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東鄉選派“助企專員”激活企業發展新動能

近日,江西省撫州市東鄉區助企專員饒信兵聯系區金融服務中心,指導企業申請到了429萬元金融貸款,解決了江西省蒙恩紡織有限公司8000噸棉紗生產線實施節能降碳技術改造的資金缺口問題,助力企業煥發“第二春”。
該企業的難題化解,是東鄉區開展第二批主題教育以來,堅持教育實踐兩手抓、兩促進,擇優選派助企專員下沉問需、幫辦代辦、閉環服務,推動營商環境優化升級和非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一個縮影。據數據統計,今年1-10月,全區規上企業實現工業總產值220.75億元,同比增長10.20%﹔85戶規上企業實現正增長,31戶企業營收超1億元以上……在這份沉甸甸成績的背后,凝聚著廣大助企專員傾情服務的貢獻,激活了企業發展的新動能。
如何推動部門服務和企業需求之間“破冰”?關鍵在於俯下身子,扎根企業土壤。該區先后出台了一攬子助企方案,並通過選定116名政治素質過硬、協調能力較強且熟悉非公企業黨建的黨員干部擔任助企專員,實現入規工業企業全覆蓋。該區明確基層黨建“輔導員”、政策法規“宣傳員”、排憂解難“服務員”、轉型升級“領航員”等助企專員“四員”職責,不斷建立“提出訴求-受理承辦-問題銷號-回訪反饋”的全過程幫辦代辦制度,以全鏈條服務助力企業抓黨建、推項目、促發展。“現在明確了專門對接的企業,細分了助企專員責任,不會像‘一窩蜂’那樣亂跑。”談起助企專員給企業帶來的變化,東鄉區審計局黨組成員、江西農喜作物科學有限公司助企專員黃洪輝深有體會。
今年10月,撫州市委結合主題教育,部署開展進農村社區問民意解群眾之盼、進企業項目問需求解發展之需、進“三新組織”問困難解改革之急,“三進三問三解”活動。該區以此為契機,在助企方面不斷加碼。通過在企業張貼“服務公示牌”,發放“助企連心卡”,實現企業和助企專員“雙向奔赴”﹔建立“211”下沉服務機制,即助企專員每周不少於2次到企業宣傳政策、了解實情,形成1份問題清單,每月向區行動辦提交1份幫辦代辦台賬……
針對助企專員一時難以協調解決的問題,東鄉區建立主題教育辦與幫辦代辦服務聯動機制,由區委主題教育辦公室統一匯總難點問題,提交至“心港灣”懇談廳、政企暢談早茶會等政企會商平台,由區領導、園區管委會、相關職能部門和企業會商研究解決方案。
“以前,我們這條路由於審批問題一直未改造,雨天泥粘腿、晴天灰滿天,對我們員工出行和貨物運輸都造成了很大的風險。區裡委派的助企專員了解到這一情況,立即把我們的難題向上反映。現在,路已經修好了,規劃的南環路延伸段也將從我們這通過,為我們公司解決了一個大難題。”江西博大化工有限公司徐女士說。
助企專員既是“服務員”,也是“店小二”。該區積極弘揚“四下基層”優良作風,依托企業社區黨組織,整合職能部門優勢資源,圍繞企業的“大小事”開展問計問需解難題工作,打通政府服務和企業需求之間的“最后一公裡”,讓惠企政策“看得見、拿得到”。
東鄉區商務局局長、江西養樂星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助企專員樂大干在走訪企業時,了解到公司產品銷售渠道不廣,出現積貨滯銷的問題。他第一時間聯系電商服務中心和東創電商公司,為企業提供電商運營、美工、銷售等服務,指導建立3個直播間,將企業產品推薦到線上購物節等直播活動,線上日均發單量超1000單。
大家紛紛結合各自單位職能作用,發揮職能部門優勢,助推企業創新發展。區科技局、區人社局指導江西施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申報並成功獲評全省科技進步二等獎,成功獲批設立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區委人才發展服務中心積極對接中科院國家技術轉移中心,探索“工業診所”企業服務模式,引進簽約研究員級別專家6位、副研究員3位、博士及以上學歷人才10余位﹔經開區持續主攻汽車零部件、新能源鋰電池兩大產業細分賽道,推進永冠科技、榮成機械、發那特科技等企業成功嵌入比亞迪整車制造供應鏈……如今,助企專員幫辦代辦工作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賽馬場”,目前共有35名表現突出的助企專員得到提拔重用或晉升職級,2人被推薦參評全省新時代贛鄱先鋒等榮譽。(饒方其、佔人豪)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