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會昌:文旅融合發展 賦能鄉村振興

“穿戴畬族服飾拍照打卡,制作品嘗畬族特色美食,觀看非遺民俗表演……” 中秋國慶雙節假期,江西省贛州市會昌縣洞頭鄉洞頭畬族村吸引了一撥又一撥游客前往游玩。
洞頭畬族村太陽山庄負責人藍天翔夫婦也忙的不可開交,整理院落、打掃房屋、准備食材,為迎接游客做足准備。
放在十年前,藍天翔絕對想象不到,這個小山村能蛻變為如今“人氣爆棚”的畬族風情小鎮。洞頭鄉位於會昌縣東南部,距離縣城48公裡,平均海拔達600米,是典型的少數民族聚居地。偏遠的地理位置和高海拔一度讓當地陷入發展困局。
謀劃發展需因地制宜。民族風情既是獨具魅力的文化,又是潛力巨大的產業。洞頭鄉立足少數民族聚居地特色,挖掘畬族民俗文化資源,利用畬族古建筑藍氏宗祠、聯班底、苞茂第等遺存,及畬族“擺字龍”“竹竿舞”“畬族婚嫁”“打糍粑”“做擂茶”“烏米飯”“畬家酒”“米果”“甜葉米果”等畬族民俗風情內容,開發畬族風情游和畬族文化研學產品,使畬族文化成為旅游獨特優勢,吸引了眾多游客前來參觀體驗。
藍天翔原本在圩鎮開餐飲店,生意不錯想擴大店面。2016年,藍天翔聽聞洞頭畬族村發展旅游業,便回到本村辦起了集住宿、餐飲、採摘等於一體的農家樂,這一辦就越辦越紅火,還帶動周邊不少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割稻子、運糧食、水田拔河、徒手抓雞、渾水摸魚……前不久,“農”味十足 “趣”味無窮 “會昌獨好”杯首屆鄉村趣味運動會在洞頭開賽,吸引了眾多游客前往觀看,大家在歡聲笑語中享受著豐收的喜悅。
“活動很豐富,風景也很美,而且還有很多沒有吃過的美食,我們玩得很開心!”活動當天,來自廣東汕頭的游客翁愛嬌就在洞頭享用了一次文旅“大餐”。
除鄉村運動會外,洞頭鄉還精心打造出洞頭“村晚”、非遺美食節、民俗文化旅游節等一批拿得出、叫得響的特色文化活動項目,成為當地一張亮麗的文化名片。今年以來,洞頭鄉接待游客超15萬人次,實現旅游收入超1000萬元。
據了解,洞頭畬族村推進農旅融合發展,推進美麗畬鄉建設,培育“600米高山產業經濟帶”,大力發展果蔬採摘、旅游體驗等觀光農業。目前,畬族村種植芙蓉李1300多畝,年產芙蓉李2600噸,產值達3000余萬元,種植芙蓉李已成為該村群眾增收致富的支柱產業。
全國少數民族特色村寨、國家衛生鄉鎮、江西省4A鄉村旅游點、江西省旅游風情小鎮、江西省生態旅游示范鎮、省級生態文明示范鄉、贛州市非遺小鎮……一項項榮譽、一個個品牌,都是洞頭鄉近年來大力發展文旅融合產業的成功印証。如今的“魅力畬鄉”,正呈現出蓄勢騰飛的良好態勢。
“我們將依托非遺資源、畬族文化等優勢,進一步豐富旅游業態,開展好形式多樣的節慶民俗活動,不斷打響畬鄉洞頭特色旅游品牌,全力打造贛粵閩交界地區‘來了不想走,走了還想來’的畬情小鎮,通過發展鄉村旅游促進群眾增收,推動鄉村振興。”會昌縣洞頭鄉黨委副書記、鄉長劉世養表示。(劉兆春、邱悅)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