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南昌:十橋同架 創橋梁建設史之最

人民網南昌6月30日電(記者時雨)“‘七門九洲十八坡,三湖九津通贛鄱’,南昌‘依水而建、緣水而興’,攬山入城,擁湖發展,一座座跨江通道連接贛江兩岸。”30日,在南昌市“十橋同架”新聞發布上,南昌市副市長江新洪表示,南昌歷史上將第一次出現“十橋同架”的宏偉畫面,創南昌市橋梁建設史之最,同時也是英雄城發展史中一座重要的裡程碑。
目前,南昌市已建成12條主要跨江通道,其中福銀高速過江通道、英雄大橋、八一大橋、紅谷隧道、南昌大橋、朝陽大橋、生米大橋、富山贛江特大橋、滬昆高速跨江大橋9條主要市政跨江通道,贛江大橋、東新贛江特大橋、沙田贛江特大橋3條鐵路跨江通道。
“隨著經濟社會發展,南昌市現有跨江濱湖通行能力與經濟社會高速發展已不相適應,群眾對更便捷、更高效、更舒適的跨江臨湖通道需求更為期盼。”江新洪介紹,為此,南昌市大力實施“十橋同架”規劃建設,加快打造具有全國重要影響力的綜合交通樞紐。南昌市推進的“十橋同架”分別為隆興大橋、復興大橋、洪州大橋、昌南大橋、鐵河大橋、官港河大橋、三官河大橋、南新大橋、將軍洲大橋和長樂大橋。
隆興大橋由揚子洲贛江公鐵大橋和隆興大橋(南)及連接線兩部分共同構成,細分為北二環下庄湖橋、跨贛江西支公鐵橋梁、跨贛江中支公鐵橋梁、跨贛江南支鐵路橋梁以及隆興大橋(南)及連接線5座橋梁。揚子洲贛江公鐵大橋位於英雄大橋下游,由北向南先后跨越贛江西支(主支)、中支和南支,是一座集高鐵、城市快速路、城市主干道三種交通方式於一體的大跨度公鐵合建橋梁。該部分由昌九城際鐵路股份有限公司建設,2022年11月開工建設,預計2027年3月竣工。創造了世界公路車道數量最多和通行能力最大的公鐵合建橋梁、世界首座時速350公裡豎琴形索面斜拉橋等六項“世界紀錄”。隆興大橋(南)及連接線起自公鐵合建終點,跨贛江南支后與高新大道對接。該部分由市建投集團建設,計劃2023年7月份開工,2025年9月份完工。
復興大橋位於生米大橋以南約4公裡,西起三清山大道,東至撫生西路,是一條銜接九龍湖片區與南昌縣的跨江城市主干路,2021年8月30日開工建設,預計2023年底具備主線通車條件。復興大橋的建成可有效分流昌南地區過江交通,減輕現有生米大橋、朝陽大橋跨江通道的交通壓力。
洪州大橋位於復興大橋和沙田鐵路橋之間,是一條連接九龍湖和小藍經開區的城市快速路,2022年2月16日開工,目前已完成全部樁基施工,預計2024年9月竣工。洪州大橋門塔造型採用“昌”字結構,寓意南昌“繁榮昌盛”。大橋創造了世界最大矢跨比自錨式懸索橋等四項“世界第一”。建成后,將銜接西外環和昌栗高速,成為南部重要的客貨運交通快速通道。
昌南大橋位於城市南部,屬國道320新建工程重要組成部分,國道320新建工程已於6月3日開工,其中的昌南大橋將於2023年8月組織開工建設,計劃2025年8月竣工,建成后向塘國際陸港、小藍經開區、姚灣碼頭、未來科學城、九望新城等重要板塊將連為一體,進一步推動港口、產業、城市深度融合、協同發展。
鄱陽湖旅游公路橋梁工程包含鐵河大橋、官港河大橋、三官河大橋、南新大橋、將軍洲大橋和長樂大橋6座橋梁。其中,南新大橋、長樂大橋、鐵河大橋、官港河大橋、三官河大橋5座橋梁已於6月29日開工建設,將軍洲大橋爭取今年底或明年初開工,以上6座大橋均計劃2027年12月完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