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南昌國際陸港:向北 風馳電掣 向南 踏浪前行

人民網記者 秦海峰
2023年08月09日08:28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向塘國際陸港的集裝箱整裝待發。向塘國際陸港供圖

古時,江西是古代絲綢之路的重要貨源地,更是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起點之一,無數瓷器與茶葉由此走向世界。而如今,駝鈴陣陣變為汽笛聲聲,南昌向塘國際陸港的“鋼鐵駝隊”,滿載“江西制造”,由此駛向“一帶一路”合作伙伴。

80多年前,詹天佑在向塘打下浙贛鐵路向塘站的第一根路樁,更扎下向塘作為全國鐵路核心樞紐之根基。時至今日,依托向塘國際陸港,不沿邊、不沿海的江西,將貨運觸角延伸至歐洲腹地和大洋彼岸,向北,風馳電掣,向南,踏浪前行,助推江西加速融入“一帶一路”,擎起內陸開放的旗幟。

跑出物流加速度

近日,一列滿載汽車零部件、輪胎、陶瓷餐具、大屏顯示器等貨物的中歐(亞)班列,在南昌縣向塘國際陸港整裝待發。

幾天后,這批貨物將從向塘出發,經阿拉山口口岸出境,最終到達哈薩克斯坦的阿拉木圖、伊吉克、梅杰烏、索羅科瓦亞等城市。

“目前已經實現中歐(亞)班列每月常態化發行。以前本地貨物通過轉運到中亞可能需要15天左右,現在通過中亞直達班列隻需9天左右。”向塘鐵路口岸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助理李嘉珉說。

值得一提的是,為了進一步壓縮運行時間,2022年11月5日起,從向塘國際陸港開行的所有中歐(亞)班列都採用了“鐵路快通”的進出境模式,班列出境更加“暢通無阻”。

比如,從向塘開出的中歐班列花兩天時間抵達滿洲裡。從滿洲裡出境時還要到海關指定地方進行查驗,浪費很多時間。

而現在,班列可在出發時由南昌海關先行查驗,抵達滿洲裡后可直接出境,無需等待。

“向塘國際陸港為南昌海關工作人員專門設置了辦公區,讓貨物出境更加便利。這種模式在全國算是第三個。”南昌縣口岸發展中心副主任郭銳說。

郭銳介紹,依托“鐵路快通”模式,班列抵達車站1個小時左右就可放行,節省通關時間24小時以上,平均每個貨櫃可節約費用200元,進一步壓縮了中歐(亞)班列的申報成本,實現班列在口岸的高效通行。

得益於班列通行時間的壓縮,中歐(亞)班列相比之前的傳統轉運模式可節約運輸成本近40%。

“除了快速通關外,我們還有一個‘第三’。”郭銳補充道。2022年8月26日,全省首趟出口汽車國際鐵路直達專列開行,向塘國際陸港也成為全國第三個商品車專列開通點。

“相較傳統集裝箱國際鐵路直達運輸不同,這類班列採用中鐵特貨JSQ6型雙層運輸汽車專用車,到達滿洲裡等出境口岸后可直接換乘,全程無縫銜接,進一步減少物流成本。”郭銳說。

統計數據顯示,自2017年11月20日開通中歐(亞)班列以來,到2023年6月,向塘國際港累計開行432列,其中進口66列,出口366列,累計貨值約12.5198億美元,不斷跑出國際物流加速度。

2023年3月2日,南昌-滿洲裡-莫斯科“絲路電商”中歐班列、南昌-溫州港-洛杉磯鐵海聯運班列、南昌-上海洋山港-沙特達曼江鈴整車出口專列同時從南昌國際陸港鐵路口岸二期駛出。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面朝大海,滿帆前行

在無數中歐(亞)班列向西挺進歐亞大陸時,也有部分鐵路班列“背道而馳”,向東行駛至寧波、廈門、深圳等沿海港口。

在郭銳看來,它們“殊途同歸”。“中歐班列與鐵海聯運,都是基於’一帶一路’的倡議考慮,意在以中歐班線打通陸路絲綢之路,以鐵海聯運班線打通海上絲綢之路,從而實現全港的‘雙軌制’運營模式。”郭銳說。

