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西遂川:一個人的暖心善舉 一座城的文明新風

李書哲、曾小秋
2023年09月01日20:25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清晨5點多將在水底小車內已經昏迷的司機拖出水面,渾身濕透的范錄軍在岸邊停留了一會兒。多次潛入水中摸索,拉拽沉沒的汽車車門,終於救出昏迷的司機並拖舉上岸,他感覺自己有些精疲力盡。當看到民警、急救人員到達現場進行急救,住在周邊的熱心群眾也趕來幫忙,范錄軍鬆了一口氣,他不聲不響地走出人群,像往常一樣繼續晨練去了。

范錄軍原以為,這不過是自己的偶然經歷罷了。但沒料到,8月23日,當天在場群眾王賢趙發布的視頻,將這位置自身危險於不顧的施救者推向了台前,人們很快鎖定了更多的關鍵詞:范錄軍,江西省吉安市遂川縣融媒體中心總編輯,原遂川二中教師。很快,各大媒體紛紛點贊,報道被廣泛轉發。

“真英雄!他潛入水中撬開車門,救回一條命。”

“江西范錄軍,你火了!”

“英雄范,范英雄。全網火爆!”

“我只是去晨練時從那裡路過剛好碰上司機落水,我相信不管是誰碰上都會去施救。”習慣在幕后是新聞工作者的“職業病”,范錄軍顯得有些不好意思,“而且全縣大力弘揚正能量,好人好事層出不窮,見義勇為蔚然成風,讓大家做好事都有勇氣和底氣。”

正如范錄軍所說,這是遂川縣推動精神文明建設在基層落地生根的縮影。近年來,該縣積極拓展好人典型來源渠道,建立“好人庫”,各類道德模范、身邊好人不斷涌現,呈現出群“星”閃爍的局面。同時,通過新聞報道、先進事跡座談會、好人故事會、道德講堂、百姓屋場會等方式,廣泛宣傳學習各類身邊好人、道德模范、見義勇為典型的先進事跡,營造學習好人、崇尚好人、爭當好人的濃厚氛圍。

深夜沖進火海救人的退伍軍人李左輝、17年來堅持做公益盡己所能幫助他人的志願者“領頭羊”胡曉鵬、因車禍致殘卻拄著拐杖堅守教學一線的教師肖建生、身處逆境自強不惜的學生劉熒芳……先進模范事跡教育讀本《德耀龍泉》中一個個生動立體的形象,在書聲琅琅的中小學校園廣泛傳頌。

地處江西省羅霄山脈的遂川縣,曾是國家扶貧開發重點縣,地處偏遠,交通不便,信息閉塞,過去農村干部群眾思想觀念比較陳舊,文化設施較為匱乏,如何提高農村精神文明建設成為當地黨委政府的首要任務。

近年來,當地積極推進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建設,在廣大行政村(自然村)建立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設置精神文明建設宣傳專欄、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組建道德評議會、打造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文化牆、增設推行“公筷公勺”“文明健康 有你有我”公益廣告400多塊、設置“身邊好人榜”“移風易俗事務公示欄”和“道德紅黑榜”、建設文化活動陣地、評選一批移風易俗“5個100”先進典型及文明家庭、星級文明信用戶等先進典型。

移風易俗,潛移默化,各村都有各村的“高招”。隻要逢著節慶走進巾石鄉彭塅村,就能看到宗祠舉辦的“和諧餐”。鄉賢為回饋桑梓“組團”請同村人吃的這頓飯,大家相互敬酒,熱情交談,年長輩高的會教育在外打拼的后輩心系家鄉,大學生則介紹奮發求學的經歷。席間,村民們還會集體“裁斷”雜事難事,有效防范化解群眾鄰裡矛盾糾紛。

在珠田鎮良洲村,以洪立柳為首的5名人居環境長效管護員,主動承擔起了互助養老之家的組織、清掃、輪班管理工作。洪立柳年輕時曾在福建服兵役,退伍后擔任村干部,還拉起了一支樂隊,大鼓、小鼓、嗩吶齊奏,《十送紅軍》等悠揚婉轉的曲調,總能贏得滿堂叫好聲。

遂川縣新時代文明實踐促進中心相關負責人表示,見義勇為的“范英雄”不是偶然,而是必然。下一步,將在文明培育、文明實踐、文明創建上再發力,統籌城鄉精神文明建設融合發展,答好文明新風的時代答卷。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