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興國縣高興鎮:留古求新謀振興

2023年09月12日10:17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初入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高興鎮高多村,兩側蔬菜大棚臥如龍,煥發著勃勃生機。漫步村落,近處是歲月洗禮的紅色砂岩建筑,抬眼是形色各異的龜裂丹霞地貌、郁郁蔥蔥的香樟,古廟、古祠堂、古碑歷史悠久,古色古香,一幅產業強百姓福生態美的高多畫卷正徐徐展開。

近年來,高興鎮黨委探索實施“黨建+傳統村落保護”,立足村情,依托紅色文化優勢和自然山水稟賦,走出一條鄉愁有“鄉”可尋、保護與發展並重、創新與振興並舉的特色發展之路。

組織保障,凝心聚力,繪就“村強風正,業興民富”的新藍圖。本強則茂,基壯則安。高興鎮堅持黨建引領,穩固基層黨組織,抓好村黨組織書記這個“關鍵少數”,發揮“頭雁”作用,激活“雁陣效應”﹔以黨風樹家風促民風,推動自治、德治、法治“三治”融合,持續提升社會治理效能,構建人人參與、人人盡責的鄉村治理新格局。同時,以新時代農村黨員干部“十帶頭”十二分制為抓手,對標對表黨建質量過硬行動,引導黨員干部在鄉村振興、人居環境整治、鄉風文明等重點工作中當先鋒、作表率。

產業賦能,培根植基,繪就“稻蔬豐碩,豬肥雞壯”的富足圖。立足高多村豐富的“紅、古、綠”資源,對標對表“一村一品”建設,創新與振興並舉,因地制宜選擇產業。堅持黨建引領,用好三把“金鑰匙”促振興,重點發展蔬菜、光伏、藍莓等產業。一是土地流轉助農增收添“蔬”光。引進江西蘇谷農業發展有限公司和果藍多生態園,建立高多蘇谷蔬菜基地和果藍多生態園,種採結合,發展蔬菜生產、加工、銷售、休閑觀光、四季採摘體驗等業務,幫助本村人實現家門口就業。每年春天,桃花競相綻放,花香滿園,吸引大量游客前來一睹“桃花源”美景。二是農家“小庭院”變增收“經濟園”。鼓勵群眾利用空閑場地、庭院等發展產業,以“小果園、小田園”等方式,發展小種植、小田園等產業,拓寬群眾增收渠道,高多村村民大多種植臍橙、梨子、楊梅等果樹,小果園遍布整個村落。三是單車道變雙車道如添“雙翼”。堅持“以路興業、以路富民、以路美村”的發展思路,改建雙車道,建好“四好農村路”,改善交通環境,增強村庄吸引力,做好農旅融合的文章,為鄉村振興探索新路子。

文化賦能,活化煥新,繪就“歲月失語,惟石能言”的風景圖。高興鎮高多村歷史悠久,現保存完好的寺廟和宗祠有8處,均有300—900年的歷史,已列入市、縣文物保護的場所有敦本祠、節孝坊和對嵩崖摩崖石刻三處。實施“黨建+傳統村落保護”,統籌保護與發展,讓鄉愁有“鄉”可尋,依據保存完好的千年古祠堂、節孝牌坊、千年古樟群、第五次反“圍剿”主戰場等豐富的旅游資源,結合鄉村旅游,突出重點,著力提升核心區整體風貌。以“墩本堂”為中心,建設鐘紹京廣場、村標、香樟文化園和改造墩本堂等古建筑,征地6.5畝新建旅游服務中心、民俗館和文體廣場及停車場,完善基礎設施﹔圍繞河堤十裡香樟林,建設了自行車道、游客漫步道、驛站、蘇谷農業休閑餐廳、兒童娛樂設施,做大做強旅游產業﹔依據千年老祠堂,老房立面風格改造客家藝術展示館1棟,老祠堂維修改造古建筑3棟,完成40戶精致庭院建設﹔圍繞“高多十景”,新建休閑場所1100平方米,自行騎行綠道8公裡,鵝卵石人行道3000米,太陽能路燈150盞,旅游公廁3座。(曹緒通、高華)

(責編:羅娜、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