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10個重點行業穩增長舉措陸續出台

合力助推工業經濟提質增效(銳財經)

邱海峰
2023年09月06日08:21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穩住這些重點行業,基本上就穩住了工業經濟。”9月5日,工業和信息化部舉行工業穩增長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陶青在會上這樣表示。陶青說,工信部會同有關部門制定了10個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目前均已印發實施。下一步,將根據工業經濟發展的情況,研究謀劃進一步的政策舉措,促進工業經濟實現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為推動經濟運行整體好轉提供有力支撐。

10個行業規模大帶動性強

本次出台的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涉及哪些行業?具體內容是什麼?

“我們選取規模大、帶動性強、關聯性高的鋼鐵、有色、石化、化工、建材、機械、汽車、電力裝備、輕工業、電子信息制造業等主要制造業行業,它們的增加值合計佔規模以上工業的七成左右。”陶青說,工信部還加強與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商務部、海關總署等部門的協作,形成工作合力。

陶青表示,相關舉措堅持供需兩側發力,推動重點行業生產平穩增長、結構優化升級——

著力恢復和擴大重點領域需求,促進投資、消費、出口共同發力。包括充分發揮國家制造業轉型升級基金、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等政府投資基金作用,引導帶動社會資金加大投入力度﹔組織新能源汽車、智能家電、綠色建材下鄉,加快工業母機、高端醫療裝備、機器人等創新產品推廣應用﹔鼓勵企業對標國際需求加大研發力度,生產適銷產品,鞏固工業產品出口。

著力搭建高質量供給體系,穩產業、育企業、建標准。包括加快產業鏈鍛長補短,提高關鍵要素保障水平,推動共性技術研發和推廣應用,促進綠色制造和智能化升級﹔支持龍頭企業發揮帶動作用,加快培育專精特新“小巨人”、單項冠軍等企業,支持企業專業化、差異化發展﹔強化標准系統化布局,發揮標准引領作用,支持企業積極參與國際標准制修訂。

著力穩住重點細分行業

裝備工業是國民經濟基礎性和戰略性產業。工信部裝備工業一司司長王衛明介紹,工信部會同相關部門研究制定了汽車、機械、電力裝備3個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著力穩住重點細分行業,促進裝備工業穩定增長。

王衛明表示,1—7月,裝備工業保持較好發展勢頭,有力支撐了工業穩增長。裝備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8.9%,高於規上工業5.1個百分點﹔裝備工業規上企業營業收入和利潤總額同比分別增長7.5%和14.1%,高於規上工業8個和29.6個百分點﹔出口交貨值同比增長10.9%,高於規上工業15.8個百分點。

“也要看到,當前外部環境復雜嚴峻,重點領域風險隱患較多,裝備工業發展面臨新的形勢,行業穩增長壓力較大。”王衛明說,考慮到汽車、電力裝備行業營業收入分別佔裝備工業的三成左右,體量大、佔比高,對裝備工業穩增長作用大,同時行業發展具有鮮明特點,此次單獨編制了汽車、電力裝備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機械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主要聚焦機床工具、農業機械、工程機械等11個細分行業,涉及國民經濟7個大類、36個中類和108個小類。

王衛明表示,下一步,將支持裝備制造企業開展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智能化綠色化改造﹔利用“數字工信”等信息化平台加強裝備工業經濟運行監測,及時協調解決行業企業發展面臨的困難和問題﹔鼓勵地方立足實際,出台本地區穩增長針對性政策。

工業經濟持續回升態勢沒變

隨著10個重點行業穩增長舉措出台落地,怎麼看工業經濟形勢?

陶青表示,前7個月,我國工業經濟運行總體上保持了恢復向好的發展態勢。規上工業增加值同比增長3.8%,增速較去年全年加快0.2個百分點,較一季度加快0.8個百分點﹔工業固定資產投資同比增長8.5%,保持穩步擴張態勢﹔“新三樣”出口強勁,出口額同比增長52.3%﹔規上工業企業利潤總額同比下降15.5%,年初以來降幅呈逐月收窄態勢。“總的看,我國工業經濟生產恢復過程中有一些曲折,但依然在全球主要經濟體中處於領先,持續回升的態勢沒有改變。”陶青說。

據介紹,有關部門將加緊實施10個重點行業穩增長工作方案,持續做好政策研究儲備。健全與制造業龍頭企業、中小企業常態化溝通交流機制,以企業需求為出發點加強政策精准性、有效性。

陶青表示,接下來,還將聯合金融機構支持企業技術改造,謀劃推進制造業數字化轉型,深入實施智能制造工程,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產業。開展先進制造業集群發展專項行動,系統推進5G、智能網聯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發展。前瞻布局人工智能、人形機器人等未來產業,打造競爭新優勢。

(責編:羅娜、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