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全育人”顯成效 “課程思政”結碩果
——記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贛南醫學院教授羅曉婷

2023年7月底,備受關注的2023年全科醫學教育與基層醫療服務發展國際論壇暨全國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院校聯盟學術年會在浙江溫州召開。本次年會雲集了包括中國工程院、教育部、中國醫師協會等重要機構的專家學者,旨在探討面向未來的基層全科醫學人才培養之路。會上,來自贛南醫學院的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羅曉婷教授做了“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紅醫育人體系的構建與探索”專題報告,受到與會專家的高度評價。
將紅醫育人融入農村訂單定向醫學生培養中,是羅曉婷開展課程思政的一個縮影。羅曉婷是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江西省首屆高校金牌教授、江西省“新時代學生心中的好老師”、“贛州市先進工作者”稱號獲得者。20多年來,羅曉婷一直教授《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這門課,她擅於挖掘課程中的思政元素,把枯燥復雜的課程演繹得生動有趣,並以此激發學生人文情懷,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職業觀。
她是“課程思政”的潛心研究者
多年來,羅曉婷創造性構建“四融入四結合”課程思政教學體系:將課程思政融入教學目標、教學內容、教學過程和第二課堂中,採用課前課中課后相結合、線上教學與線下教學相結合、專業知識與思政元素相結合、案例教學與信息技術相結合的方式。
《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是一門重要的醫學基礎專業課,它是從分子水平和化學變化的深度揭示生命的奧秘、探討生命本質的科學。
“我通過融入思政元素,努力提高課程的可學性、趣味性,並且潛移默化對學生們進行思政教育,提高了學生們學習的積極性。”羅曉婷說。
在這門課中,知識傳授與價值引領同向同行,案例分析與德育教育相互交融,並通過小組討論、師生對話交流等互動方式,有效地對學生進行課程思政隱性教育。比如,羅曉婷帶領教學團隊每年舉辦“贛南醫學院德技杯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課程思政微課視頻大賽”,學生以小組協作形式參賽,學生們緊緊圍繞“生化發展史、諾貝爾獎背后的故事、生化知識點”的教學主題,主動了解我國生命科學發展現狀,主動發掘課程背后所蘊含的人性考量、價值關懷、戰略定位,培養學生具有胸懷祖國、服務民眾的家國情懷,淡泊名利、潛心研究的奉獻精神。
羅曉婷的課程思政還走出校門,通過線上線下講授走向全國各地廣大學子的心坎裡。
羅曉婷主講的“蛋白質的功能及元素組成”課程思政慕課被學習強國“慕課”欄目選用﹔先后被江西理工大學、贛南師范大學、山東省濰坊職業護理學院、雲南省德宏職業學院等學校邀請進行課程思政建設指導與講座。2021年,《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獲評國家課程思政示范課程,2023年又被評為國家線上線下混合式一流課程。
她是“三全育人”的生動詮釋者
“羅老師的課實用而有趣,而且為人和藹可親,感覺比較容易親近。”上過羅曉婷課的曹同學談起她來,總是滔滔不絕。
多年來,羅曉婷堅持以“父母之心”對待學生,堅持以學生為中心,嚴格落實全員育人、全過程育人、全方位育人的要求,恪守“精心准備每一堂課”的職業信條,對學生嚴而有度、耐心輔導,成為學生親密的好朋友、值得尊敬的長者。
作為贛南醫學院全科醫學學院院長,羅曉婷帶領全科醫學學院以“健康中國”和“健康江西”重大戰略需求為導向,著力培養適應健康中國建設和農村醫療衛生事業發展需要、具備“小病善治、大病善識、重病善轉、慢病善管”能力的應用型全科醫學人才,構建了以“預防、保健、診斷、治療、康復、健康管理”為核心的“六位一體”全科醫學課程體系,推進“五年不間斷”的全科醫學實踐教學。
羅曉婷還依托所主持的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讓本科生進入自己科研團隊學習,鼓勵學生進行自主科研活動,悉心指導學生完成科技創新課題,幫助學生完善課題設計思路和實驗細節,培養學生探索創造、甘於奉獻、求真務實的科學精神。羅曉婷教學團隊每年舉辦贛南醫學院“德技杯”大學生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實驗技能與科技創新設計大賽和生物化學歌曲大賽,以賽促教、以賽督學,為學生搭建促進專業能力拓展和綜合能力提高的平台,培養學生創新精神。
羅曉婷多次在督導評教中排名全校第一,深受學生推崇。2021年6月,羅曉婷及所帶領的教學團隊被評為國家級課程思政教學名師和團隊。
“人的一生很短,希望學生們能站在我的肩膀上成為更好的自己,這就是我最大的人生價值。”羅曉婷動情地說。(熊輝)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