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華理工大學:美術點亮鄉村之美 設計喚醒鄉土真情

近日,東華理工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美好青春”志願服務隊赴廬山市海會鎮圍繞“藝術鄉建”開展調研志願服務活動,通過深入廣袤鄉村,走進田間地頭,發揮專業所長,積極探索富有創新性、藝術性、可持續性的鄉村發展路徑,切實用藝術助力鄉村振興,助力建設美麗鄉村。他們帶著“藝術設計+”如何讓鄉村更美、為美麗鄉村賦能之問,在海會這片土地上播撒藝術的種子,揮洒他們的靈感與創意,提交了一份令人驚喜的答卷。
主題牆繪 打造磚瓦之上“活美學”
海會鎮海廬茶博園是以廬山雲霧茶為主題的茶旅文化融合的產業園區。在園區內,服務隊國畫專業學生設計“茶+傳統文化”主題牆繪,將牆繪與茶博園特色有機結合,繪制有關茶葉的種植、採摘、加工等農作過程,茶藝文化、茶道文化、品茶場景及茶園風景等內容的畫面。志願者們點點星光匯聚成芒,格外耀眼。一幅幅“茶+傳統”文化的“活美學”躍然牆上,將鮮艷亮麗的文化牆繪與清新淡雅的茶博園巧妙融合,讓整個茶博園的面貌煥然一新,將傳統文化的魅力得以呈現,成為茶園的一道亮麗風景。
藝術設計 建設美麗鄉村“新形態”
服務隊環境設計專業學生深入海會鎮光明村實地調查研究,並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發揮專業特長,幫助海會鎮光明村美麗鄉村設計出“光明村結構框架、道路規劃設計、景觀生態升級、房屋外立面改造、圖形應用場景”等系列項目。通過系列設計方案把更多藝術設計元素應用到鄉村規劃建設中,增強鄉村審美韻味、提升鄉村文化品位,是為打造具有特色的美麗鄉村,建設宜居宜業的秀美鄉村的有益實踐。服務隊通過展示當地的特色文化、生態環境,將文化、藝術和旅游等元素融合在一起,建設出美麗鄉村“新形態”,為鄉村經濟注入新的活力,擦亮了鄉村品牌,提升了鄉村形象。
文化賦能 煥發非遺文化“年輕態”
“中國茶文化博大精深,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為宣揚中國歷史悠久的茶文化,海廬茶博園負責人闞叢文帶領大家體驗了一場“茶藝至美,茶道至心”的茶文化之旅,讓學生們深刻感受到了茶文化的魅力。服務隊對海廬茶博園雲霧茶的產業發展情況進行深入調研,通過座談會、實地考察、對話茶藝制作非遺傳承人歐陽國鬆等多種形式,得知雲霧茶在青年受眾的規模較小,團隊打造了面向青年群體需求的創新潮茶品牌,以非遺傳承人歐陽國鬆為原型融合了雲霧茶的特色,以生動可愛、年輕化的形象,為海廬雲霧茶設計廬山雲霧茶的產品IP形象,同時創新性地設計了雲霧茶產品包裝設計以及一些有關茶的周邊包裝設計、文創產品設計等。這是一種從產品創新模式到落地運營策略的全方位的志願設計服務,志願者們發揮專業優勢,解鎖非遺文化的當代表達,讓非遺文化煥發年輕活力,引領時尚潮流。
校地共建 激活鄉村美育“新活力”
“走一圈感覺渾身充滿了正能量,這一幅幅作品充分展現出作者對祖國的熱愛之情。” 一位參展的年輕黨員說道。一幅幅書畫作品,勾勒出美好生活的畫卷﹔橫豎撇捺、五彩斑斕間,蘊含著對黨和祖國的無限熱愛﹔一件件紅色文創作品,充分謳歌了黨的光輝歷程和偉大成就,吸引了眾多參展者。把藝術展從專業展覽館搬到鄉村,讓高雅的藝術走進海會的田間地頭,是以藝術文化賦能鄉村振興的有益嘗試,更是一種對海會特色的生動表達。服務隊走進海會鄉村小學開展“美育課堂 愛心支教”志願服務活動,開展非遺剪紙、書法、國畫等課堂,深受轄區留守兒童的喜愛,浸潤了孩子們的心田,為孩子們傳遞美的理念埋下藝術的種子。
東華理工大學美術與設計學院與海廬茶博園共建美育實踐基地,后期將圍繞藝術鄉建、創建寫生基地、建設鄉村美術館等加強合作,激活鄉村美育“新活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