“目前來看,由向塘發往寧波港、廈門港的鐵海聯運班列較多。”李嘉珉說。

話音未落,陸港傳來班列開行消息,一列滿載著撫州膠帶、宜春醫用手套、南昌汽車、九江燈具等“江西制造”的鐵海聯運班列將由此啟程,約20小時后抵達寧波港,隨后沿著海上絲綢之路出口至越南、馬來西亞、沙特阿拉伯、意大利等國。

“像這樣的‘南昌向塘-寧波港’線,平均每天都會發運2-3列。截至2023年7月,有300多家贛企的優質產品‘搭車出海’,出口量前五的品種為膠帶、燈具、家具、醫療器械和純鹼。”寧波港鐵路有限公司江西分公司事業發展部經理羅輝介紹道。

除了寧波港,向塘國際港還與廈門港、鹽田港、江陰港、上海港、天津港、煙台港、欽州港、連雲港、溫州港、廣州港等11個海港建立合作關系,鐵海聯運的“朋友圈”正在不斷擴大。

自2017年2月15日正式開行以來,到2023年6月,向塘國際港累計開行鐵海聯運4494列,進出口貨物25.5585萬標准箱,累計貨值約67.5171億美元,鐵海聯運到發量已位居全省第一。

“鐵海聯運上取得這樣的成績,‘三同政策’功不可沒。”李嘉珉分析道。所謂“三同”,即是“進境與沿海同價到港、出境與沿海同價起運、通關與沿海同樣效率”,也稱“同價、同港、同效”。

在同效上,向塘國際港開辟了0110、9610等報關申報模式,全面簡化申報流程和通關手續﹔在同價上,則是從企業貨運到港、場站集裝、鐵路運輸等多方面、全過程予以補貼,極大降低企業物流成本。

據介紹,到2022年,“三同”試點政策已服務全省外貿企業461家,服務南昌本土企業106家,為企業節約成本超1.5億元。

“一個企業的物流成本一般佔整個生產成本的16%,而如果走鐵海聯運班列,就能讓這16%從成本變為利潤,直接提升企業的國際市場競爭力。”郭銳說。

從貨“經”,變貨“聚”

江西處於內陸腹地,既不沿海又不沿邊,與上海港、寧波港等主要港口的距離都在500公裡以上,與滿洲裡等出境口岸也相距甚遠。

依托向塘國際陸港、贛州國際陸港等內陸無水港,江西與沿海港口無縫對接,打破距離限制, 面朝大海,滿帆前行。

“向塘國際陸港之所以能作為陸港型國家物流樞紐,除了政策和資金上的支持,還得益於向塘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李嘉珉說。

2017年以來,向塘國際陸港已面向全球開通運行南昌至荷蘭、越南等11條中歐(亞)班列,和南昌至深圳鹽田港、寧波北侖港等11條鐵海聯運外貿班列,覆蓋30多個國家和地區,服務出口企業1200余家,實現亞歐主要貨源地全覆蓋。

截至2023年6月,向塘國際港已累計發行外貿班列4926列、29.5153萬標箱,貨值約80.0368億美元,年均增幅超170%,為“江西制造”走出國門、走向世界提供了一條低價、快速、便捷的大通道。

立足南昌,搭上了江西“強省會戰略”的順風車,向塘國際港未來可期,如今,京東、圓通、傳化、菜鳥、盒馬等130多家企業紛紛圍繞陸港布局物流業務,貨“經”向塘正在變為貨“聚”向塘。

這個定位為“一帶一路”陸海雙向開放組織型樞紐、江西雙循環樞紐經濟通道經濟發展引擎和大南昌都市圈供應鏈組織服務中心的無水港,圍繞多口岸直通、多品種運營、多方式聯運,堅持做優精品班列,開通新班列,日漸成長為區域重要集散中心,推動現代物流、先進制造、特色服務等產業在樞紐周邊集聚發展。

“一座港帶動一座城,正變成現實,向塘鎮依托鐵路口岸優勢,正加快打造向塘國際陸港新城,形成‘港產城人’的綜合布局。”向塘鎮黨委委員李雲翔說。

(實習生陳珂昕對稿件亦有貢獻)

(責編:羅娜、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