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瓷都的新玩法
![](/img/2020wbc/imgs/icon_type.png)
景德鎮富玉青花玲瓏陶瓷有限公司生產車間,陶瓷匠人正在進行手工繪制。 記者 陳 暉攝
夜幕降臨,千年瓷都景德鎮亮起點點燈火,陶陽裡御窯景區內,不少游客在創意青花瓷盤前拍照打卡。在陶溪川創意集市,各具特色的陶瓷制品吸引游客駐足挑選,豐富的現代創意設計為景德鎮陶瓷文化帶來新的“窯變”。
一座景德鎮,半部陶瓷史。如今的景德鎮,在傳承與創新中解鎖了不少新玩法、新思路,讓千年瓷都不斷煥發出新的生機與活力。
非遺應該大膽走向市場
6月15日11時,景德鎮富玉青花玲瓏陶瓷有限公司門口,停著五六輛旅游大巴。廠房內,講解員正在向游客介紹玲瓏瓷的制作過程。公司總經理龍璐告訴記者,公司從2017年開始做工業旅游項目,周末和節假日都是高峰期,“我們想通過這種方式,讓更多人了解玲瓏瓷。”
“以前對青花瓷了解比較多,今天看到的玲瓏瓷,渾身是孔卻滴水不漏,制作過程讓人大開眼界,真是太神奇了,不愧為四大傳統名瓷之一。”來自上海的游客胡女士高興地說。離開時,她和同伴還帶走了幾件喜歡的玲瓏瓷。
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景德鎮傳統制瓷原料加工配制技藝——玲瓏釉配制”代表性傳承人呂雅婷認為,非遺不應該停留在博物館裡,而應走向市場,讓更多人感受到非遺的魅力。2014年,留學歸來的呂雅婷繼承家業,成為富玉陶瓷“90后掌門人”。她認為,隻有將現代與傳統相結合,才能使玲瓏瓷在新時代煥發出更強的生命力。
為了讓年輕人喜歡上玲瓏瓷,2017年呂雅婷和共享設計平台洛客公司合作開發新產品。“剛開始把設計圖拿給老師傅看,他們的第一反應都是‘做不了’。”呂雅婷坦言,隻能設計師、老師傅“兩邊哄”,想辦法做實驗。她帶領團隊,在一年半的時間裡,向市場推出了一系列打破傳統的玲瓏瓷新產品——陀螺杯、轉轉杯、表情杯、不倒杯。這些瓷器新玩法,在抖音上受熱捧,帶動線上銷量暴增。
首戰告捷,讓富玉陶瓷更加明確未來發展方向。“即使產能不足,創新也不能停。”呂雅婷說,公司每年都會研發一兩百款新產品,從瓷土釉料配方到器形花面設計,不斷更新換代。現在,富玉陶瓷出品的玲瓏瓷遠銷海內外,產品復購率高達70%,還曾作為國禮用瓷參與外交活動。“我希望在幾百年甚至幾千年后,各大博物館都能看到這個時代的玲瓏瓷。”呂雅婷說。
在傳承中創新,是景德鎮傳承千年的匠心精神。而越來越多年輕人的到來,為非遺注入了新的生命力。
文化賦值讓陶瓷更有魅力
傍晚時分,走進景德鎮市珠山區陶源谷的玲瓏峽谷,小路兩側是成片的玲瓏瓷燈具,在山谷中散發出點點光芒。在玲瓏峽谷旁邊,便是玉柏玲瓏夜宴體驗館。
“一個個充滿星光的玲瓏杯,讓瓷器不再是瓷器,更像是置身於星空。”“所有的餐具都是玲瓏瓷,在燈光照耀下,顯得活潑靈動。”“在這裡吃飯,像被一圈螢火虫包圍著。”在小紅書上,不少網友為景德鎮玲瓏夜宴點贊。
“玲瓏瓷最大的特點就是光影,隻有把這個特點放大,才能讓大眾對玲瓏瓷有記憶點。”景德鎮市玉柏瓷業有限公司董事長李輝豐告訴記者,起初自己一門心思搞產品設計,但三年時間裡,公司生意沒有一點起色,這對他打擊特別大。於是,他就琢磨如何打造一個全新的陶瓷文化場景,讓大家知道什麼是玲瓏瓷。
