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強富硒特色 做響富硒品牌
宜春“土特產”變成“金招牌”

秋收時節,風吹稻浪,瓜果飄香,從廣袤的富硒稻田到精致的富硒果園,一幅幅美麗畫卷在宜春大地徐徐展開。
作為傳統農業大市,宜春市堅持把發展富硒產業作為全市農業的首位產業,集中力量、集聚資源、集成政策,全域創建富硒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市,著力做大規模、做強特色、做響品牌、做優標准,全面提升富硒產業首位度,奮力建設現代農業強市。
臨近中秋,奉新縣新西藍獼猴桃種植基地熱鬧起來,游客們結伴入園採摘,享受美好時光﹔果農們也忙著採摘、挑選、包裝、發貨……這裡的3000多畝富硒獼猴桃陸續成熟,迎來豐收季。基地負責人石茂鬆告訴記者,依托奉新獼猴桃科技小院,專家團隊加強獼猴桃富硒研究,選育的富硒獼猴桃新品種口感很好。
為加快發展富硒產業、壯大產業集群,宜春市出台支持創建富硒綠色有機農產品示范市的若干措施,制定富硒大米、竹筍、禽蛋產業發展三年實施方案,聚力打造富硒大米、富硒竹筍、富硒禽蛋、富硒果蔬4個百億元產業集群,逐步把“土特產”變成“金招牌”。
宜春市農業農村局黨委書記、局長袁劍文告訴記者,該市培育富硒經營主體449家,其中國家級龍頭企業、省級龍頭企業73家﹔認証富硒農產品365個﹔建設市級富硒農業產業示范基地262個,其中富硒水稻基地128萬畝、富硒竹筍基地106萬畝、富硒果蔬基地21萬畝。
宜春市依托得天獨厚的富硒資源優勢、富硒產業優勢,精心打造“宜春宜品”富硒農產品區域公用品牌。在2023年中國富硒農產品博覽會上,宜春中州米業、鄉意濃、福農豐、良智等4家企業獲中國富硒好米獎,華聯青龍白茶獲富硒好茶獎,新西藍獲富硒好果獎,夢來等8家企業獲中國富硒好產品入圍獎。
銅鼓青錢柳茶、銅鼓黃精、豐城麻鴨獲評全國名特優新農產品,高安上湖鄉(辣椒)被認定為全國“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豐城董家鎮(富硒水稻)被認定為第一批省級“一村一品”示范村鎮,萬載羅城扎粉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証明商標。金色田園,物阜民豐,宜春市處處是豐收美景。(全媒體記者鄒海斌)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