聖地”這一品牌形象,將共青城市博物館、江西生態文明展示館、富華公園、南湖濕地等各項旅游資源充分整合,新建上海風情街,全力打造國家5A級旅游區。
“富華山旅游區總體定位是‘以生態文明為引領、以大美鄱湖為本底、以共青城市為依托、以墾荒文化為靈魂’,依托共青精神和生態文明資源背景,打造具有‘自然觀光、生態休閑、主題研學、文化體驗、享受生態’五大功能於一體的國家5A級旅游景區,形成集學習、成長、生活於一體的文旅科教復合型旅游目的地。”共青城市富華山景區管理處辦公室主任康淑貞介紹道。
目前,富華山旅游區年接待游客量超20萬人,接下來旅游區將繼續豐富旅游產品內容,打造江西省最大的無動力親子樂園,通過舉辦“露營風箏節”“漢服文化節”“青春音樂節”等主題活動,提升旅游區品牌知名度。
抬眼望水,俯身聞花,具有歷史感和年代感的共青精神體驗園也迎來了它的“詩和遠方”。今年3月,共青精神體驗園啟動二期建設,到六月中旬已全部完工,建成后的體驗園,既有墾荒精神的“底色”,又有現代科技的“潤色”。
“我們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在這個舊址的基礎上,進行了整體的提升改造,讓游客進入這個園子,就能夠看到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共青墾殖場的舊貌。”金湖鄉人大副主席易博俊向筆者介紹。
走進共青精神體驗園,過去使用的墾荒工具,讓游客直觀地感受到當年墾荒隊員來到共青墾荒時的情景。
“犁田的犁耙、小的連環冊、大瓷缸碗,這都勾起了我小時候的回憶。”游客王先春說道。
共青精神體驗園內不僅有懷舊的建筑,更有現代和歷史的融合,在VR體驗館,可以通過VR技術實現游客和幾十年前的景象互動,給游客帶來高度真實的沉浸式體驗。
除此之外,在共青精神體驗園內還有共青社舊址、篝火廣場等共計17個游覽板塊,IP形象大使“青青”和“墾墾”,諧音“勤勤懇懇”,在共青精神體驗園門口迎接游客的到來。
共青城市低空文旅小鎮包括航空運動區、航空航天展示區、航空航天科普區三大功能板塊,計劃投資4億元,打造成為全國一流的青少年研學科普基地和大眾喜愛的航空特色主題樂園。項目分三期建設,計劃用3年時間全部建成。目前項目一期航空運動區——飛行營地已基本建成,是江西省內規模最大、設施最全、體驗最佳的具有航空特色的主題小鎮,可輻射帶動南昌、九江甚至是湖北、湖南、安徽等周邊省份旅游人口,全部建成后預計每年接待游客量超百萬人次。
共青城立足文旅新IP,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為市民游客搭建家門口的文旅新平台。在低空文旅小鎮感受科技的魅力﹔在陌上花開景區體驗特色鄉村生活﹔在潘家灣研學基地摘瓜果、玩游戲。今年上半年,共青城市預計接待旅游人次220萬,實現旅游收入23億元。(彭佳敏、何冰冰)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