細化249項工作舉措,對照評價指標揚優勢補短板——
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優化營商環境再出發

近日,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召開優化營商環境推進大會,系統謀劃縣(區)優化營商環境工作,動員縣(區)上下迅速行動起來,全力推進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示范縣建設,鞏固營商環境全省第一的“排頭地位”,持續擦亮全國營商環境百佳示范縣市的“金字招牌”,為推動高質量發展提供堅實保障。
會上宣讀了《中共南昌縣委 中共南昌小藍經開區工委 南昌縣人民政府 南昌小藍經開區管委會關於表彰2022年優化營商環境“一號改革工程”先進集體和先進個人的通報》,解讀了《關於持續推進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2023年行動方案》(以下簡稱“《行動方案》”),相關部門作了經驗介紹。
據了解,《行動方案》是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實現打造一流營商環境目標的任務書、路線圖和時間表,其中《指標任務清單》涉及18個指標187項工作舉措,《專項行動任務清單》涉及五大專項行動62項工作舉措。
根據《行動方案》要求,該縣(區)將做好培優扶弱工作,推動辦理建筑許可、辦理破產、政務服務等指標在2023年度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繼續保持領先優勢﹔幫扶獲得電力、市場監管等評價得分偏低、排位不前的指標全力追趕,縮小與先進地區的差距。
“各地各部門要強化‘人人都是營商環境、事事關乎昌南發展’的責任意識,緊密協同、守正創新,為勇當省會引領戰略排頭兵提供環境支撐,為加快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昌南匯聚強大合力。”南昌縣委、小藍經開區黨工委主要負責人表示。
為聚焦“奮力打造全國一流營商環境示范縣”這一目標,該縣將實施新一輪營商環境提升行動,明確了18個指標的年度目標、提升舉措,乘勢而上持續推進改革攻堅,推動政務服務、惠企幫扶、市場環境再升級,探索宜商環境工作。其中,包括深化“10分鐘辦稅便利圈”服務﹔深入推進“一件事一次辦”改革,力爭2023年底推出高頻“一件事一次辦”事項不少於40項,掌上可辦比例達90%,秒批秒辦服務事項達30項﹔探索“行政行為碼”,當事人、社會公眾可在“贛服通”等 APP 掃碼查詢案件全流程相關信息,讓行政執法更公開、更透明、更規范﹔探索應用“人才數字大腦”和人才“政策寶”“引才雲”“聚才全鏈通”等應用場景,全方位優化外資服務,對重點外資企業進行動態跟蹤服務,為外國投資者在地方投資和經營活動提供決策參考等。
近年來,南昌縣(小藍經開區)大力實施營商環境優化升級“一號改革工程”,營商環境市場化、法治化、便利化水平不斷提升,2022年在全省營商環境評價中位列全省、縣(市、區)第一。
該縣(區)持續深入推進數字政府建設,不斷深化“互聯網+政務服務”改革成效。大力推動政務事項“就近辦”,推動“一窗式”綜合服務平台和自助終端設備下沉鄉鎮,打造15分鐘政務服務圈﹔積極推進“網上辦”工作,依申請政務服務網上可辦率、全程網辦率均達99.9%。圍繞企業准入退出全生命周期,該縣(區)推動企業高頻事、身邊事、關鍵事跨部門跨層級集成化辦理,實現一次告知、一表申請、一套材料、一窗(端)受理、一網通辦,壓縮辦理環節42.5%,投資項目審批時間平均減少72%,企業辦理登記事項時在1.5小時內即可拿証,承諾件平均辦結時限3天。該縣(區)還創新實施“大承諾、大容缺、大模擬”超簡項目審批改革,將四段式審批合並精簡為土地出讓前后兩個階段,推動全流程審批時限由70個工作日壓縮至36個工作日﹔強化辦理用電全流程時限監控,以日通報的形式對各環節時限進行監控,報裝流程供電側用時不超過10個工作日,1250kVA以下的業擴項目現場答復供電方案,全力壓降接電時長。
該縣(區)還先后推出了一系列含金量高、覆蓋面廣的惠企政策。依托“惠企通”平台,今年1至7月,累計兌現惠企資金2.8億元。同時,聚焦融資難題,建立了縣(區)普惠金融服務中心,推動67家金融業公司入駐。2023年以來,該縣(區)舉辦政銀企對接活動28次,新增發放“財園信貸通”貸款3.3億元。依托全省首個訴調對接中心,該縣(區)組建了5支企業法律服務團,為企業生產、經營提供全流程法律服務,實現91.7%的民商事糾紛通過訴調就地化解。(胡雪萍 陳 晨)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