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九江永修:“龍蝦工”打造就業“新名片”

2024年06月05日10:27 | 來源:人民網-江西頻道
小字號

好水才能養出好龍蝦,龍蝦肥美靠好水。九江永修縣毗鄰鄱陽湖,修河、潦河兩大水系貫穿東西,豐富的水資源為稻蝦產業發展提供了優勢條件,如今,龍蝦產業不僅助推了縣域經濟快速發展,還為帶動當地就業注入新動能。

6月初,永修三角鄉的江西蝦谷小龍蝦交易中心迎來了忙碌的一天,一輛輛滿載小龍蝦的貨車將從周邊龍蝦養殖基地收來的小龍蝦,運到該交易中心各個檔口,按照小龍蝦的大小,分為“小青”“中青”“大青”“炮頭”,將不同規格的小龍蝦區分出來,用以滿足市場不同需求,在這個過程中,小龍蝦分揀工們的精細工作顯得尤為重要。他們要與時間賽跑,將這些活蹦亂跳的小龍蝦分揀、打包,再迅速發往全國各地。

胡女士是該交易中心的一名分揀工人,她熟練地將小龍蝦按大小進行分類,她說,小青一般體重在2到4錢之間,中青是4到6錢,大青在7到9錢。她在這行已經做了幾年,憑手感就能大致估重。如果不確定,就會用秤來確認。這份工作讓她每個月能賺到近6000元,而且離家近,騎電動車隻需十多分鐘,這樣既能在家門口上班,又能照顧到孩子,讓她對現在的生活很滿意。

近年來,永修全力推動稻蝦產業全鏈條提檔升級,積極發展無環溝稻蝦連作模式,通過清水灌田生態種養,小龍蝦肉質鮮美、品質極佳,深受消費者青睞。稻蝦連作單季水稻產量穩達1200斤以上,高產示范田最高單產達2200斤,實現“噸糧田”的突破,促進了農民增收,鞏固了糧食安全。

該縣首創“農田種養一張圖”模式,小龍蝦種養面積突破26萬畝,種養面積穩居全省第一,達到4萬余噸,先后獲得“中國生態小龍蝦之鄉”“中國小龍蝦全產業鏈發展示范縣”稱號。

此外,永修堅持“一產接二連三”,小龍蝦產業鏈條更加完備。全省最大的小龍蝦交易市場高峰期日均交易量突破200噸﹔一批預制菜加工項目將全面投產,年加工產能達3萬噸以上,永修龍蝦已從季節“網紅”變成全年“長紅”,冷鏈物流打通全國市場,16小時內即可抵達全國500多個城市。

江西蝦谷公司是一家集稻蝦種養、加工、交易、物流、冷鏈倉儲、龍蝦美食、電子商務、特色農旅於一體的全產業鏈發展龍頭企業,秉持著“培育一個品牌、帶動一方產業、富裕一方百姓”的發展理念,立足農村、帶動農民,發展特色產業,積極推動脫貧人口、退捕漁民、退役軍人等重點群體就業。目前,有50余名脫貧戶、30余名退役軍人、10余名退捕漁民在蝦谷工作,在旺季用工量可以達到1500余人,涵蓋了撥蝦工、挑揀工、包裝等多個崗位。

“退捕漁民對水性非常了解,他們吃苦耐勞的精神,與養龍蝦的工作模式非常契合,這讓退捕漁民在養龍蝦的工作中,擁有了獨特的優勢。”江西琨铻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負責人江運珠表示,據了解,琨铻生態農業科技有限公司,養殖龍蝦超過800畝,人員有60余人,在旺季用工人數超過100人,退捕漁民達到30人,退捕漁民通過養殖畝數分配,進行龍蝦養殖,養殖周期大概需要4至5個月,再對養殖的龍蝦進行回收,漁民的收入一個周期可以達到4萬-5萬元。

“小龍蝦產業是永修的重點產業,對帶動全縣就業具有重要意義,我們中心也為此推出特色龍蝦貸、龍蝦工技能培訓等多項助推龍蝦產業的政策,為全縣龍蝦產業帶動就業工作添磚加瓦。”永修縣就創中心主任徐昌陵說。(鄭文斌、余佳瑤、查娟)

(責編:邱燁、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