新思路讓玲瓏瓷迅速出圈。“我們通過玲瓏瓷與光結合的方式,融入茶會、宴會、酒會等多個場景中,讓玲瓏瓷進入大眾視野。”李輝豐說。2016年,玉柏陶瓷陶溪川體驗店正式開業,李輝豐連續推出精心打造的玲瓏宋宴,在千變萬化的光影襯托下,東方玲瓏之美便有了實感。之后,李輝豐又將玲瓏宋宴活動內容模塊化、標准化,從最初的晚宴定制,拓展為全方位的場景服務定制,之后又拓展到玲瓏明宴、玲瓏清宴。
“消費者使用玉柏陶瓷,就會回想起參加玲瓏夜宴時的感覺。”中國服務型制造聯盟副秘書長馬良棟告訴記者,玉柏通過打造玲瓏夜宴,豐富了陶瓷的文化內涵,對陶瓷進行文化賦值,進一步提升產品的使用價值,讓陶瓷更有魅力。“將服務要素融入制造過程中,是制造與服務融合發展的新業態,是傳統制造業轉型升級的重要一環。”馬良棟說。
為消費者創造價值,是服務型制造的具體體現。如今,越來越多的制造業企業通過開拓技術服務、數字服務、設計服務等高附加值業務,不斷推動傳統制造業向“服務+制造”轉型。
強化供應鏈管理助力降本增效
從泥土中脫胎,在窯火中淬煉,因“瓷”而生、因“瓷”而興的景德鎮,成就了一座城市依靠單一手工業支撐千年的奇跡。近年來,景德鎮堅持以景德鎮國家陶瓷文化傳承創新試驗區建設為統領,聚焦陶瓷文化立市、陶瓷工業強市、陶瓷貿易興市,加快打造現代化特色產業體系。2023年,景德鎮擁有陶瓷規上企業240家,陶瓷工業總產值達861.25億元,增長29.44%﹔陶瓷稅收達10.06億元,增長31.4%。
然而,產業結構不優、產業鏈配套不完善、數字賦能不足等問題依然是景德鎮陶瓷產業發展的痛點。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現代化水平,推動數字化轉型,成為不少傳統陶瓷企業的努力方向。
在景德鎮市瑞牛文化科技有限公司的文創案例館內,各種定制陶瓷文創產品讓人目不暇接。“我們不追求全手工,而是要實現從小規模批量生產到大訂單的定制化生產。”公司董事長段建平介紹:“瑞牛文創走的路是以創意設計為核心競爭力的服務型制造。”
為解決個性化定制和規模化生產的矛盾,瑞牛文創通過整合產業鏈資源,深度鏈接藝術家、設計師、陶瓷工匠三大景瓷核心要素,拓展“陶瓷+”“設計+”“產業互聯網+”新模式,打造瑞牛文創陶瓷產業鏈、供應鏈,不斷探索陶瓷文創產品走向規模化、產業化的路徑。
個性化的創造能力,加上工業化的快速反應能力,助力傳統陶瓷企業突破產業發展困局。
在江西駝峰陶瓷集團有限公司智能車間,全自動打漿系統、全自動機械臂利坯機、自動化隧道窯等一批智能化生產設備,使陶瓷制品生產效率顯著提升,日產能達到27萬件。“依托工業化生產,可有效提高產品標准化水平,降低成本,讓更多人能夠輕鬆入手景德鎮陶瓷。”公司董事長沈鋒說。
“強化供應鏈管理,可以促使企業聚焦核心業務環節,提高自身核心競爭力,推動制造企業與生產性服務企業達成新型合作關系,構建服務型制造供應鏈網絡,從而提高企業資源配置效率,以最優品質、最低成本和最高效率對市場需求進行迅速響應。”省工信廳相關負責人介紹,下一步,我省將圍繞實施“1269”行動計劃,著力打造服務型制造示范,優化服務型制造發展生態,破解企業在發展服務型制造中遇到的實際問題,促進服務型制造新模式新業態發展,提升全省服務型制造水平。(何曉霞 記者 黃繼妍 陳 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