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麻風村”守護者董家慧——

“村裡的每個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

人民網記者 羅娜
2024年05月14日08:26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董家慧正在檢查麻風病康復者足底潰瘍恢復情況。受訪者供圖

“王老手術之后恢復得怎麼樣?一定要細心照料。”

“目前情緒穩定,能吃能睡,正在恢復階段。”

連日來,隻要一忙完手頭上的事情,董家慧便會向護工詢問村民王錦華(化名)在醫院的情況。“王老是一名麻風病康復者,近期由於足部潰爛嚴重,上個月在贛州璜金醫院做了截肢手術。”董家慧說。

王老的“家”在江西省贛州市南康區麻雙鄉壩孜村,這個村落曾經被外界稱為“麻風村”,最多時有400多名麻風病患者在這裡集中治療。

目前,這裡居住的都是麻風病康復者,以及“馬海德獎”(中國醫學界最高榮譽之一)獲得者、“江西好人”、南康區皮防所退休醫生董家慧。

1984年,時年21歲的董家慧來到這個小山村從事麻風病防治工作,這一呆就是40多年,從風華正茂到六十花甲,他不僅治愈了數名麻風病患者,還一路陪伴患者走完康復之路。

然而,面對麻風病,談何容易。

駐村后,打掃嘔吐物、清理排泄物、為病人上藥等工作都由他一個人操作完成。“麻風病患者大多會出現皮膚潰爛,記得有一次給患者換藥時,繃帶一解開,血水就濺了我一身。”回憶起當時的場景,董家慧說,“誰看到都會害怕!”

“口角歪斜、眼球突出、足底潰瘍……”作為一名年輕的醫生,在面對麻風病患者出現的各種症狀時,董家慧經驗不足,時常惡心得吃不下飯,喝不進水,甚至想過退縮。然而,村民的一句“董醫生,你要是走了,我們怎麼辦?”就像一根刺深深地扎進了他的心裡。

思前想后,董家慧最終下定決心留下來,並用村裡的廣播對所有麻風病患者做出承諾:“請大家放心,董醫生不走。”

這一句不走,就留了40多年。

董家慧回憶道,作為村裡唯一的留守醫生,這些年,他的精力和心血基本用在麻風病的康復治療上,每天提著一個藥箱,走村串戶、早出晚歸地為患者送醫送藥。

除此之外,董家慧還要照顧患者的生活起居,對於已經康復的患者,還要幫助他們回歸家庭,被社會接納。

“麻風病患者在經過規范的治療並且已經治愈之后,是不再具有傳染性的,但是他們的家人以及朋友還是會害怕。”董家慧告訴記者,為了消除大家的恐懼心理,他經常和康復者同桌吃飯、喝水。

經過董家慧長期的身體力行,人們漸漸消除對麻風病康復者的恐懼與偏見,多名康復者被家人接納,回家開始正常生活。“我去走訪的時候,時常能看見麻風病康復者和鄰居們坐在一起聊天說笑。”董家慧欣慰地說道。

“麻風村”自1957年建立以來,至今已有60多年的歷史,有些患者幾乎一生都在這裡度過,一些無兒無女的患者去世時,董家慧便擔起了“大家長”的責任,親自操辦后事。“他們雖然是病人,但是也要走得體面。”

2023年4月,董家慧正式退休。“目前‘麻風村’還有38名康復者,大多為老弱病殘,由於地處偏遠,沒有‘接班人’來照顧他們。”面對如此現狀,董家慧毫不猶豫地選擇留下來。

如今,在董家慧的努力下,“麻風村”所有的康復者都享受“五保”待遇,解決了老人們生活上的后顧之憂。“我們離不開你呀!”今年80歲的羅友珍(化名)握著董家慧的手說。這一幕,讓董家慧的心裡很暖。

“大家都問我在村裡守了這麼多年不覺得孤單嗎?其實村裡的每個人,都是我的兄弟姐妹。”董家慧笑著說。

(責編:羅娜、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