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持續深化“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
讓法治理念在城鄉基層落地生根(法治頭條·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
圖①:在蘆溪縣宣風鎮珠亭村“法律明白人”陽昌紹(中)的調解下,糾紛雙方當事人握手言和。
本報記者 張 璁攝
圖②:萍鄉市安源區高坑鎮“法律明白人”甘志萍(左二)與村民互動交流,答疑解惑。
李 巍攝
“現在開庭!”
6月15日,一場別開生面的模擬庭審,在江西省撫州市法律明白人示范培訓基地“開庭”。“庭審”主角是以村干部為主的14名“法律明白人”,他們以“農村電信詐騙”為主題進行角色扮演,還原一起電信詐騙案的全過程,不僅身臨其境地從法律角度把案件分析透徹,還有針對性地從中總結出防詐反詐的實用方法。
起初在撫州市崇仁縣,存在有些群眾“信訪不信法”“講蠻不講法”等問題,這倒逼基層社會治理創新。從2015年起,當地在全縣探索培養一戶一位“法律明白人”,讓鄉風為之一變。
從一地探索到遍地開花,如今走在江西的城鄉基層,記者看到各地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持續深化“法律明白人”培養工程,從鄉村逐步向社區、園區延伸。“法律明白人”像播撒下的一粒粒“法治種子”,讓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法治理念在城鄉基層落地生根。
從解紛到治理
既解“法結”,又解“心結”,家家守法、人人用法成了新風尚
前往宜春市銅鼓縣,一路青山滴翠,竹影婆娑。
“今天新老兩位村黨支部書記都在,咱們把當年林地的事捋一捋。”在銅鼓縣三都鎮碰見王春山時,正趕上他忙著調解關於當地一座“插花山”的糾紛。
王春山是三都鎮社會治理辦專職調解員,也是一名“法律明白人”骨干,十裡八村的村民有了矛盾糾紛,都喜歡去“挂”他的“專家號”。
這次的“插花山”又是個棘手的問題。原來,三都鎮望湖村與東滸村為一塊林地的歸屬產生了糾紛,拖了很久也沒能解決。為此,王春山幾次實地勘查,又查閱當年的林改檔案,根據相關法律法規向當事人雙方答疑解惑,幫助當事人捋清了林地的歸屬,終於讓問題的解決看到了希望。
“針對山林土地、婚姻家庭等農村常見矛盾糾紛類型,縣裡有專門的法治培訓,幫助我們‘法律明白人’提升化解矛盾糾紛的能力和水平,更好成為百姓身邊的‘學法良師、用法參謀’。”王春山說,面對復雜矛盾既講法又說理,不僅解了“法結”,更解了“心結”。
在江西農村,廣大“法律明白人”有血緣、親緣、地緣的優勢和鄉情、親情、友情的資源,他們成了社情民意的信息員、政策法律的宣傳員、矛盾糾紛的化解員、法治實踐的引導員,推動著農村基層社會治理不斷發展和完善。
跟著陽昌紹走在村子裡,不時有村民喊著“老紹”,招呼他到家裡嘮嘮家常。
在萍鄉市蘆溪縣宣風鎮珠亭村,說起身為“法律明白人”的陽昌紹,大家沒有不佩服的。雖然早年因在工作中受傷成了“獨臂”,但村民卻說,別看他沒了右臂走路不太平穩,但調解起糾紛來,那真是不偏不倚,公平得很哩!
正說著,陽昌紹又接了一通電話,原來是他正調解著的一起交通事故賠償糾紛當事人答應撤訴了。前不久,陽昌紹在蘆溪縣人民法院參與了這起案件的訴前調解,他對照著法律法規一條條地普法、一筆筆地算賬。“咱們依法依規算出的賠償,到哪裡都不會兩樣。”陽昌紹還答應讓當事人拿著結果去咨詢律師,等他們想通了就給他打電話——果然沒多久就等來了這通信服調解結果、決定撤訴的電話。
在珠亭村,學校、企業、屋場……哪裡都有他忙碌的身影,大家都喜歡圍著“老紹”聽他講法律常識、法律故事。前些年,還是村干部的陽昌紹在村裡建起了一座農民普法學校,裡面法律培訓室、法律圖書室、法律咨詢室一應俱全,如今他還把以他名字命名的“老紹之家”調解工作室也搬了進去。在這裡,陽昌紹定期會邀律師為村民講法律知識,請優秀調解員與村民小組長談調解方法,約法律顧問為村委會人員講依法辦事等。
“因為靠近國道,珠亭村也曾臟亂差、糾紛多。”陽昌紹說,如今家家守法、人人用法成了珠亭村的新風尚,村子還評上了全國民主法治示范村,村民們也越來越多地從和諧安寧中受益,“法治氛圍好了,別的不說,村民們能安心掙錢、孩子們能安心學習,現在這個小小的村裡,連大學生每年都能出五六個哩!”
