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國風古韻萬壽宮 花式“整活”年味濃

2024年01月31日10:59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一座萬壽宮,千載豫章史。

有著1600余年歷史的鐵柱萬壽宮位於江西省南昌市西湖區,是江西地方文化的代表符號。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從2021年正式開街到如今,已成為“南昌會客廳”和網紅打卡地。

春節臨近,節日氛圍濃厚,火紅的燈籠、各種龍形圖案扮靚了整個街區。在萬壽宮旁的年貨市場到處是一片繁忙,市民、游客品著美食邊說邊笑,整條街上充滿了濃郁的煙火氣。

沉浸式體驗“新國潮”

穿國潮漢服漫步於石板街道、品南昌特色美食、在古風集市上買對聯和福字﹔夜幕降臨,十余名演員“化身”歷史文化名人,或吟詩作對,或猜謎解語,帶領人們“穿越時空”感受千年江右文化……

“這種互動演出可以讓我更好地了解歷史,在和他們的互動中,仿佛真的在和歷史人物對話。”來自山東的游客黃菲菲表示。她穿著漢服游覽景區,與這些歷史建筑更好地“融為一體”。

文化,是一座街區的靈魂。

為了“復活”這一重要人文地標,南昌花了近十年時間,對萬壽宮及周邊老街進行復原重建,通過引進老字號、創意產業等優質文化業態,植入現代文旅思路,賦予其新的生命。

在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可以看到,許多具有龍年中國風元素的IP玩跨界、搞混搭、拼創意,將產品與“國潮風”結合,讓人眼前一亮。還有不少游客買了卷軸、明信片等,尋找年福印章打卡點,感受隱藏玩法的樂趣。

“我從小在這附近長大。這些年,看著街區一步步發展為集贛鄱文化、江右商幫文化、民俗文化和非遺文化於一體的網紅街區。現在每到周末,我就和愛人來這邊逛逛。”一位南昌本地游客說,“如今,萬壽宮已經成為我身邊朋友節假日必來的打卡地。”

尋找兒時美好記憶

“老板,花生糖、芝麻糖各來兩斤。”

“老板,五香瓜子稱上兩斤。”

……

王淑芳的炒貨鋪子在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的東北角,已經開了28年了。近期,店裡迎來了銷售旺季,王淑芳總是起早貪黑,從進貨到送貨,從零售到批發,和愛人的配合十分默契。

王淑芳說,店裡的生意一直不錯,尤其是去年南昌成了網紅城市后,店裡生意越發好起來。雖然市場上有很多同類商品,但她家的商品卻有別家沒有的“兒時味道”。

“來我店裡買炒貨的很多都是老顧客。他們有的在我店裡買了十幾年炒貨了。”王淑芳驕傲地說。

十幾年前,王淑芳店裡的商品有兩種銷售方式,一種是直接賣,另一種是讓顧客自帶生瓜子、花生等到店加工后收取加工費。如今,店裡已經不再進行代加工,但依然有不少顧客喜歡站在店門口看她翻炒瓜子。

“快幫我選選,哪一副對聯寓意更好?”在不遠處的史四新畫店一位阿姨在選購對聯。這家店以往以經營裝飾挂畫、婚慶用品、字畫裝裱為主,現在店裡已是紅彤彤的一片,各種材質的燈籠、對聯、挂飾、紅包應有盡有,足足有上百個品種,顧客以中老年回頭客為主。

“年味”商品引流量

路過便利店時,店主張志斌正在店門口整理擺放絲絨中國結、龍形毛絨公仔等深受年輕人喜歡的商品。路過的游客很難不被呆萌的龍寶寶公仔吸引,給店裡引來一波“流量”。

西湖區煙草局零售客戶張志斌在整理店門口的年貨擺攤。張帥攝

西湖區煙草局零售客戶張志斌在整理店門口的年貨擺攤。張帥攝

便利店作為一家景區零售店,2023年,在南昌市西湖區煙草專賣局(分公司)“一店一特色、一店一品牌、一店一文化”的經營定位指導下,加入了“四大陣地”(擔當社會責任的陣地、深入服務群眾的陣地、促進文化交流的陣地、聚焦品牌宣傳的陣地)零售終端序列。一進店的左側牆面上,可以看到裝飾著“小澄帶你游南昌”的卡通圖案和紅色景點、網紅景區、特色美食等的詳細介紹,店裡的非煙商品也以土特產、旅游紀念品為主。

“最近來萬壽宮游玩的年輕人特別多。”張志斌說,“年味漸濃,這條街的不少商戶都開始銷售福字、對聯了,但我考慮店裡的銷售群體還是以年輕人居多,就選了他們更喜歡且很‘出片’的年味飾物,你別說,這些天的生意還真不錯。”

“萬壽宮裡過福年”,像這樣的文字在萬壽宮歷史文化街區隨處可見。國風非遺秀、迎春花市、祈福表演、美食年貨市集等花式“整活”輪番上演,時尚元素與傳統節日碰撞交織,必將吸引更多來客,讓原本熱鬧的老街年味更濃。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