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信豐:“七色花”勞動教育點亮殘障兒童新生

在江西省贛州市信豐縣特殊教育學校,一朵朵“七色花”正悄然綻放,它們不僅是學校勞動教育的生動象征,更是殘障孩子們新生活的希望與夢想。5月13日,走進這所充滿愛與希望的學校,見証了“七色花”勞動教育課程體系如何為殘障兒童賦能,助力他們融入社會、實現自我價值。
“我很喜歡上美發課,美發課讓我學會了洗頭,我還學會了很多種編頭發的方法。”在綠色花——強就業技能的美發課程課堂上,孩子們正在老師的指導下學習洗發、剪發、吹發等技能,啟音班學生劉廣婷用手語表達了她對課程的喜愛。這些看似簡單的勞動,對於殘障兒童來說卻是一次次的挑戰和成長。
“一次偶然的機會,我聽說了特教學校正在做這樣的愛心活動,剛好自己也是做美發行業的,我就擠出時間上課,幫助孩子們學習新技能,以后他們步入社會,對他們的生活有一定的幫助,我感覺很有意義。”外聘美發教師張剛介紹道,“孩子們的專注力非常高,學東西也很快,甚至有的比正常人的接受能力更強,看到他們一點點進步,我也很開心。”
在紫色花——賞藝術休閑的美工課程課堂上,老師正帶領著孩子們進行手工制作,一名殘疾學生小杰(化名)展示了他的作品,他手中的紙扇挂飾色彩鮮艷,圖案精美,蘊含著對祖國的深深熱愛。美工課不僅使殘疾學生得到技能的訓練,促進學生手眼協調、手指小肌肉群發展,還訓練了學生各種綜合能力,提升了殘障學生的審美能力。
“我家孩子對‘七色花’課程非常感興趣,每一次他制作的作品都會拿回來給我展示,給我介紹每一項內容。同時,我們發現他的動手能力也有很大的提升和進步,性格也變得自信和開朗起來了。”學生家長范錢錢開心地說道。
在橙色花——聞珍饈美饌的烘焙課程教室裡,孩子們正圍在小廚房裡,在老師的帶領下,洗菜、切菜、炒菜,各司其職,忙得不亦樂乎。隨著菜葉與油水的融合,誘人的香氣彌漫開來,一盤青翠欲滴的油麥菜新鮮出爐,孩子們的臉上露出了滿足的笑容。
除了以上三種顏色的課程外,學校還開設了青色花——品生態樂趣的園藝課程、紅色花——激愛國之情的拼貼課程、黃色花——練生活適應的家政課程、藍色花——融入社會的洗車課程等多種特色課程,為殘障兒童提供了豐富多樣的勞動體驗和學習機會。
信豐縣特殊教育學校校長張金英表示:“‘七色花’勞動教育課程是我們學校的一大特色,旨在通過多元化的勞動實踐,培養殘障學生的核心素養,讓孩子們能夠更好、更快地融入家庭,回歸社會。同時,我們也希望這些孩子能夠在勞動中找到快樂,實現自我價值。接下來,學校將進一步完善課程建設,豐富課程內涵,重點打造讓孩子們適應社會的種植課程和家政課程。讓孩子們以勞賦人,學會生活,走向社會。”
在“七色花”的滋養下,信豐縣特殊教育學校的孩子們正茁壯成長,用他們的雙手書寫著屬於自己的精彩人生。(劉陽春、盧嘉玉、郭躍春)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