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浮梁:林下種藥材 青山變“金山”

近年來,江西省景德鎮市浮梁縣依托自然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下種植中藥材產業,讓藥材變“藥財”,生態更“生財”。
時下,正是傳統的中藥材——黃精的種植期。11月13日,筆者來到位於安徽省祁門縣交界的浮梁縣江村鄉沽演村虎形山黃精種植基地裡,隨處可見種植戶忙碌的身影。該村30多名農戶有的手握鋤頭正挖溝、有的正忙著栽種黃精,現場一片火熱朝天的勞動景象。
“我每天都在這務工,一天可以掙100多塊錢。在家門口就有活干,我覺得很高興。”在基地務工的村民徐水梅今年60多歲了,她一邊干活、一邊和筆者聊天時喜悅心情溢於言表。在這干活的大部分都是附近村裡的中年婦女和身體健康的老人,他們在基地務工,既能顧家還能掙錢,大家很滿意,臉上的笑容也洋溢了起來,林間的歡聲笑語久久未散。
黃精適宜生長在山林、灌叢、溝谷旁的陰濕肥沃土壤中,喜溫暖濕潤氣候和陰濕的環境。它是一味中藥材,主要有補氣養陰、健脾、潤肺、益腎等功效,有降血壓、降血脂、滋補肺腎之精氣,潤肺止咳,消除疲勞,提高抵抗力等作用。浮梁縣地處北緯35度,氣候溫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土地肥沃,自然生態環境得天獨厚,天然中藥材資源非常豐富,素有“天然藥庫”美譽。因此,浮梁縣獨特的地理條件和豐富的森林資源環境成為黃精生長的沃土。同時,黃精“不與糧爭田,不與林爭地”,是一項短期、中期、長期效益兼顧的“朝陽”產業。
據了解,今年9月,浮梁縣江村鄉漁之然種養專業合作社負責人徐豐成、余盛根等人通過多方學習考察,覺得從氣候、土壤等各方面非常適合中藥材發展,特別是黃精經濟效益可觀,每畝可達5萬元至6萬元。於是,他們成立中藥材種植專業合作社,投資30余萬元,目前已在荒山荒地及林下等處,種植黃精800多畝,採取“合作社+基地+農戶”的產業發展經營模式,發展黃精產業,為群眾增收致富提供了有力支撐。
“我們成立中藥材專業合作社,發展黃精產業,主要是把綠水青山變為‘金山’。同時,通過種植中草藥,使村民在家門口常年有事做,增加家庭收入。下一步,我們還計劃發展種植黃精等中草藥1300畝,力爭年產值超千萬元,助力鄉村振興。”浮梁縣江村鄉中藥材專業合作社負責人余盛根說道。(黃湘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