從鄉村到社區
不斷擴大覆蓋面,滿足城鄉基層的現實法治需求
在萍鄉市安源區高坑鎮,高坑法律服務所的甘志萍隔三差五就利用業余時間,下鄉去為村民們普法。
作為“法律明白人”的甘志萍,在高坑司法所有個自己的“小甘說法”專欄節目,借助自己基層法律服務工作者的專業優勢,她總是結合法律條文和生動案例,以“接地氣”的方式向村民普及法律知識。
“村民需要什麼,普法就講什麼。”甘志萍說,為了有針對性地開展宣講,自己會提前通過各村的村干部們收集村民的法律需求,然后再“量身定制”出一堂堂法治課。“今年的‘三八’婦女節,我就到村裡開了一個婚姻家庭主題的專場。”甘志萍回憶說,當時聽完她講的婦女權益保障問題,下了課就有村民偷偷找她傾訴,並請教如何用法律保護自己的合法權益。
這些天,甘志萍又到了高坑鎮豐園村,為的是調解一起糾紛。“懂法才能守法,其實調解糾紛更離不開普法。”甘志萍在多年的工作中發現,在農村做好調解要先向當事人講透法律法規、闡明個中利害,再結合法理情循循善誘,最終才能在依法依規的前提下,促使雙方真正放下爭議、握手言和。
近年來,隨著新型城鎮化進程的加快,大量農村青壯年外出務工,現實的需求推動著對“法律明白人”培養逐漸由農村向社區、園區延伸。
大到違章違建的處理,小到鄰裡矛盾的說和,宜春市宜豐縣新昌鎮崇文社區的“法律明白人”陳穎都要參與其中。陳穎是崇文社區的黨總支書記,如何在一個2萬多人的社區裡做好基層治理,一度讓她頭疼不已。
“這裡的樓上樓下曾經為了晾被子滴水的問題,鬧得不可開交。”陳穎指著發生矛盾的樓棟說,社區工作人員上門調解了不知道多少次,可就是做不通兩家人的工作。一次,陳穎去參加“法律明白人”培訓,當聽到課上關於採光權法律問題的詳細講解時,她靈光一閃——能不能讓採光權成為解決兩家矛盾的突破口?沒想到效果出奇地好,當樓上的人家發現自己故意拿被子遮擋樓下陽台可能違法時,自知理虧,便主動改正了自己的行為。
如今,崇文社區把網格員們都盡量培養成“法律明白人”,鼓勵其在基層治理多元調解中學法用法,借助法治的力量把矛盾糾紛化解在萌芽狀態。“我們是真正從中嘗到了甜頭,所以學得勁頭十足、用得得心應手。”陳穎說。
從線下到線上
關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用網絡解決普法難題
當前,新就業形態勞動者群體法律保障問題日益受到關注,面向進城務工的快遞員、外賣騎手、網約車司機等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和社會零散務工人員開展普法宣傳、提供法律咨詢等的重要性,也日益凸顯出來。
外賣小哥張悅曾在送餐途中受傷,為此來到萍鄉市安源區東大街街道的零工驛站就工傷賠償糾紛進行法律咨詢,並最終成功獲得了賠償。經此一事后,張悅對如何運用法律維權有了新的認知,他主動參加東大街零工驛站“法律明白人”培訓課程,自己也逐漸成為一名“法律明白人”。
“我身邊也有不少同行來自農村,我成了‘法律明白人’,就要在這個群體裡帶動大家一起學法用法。”張悅說,平時自己總在走街串巷,懂了法之后,遇到糾紛也能主動發揮作用了。
一次,他經過某快遞點時聽到裡面有爭吵,眼看雙方相持不下,想到自己已是一名“法律明白人”了,便決定上前調和。原來,按照老板和店員的用工約定,老板應支付該店員7580元,實際隻付了5000元。了解事情緣由后,張悅想到之前在東大街零工驛站恰好學過一個類似的案例,他立即活學活用、兩邊規勸,最終不僅讓店員成功拿到全額工資,還積極推薦店員也到零工驛站參加“法律明白人”培訓,別再吃不懂法的虧。
“我們在新就業形態勞動者中培養‘法律明白人’,發揮其輻射帶動作用。”萍鄉市司法局副局長周群說,通過鼓勵這些“法律明白人”參與基層矛盾糾紛化解工作,並將學習到的法律知識運用到實踐中,有效激發了基層社會治理活力。
“被碰瓷怎麼辦”“夫妻共同財產的分配”“禁止高利貸”……在宜春市袁州區,鳳凰街道林橋社區“法律明白人”張君平拿出手機,點擊“法律明白人”網課裡一個個專題,演示著如何運用網絡學習法律知識。根據軟件裡的實時統計顯示,張君平此時在“法律明白人”網校學習排名已經做到全省第二、全市第一。
運用學到的法律知識,張君平化解了不少矛盾糾紛。“有一次有個保安因為沒簽書面的勞動合同,跟物業公司起了糾紛,場面一度失控。”張君平趕到現場,在勸解中告訴他雖然沒簽勞動合同,但也能依法討回被拖欠的工資,終於說動了對方,問題得到有效解決。
“為切實解決集中培訓成本高、人員集中組織難等難題,我們把線下的普法搬到了線上。”江西省司法廳普法與依法治理處處長陳歡歡表示,通過加大全省“法律明白人”網絡培訓學校建設力度,不斷引導廣大“法律明白人”利用網校開展業務培訓,真正做到讓“法律明白人”這支基層社會治理的“生力軍”更好發揮作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