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共青城:黃桃樹下“溜達雞”一地喜收“兩層金”

三月桃花醉美景,盛夏七月果飄香。眼下,正值黃桃大面積上市期,江西九江共青城市蘇家垱鄉大橋村100畝黃桃種植基地也迎來了豐收季。陽光下,一顆顆色澤金黃、飽滿誘人的桃子綴滿枝頭,果香四溢。果農們穿梭在林中,忙碌著摘果、運果,豐收的喜悅洋溢在每個人的臉上。
“我們通過朋友圈、微信和抖音等‘線上’下單和‘線下’採摘體驗方式進行銷售。”隨著“線上”“線下”的訂單不斷飛來,基地負責人洪強也忙得不亦樂乎,“今年的黃桃收成不錯,產量預計在3.6萬斤左右,銷售額可達到30萬元左右。今天在微信上又接到了一個大訂單,得抓緊時間把貨備齊。”看著眼前一個個碩大飽滿的黃桃,洪強不禁喜笑顏開。
桃林裡,樹上黃桃隨枝葉微微搖擺,樹下,偶有三兩隻毛色鮮艷、體態勻稱的土雞結隊穿梭林間,悠然踱步,為顧客的“採摘游”增添了不少樂趣。“這裡的土雞肉質緊實,桃子又甜又脆,不僅摘了桃子,還可以順便買一隻土雞回家,這一趟真是收獲滿滿。”游客李際紅一邊挑選著挂在枝葉間的黃桃一邊說道。
在桃樹下悠閑地晒著太陽的土雞是大橋村“兩委”與黃桃種植基地合作飼養的4200隻林下皖南土雞。“今年是種植桃樹的第五個年頭,經過年復一年的精心管護,黃桃種植基地近幾年結出了累累碩果,我們村‘兩委’就覺得桃樹下還有‘文章’可做。”共青城市蘇家垱鄉大橋村黨支部書記殷志華表示,林下養雞,既提高了土地利用率,又利用了土雞喜歡吃虫、啄草、刨土的習性,雞糞還是純天然肥料。這樣建立起的良性生態種養模式,不僅節約了農藥和除草劑,還減少了人工投入,“僅去年,土雞銷售額就達到20萬元。同時還帶動周邊10多名脫貧戶就近務工,每人每天有150元收入。”
滿山的黃桃不僅甜了游客,也為村民們開辟了新的增收渠道。基地做起來了,洪強沒有忘記村裡的村民,不僅安排了11個長期就業崗位,還為20多戶村民提供免費的黃桃苗木和技術指導,讓他們將自己的庭院“方寸地”,變成增收“致富園”。
發展一項產業,帶富一方百姓。如今,大橋村黃桃種植的前景越來越好,村民也更加堅定了依托特色產業實現增收的信心。“大橋村因地制宜建立黃桃種植基地,豐碩的果實讓村民們的生活越過越好,我們將繼續把‘桃經濟’的名片擦亮,帶動更多群眾走上致富道路。”大橋村黨支部書記殷志華表示。(王一婷)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