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定南:創新引擎加速新舊動能轉換

近年來,江西省贛州市定南縣圍繞打造新舊動能轉換區,大力實施科技創新賦能行動,通過完善政策保障機制、夯實科技平台、引育科技人才、推進項目建設等舉措,實現創新驅動賦能高質量發展。2022年,該縣獲評全市科技創新賦能行動綜合成效突出單位榮譽稱號。
依托平台科技創新“加速跑”
定南——南京“科創飛地”、定南縣駐南京“雙招雙引”服務中心成立,這是定南在省外的首個“科創飛地”和“雙招雙引”服務中心﹔江西省芳綸材料科學與工程技術創新中心揭牌,這是全省首個芳綸材料領域的技術創新中心……今年以來,一個個科創平台的落地,成為該縣“借梯登高”的亮點。
走進位於定南縣智慧健康產業園一家生物醫藥研究有限公司,工人們正在實驗室安裝調試研發和實驗設備。
“科技館已基本建成,有三層,第一層是儀器平台、科研平台,二層是研發平台,三層是辦公區域和一個睡眠水流水線,目前設備在正在調試階段,預計十月份將正式投產運營。”江西干細胞研究院副院長鄧文敏介紹說。
為將“沉睡”在書架上的科技成果“喚醒”,該縣積極引導企業與高校、科研院所加強溝通對接,圍繞技術創新、成果轉化、人才引育等方面需求進行合作,推進技術創新和科技成果轉移轉化。
一個個科研平台的建立和運行為企業的發展增添創新的翅膀。目前,該縣擁有國家高新技術企業28家,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 1 家,省級技術創新中心1家,省級企業技術中心2 家、省專業化小巨人企業2家、省級專精特新企業26 家、市級技術創新中心4家、市級企業技術中心2家、市級工業設計中心1家。
培育主體科技攻關“領先跑”
走進贛州齊飛新材料有限公司項目建設現場,一派繁忙施工場景。依托科技創新,去年該公司廢料智能化回收萃取項目列入市級揭榜挂帥項目清單,目前推進的技改項目投產后,將形成30億元的銷售額,實現利稅超8000萬元。
在定南色耐特智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工人們也正在鉚足干勁促生產。“公司使用航天技術攪拌摩擦焊生產超輕輪新技術,創新實現產品‘性能翻番而生產成本折半’,目前公司正全力趕制直線賽車超輕量化鋁合金輪轂訂單,並新建一批生產線,預計今年公司銷售額將在去年基礎上實現翻番。”公司人力資源總監羅維旭介紹說。
從在建項目,到已投產的項目,創新成為定南眾多企業發展的新動能,近年來,定南縣以 “抓創新就是抓發展,謀創新就是謀未來”的決心,通過推進創新項目建設和完善政策保障機制等舉措,扎實推進數字經濟“一號發展工程”,引導企業接入標識解析二級節點分平台,建設中小企業數字化平台,制定《定南縣企業上雲指南》,召開“企業上雲”專題培訓會,助力企業上雲“騰飛”。
如今的定南,創新這個“關鍵變量”正加速轉化為發展的“最大增量”。2022年,該縣引導建南科技等20多家企業實施智能化技術改造﹔為齊飛新材料、明高科技、建南科技爭取省級中小企業專項獎補資金和市級工業技改升級項目獎補資金共計592.7萬元﹔全縣上雲企業792家,其中規上工業企業實現上雲82家,上雲率100%。
精准幫扶科技服務“帶動跑”
走進位於定南縣安全應急示范基地項目,工人正在如火如荼趕工期。在當地政府的幫扶下,該項目與南京工業大學公共安全研究院、南京消防救援總隊、南京安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合作,將全力搭建並爭創國家級“兩站一基地一中心”人才培養平台,以創新鏈提升產業鏈,屆時該縣將構建起現代化、高水平產業安全應急產業體系。
為更好的幫扶企業創新,近年來,定南縣將各項科技惠企政策編制成冊,發放給幫扶干部和,成為幫扶干部的工作手冊和企業獲取科技獎補的指南。除了宣傳各級科技政策外,該縣還對科技型中小企業認定、高新技術企業認定、研發費用加計扣除、科技項目申報等進行專題培訓和輔導,並加強科技資源的對接,以“馬上就辦”的速度,“辦就辦好”的力度,幫助企業協調、解決技術需求。截至目前,該縣有21家企業申報了2023年高新技術企業,已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69家,今年1至7月高新技術產業增加值佔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比重為62.1%,同比增長11.2%。
為企業提供優質服務,努力營造最適宜企業創新、成長和發展的良好環境也是定南一以貫之的行動。2022年,該縣舉辦創業型中小微企業經營管理培訓班,培訓企業家及業務骨干130人,同時,定期舉辦科技活動周活動,發放宣傳資料2000余份,接受咨詢人數260人次。
圍繞科技創新人才團隊聚集,該縣爭取省科技特派團1個,省市科技特派員14人,結對幫扶該縣9家企業和農業合作社,值得一提的是,還引進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的陳東英等7名專家入駐定南沸達利公司,目前該縣建立科研人才信息庫,入庫科技人才30余人。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定南縣堅持創新在縣域經濟發展中的核心地位,實施科技創新賦能產業發展戰略,以創新為引擎,探索出了“加速跑”、“領先跑”“帶動跑”的創新新路,推動了企業科技創新,實現了產業新舊動能轉換。(詹繼成、楊文婷、張俊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