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宜黃:“小建議”讓家門口環境“大變樣”

“現在我們小區綠樹環繞,整潔又干淨,就算節假日期間來往的人再多,也不用擔心垃圾多了運不出去……”近日,家住江西省宜黃縣城區水北小區的居民劉阿姨感慨道,以前由於小區內垃圾清運不及時,造成生活、建筑各種垃圾隨意堆積,看上去亂七八糟的。“現在,整個小區的垃圾‘日產日清’,既干淨又整潔,這變化真是太大了!”小區環境煥新顏,這前后的變化,要從一位人大代表提出的“小建議”說起。
據了解,水北小區是宜黃縣城的一個新建小區。近年來,隨著小區入住率的提高,居民傾倒的垃圾數量急劇增加,而小區的日常垃圾清運量卻沒有隨之提升,導致許多垃圾投放點各種垃圾堆積,亂堆亂放,小區環境的“臟亂差”現象也經常被居民們所詬病。“垃圾桶裝不下,生活、建筑等垃圾隨意堆在了外面,一堆就是一兩天,溫度稍微高點時,各種味道就混雜在一起,非常刺鼻。”這是當地人大代表繆社青聽到居民們最多的抱怨。
經過多次走訪調研,弄清群眾需求后,繆社青在宜黃縣十八屆人大第二次會議上提交了《關於加強環境衛生管理城鄉一體化垃圾清運的建議》。他認為,水北小區的垃圾堆積,既影響小區居民的生活,又有損宜黃的城市形象,而且隨著城市化發展進程,縣城區的許多新建小區也存在類似問題,建議增加垃圾清運頻率,減少垃圾的停留時間。“居民訴求無小事,人民群眾普遍關心、代表反映強烈的問題,就是我們努力的目標。”繆社青敏的建議很快就引起了宜黃縣人大常委會的高度重視,將其列為重點督辦建議,由縣人大常委會選任聯工委牽頭督辦。
在建議辦理中,宜黃縣人大常委會選任聯工委多次到水北小區了解實際情況,並主動和承辦單位縣城管局、永昊環衛公司溝通,了解建議辦理的“痛點”“堵點”“難點”,進行溝通協調解決。增加垃圾收集運輸能力,增加垃圾收集轉運頻率,新購買了垃圾分類桶,及時補充和更換破損垃圾桶……如今,水北小區的堆積垃圾不見了、異味也消失了,宜黃城區的新建小區也愈發干淨整潔了。人大代表在身邊,服務群眾“零距離”。代表的一條建議,讓小區環境得到了極大的提升,令人賞心悅目,群眾居住生活在社區裡面也更加舒心愜意、安全便利。(陳德、黃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