撫州市東鄉區嵇坊村:黨建引領共護未來 情暖童心相伴成長

“少年強則國強,少年智則國智,少年富則國富,少年獨立則國獨立……”9月10日,從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嵇坊村“童心港灣”活動室裡,傳來了朗朗讀書聲,孩子們聲情並茂,誦讀的有聲有色。
嵇坊村共有留守兒童25名,幾個月前,一到了放假和周末的時間,這些孩子隻能呆在爺爺奶奶、或者外公外婆家,看著電視、玩玩手機打發時間。現在,村裡建起了關愛留守兒童群體的“童心港灣”,村裡的黨員們,化身大孩子,與他們一起做游戲、講故事等,和孩子們度過一個充實、快樂的暑假和每個周末。
堅定關愛服務,鑄就幸福成長
“周末輔導孩子沒有時間、缺少方法,現在黨支部請了志願者們來輔導作業,孩子作業做的又快又好,成績有了很大提高,真是太感謝了。”嵇坊村新建組村民陳金玉開心地說。為破解留守兒童周末輔導難題,堅定服務這一主題,嵇坊村黨支制定了詳細的陪伴計劃,根據黨員的優勢,安排了各類陪伴課程,每個周末志願者為留守兒童提供不少於10個小時的輔導、陪伴活動,針對性地為留守兒童服務。
堅定紅色信仰,鑄就紅色先鋒
嵇坊村黨支部每月開展“紅色剪紙”“誦讀紅色家書”等活動。每學期為孩子們送上學習用品和衣物。村黨支部不僅關注留守兒童紅色教育工作,同時把紅色教育輻射到周邊村民,嵇坊村黨支部將圖書整理分類,創辦“紅色農家書屋”,讓農家書屋成為了村民的紅色“充電站”,把黨史學習教育延伸到村民家門口。
堅定幫扶信念,鑄就家長安心
“黨支部開展幫扶活動,讓我們這些在外地打工的家長更加安心,非常感謝黨支部的幫助,讓孩子在童伴媽媽身邊也能感受到和家長一樣的溫暖和呵護!”留守兒童家長由衷感謝嵇坊村黨支部的關心關愛。為了加強對留守兒童的教育引導,嵇坊村黨支部每季度對留守兒童進行摸排建檔,組織黨員志願者每季度開展《未成年人保護法》宣傳,每月進行家訪,每周開展談心談話,鼓勵留守兒童積極應對學習生活中的困難和挑戰,刻苦學習,自立自強。2023年以來,30名黨員志願者幫扶25名留守兒童,開展幫扶活動80次。(熊慧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