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以文塑旅,一幅畫卷繪新篇

2024年07月05日08:17 | 來源:江西日報
小字號

南昌市郵政路小學教育集團400余名師生齊聚滕王閣,誦讀傳世名作《滕王閣序》。記者 洪子波攝

“老城區更能邂逅新意思!”盛夏時節,慕名而來的驢友“任俠”穿行在南昌東湖區的大街小巷,感受老城新風新貌帶來的驚喜。改造后的大士院老街升騰的煙火氣養胃又暖心,高科技手段加持的滕王閣流光溢彩,南昌武商MALL、南昌百盛引領時尚潮流……千年老城區,畫卷添新筆,神韻初成魅力無限。

“東湖區作為省會中心城區,將圍繞南昌‘一樞紐四中心’發展定位,錨定‘項目為先、實干奮進,爭分奪秒拼經濟’工作主線,聚力產業發展、城市建管、民生改善、治理強基,努力在全面落實省會引領戰略中走在前列。”東湖區有關負責人介紹。

7月4日中午,記者來到位於東湖區的大士院老街,信步走進嘉賓樓,裡面已是熱鬧非凡。1927年南昌起義前夜,朱德在這裡宴請款待留駐南昌的敵軍團長、團副等人,使敵人指揮失靈,為起義成功作出了重大貢獻。今年4月,東湖區因勢利導,完成大士院半步街提升改造工程,在擦亮老南昌白糖糕、小羅子湯店、細英一元米酒店等小吃名片的同時,增強空間利用,提升區域管理水平,並在原址“復活”了百年老店嘉賓樓。

2023年以來,東湖區做足為街區、商戶文化賦能的文章。結合八一廣場——中山路、青山路兩大“百億商圈”建設,按照“一街一景觀、一街一特色、一街一品位”的思路,全面推進特色商業街區、歷史文化街區改造,同步培育、建設、提升了一批高品質夜間經濟消費街區,形成了多個展現南昌記憶、富有時代氣息、極具動感活力的城市IP和流量入口,將東湖區打造成了全省商氣人氣高地。

東湖區文化廣電旅游局黨組成員龍昆告訴記者:“我們通過把散落的文化遺跡聯起來,利用傳統節慶把各類民俗串起來,創新模式讓舊景點給游客新體驗等舉措,讓旅游更有文化味,以此推動‘文商旅’融合發展。”

位於南昌市中山路上的百盛購物中心,是市民休閑購物的好去處。

“在政府的引導下,我們購物中心最近開展放心消費創建活動並取得良好成效,贏得了消費者的好評。”江西百盛中山城百貨有限公司營銷部經理涂斯靚談起政府以旅游帶動商貿發展的舉措時,深有感觸,“線下商戶最需要的就是人氣,東湖區文旅和商務部門積極行動,讓我們商戶更有信心了。”

圍繞擴大消費者需求,把恢復和擴大消費擺在優先位置。如今,東湖區正積極打造商貿消費“強磁場”,把抓項目、促消費作為爭分奪秒拼經濟的關鍵著力點,為全區高質量發展提供強大動能和有力支撐。東湖區商務局有關負責人表示,今年東湖區重點打造的一個文旅消費IP是江旅都市方舟項目,建成后將聯動南昌武商MALL和正在建設中的贛電中心等頂級綜合體,形成一個輻射全省乃至中部地區的消費磁場,產生巨大的引流效應,進一步改善消費條件、創新消費場景、釋放消費潛力,助推南昌建設全國性消費中心城市。

要消費者放心消費,企業商戶必須安心經營。近年來,營商環境的持續改善,為東湖區推動“文旅+商貿”發展提供了有力保障。在2023年度省級營商環境評價中,東湖區排名全省第一檔次。持續深化的“放管服”改革,使得924項政務服務事項納入全面通用綜合窗口服務,1321項依申請事項實現100%網上可辦。

為更方便服務企業商戶,東湖區成立區營商環境服務中心,並組建全省首家縣區級中小企業服務聯盟,為中小企業發展提供精准服務,高效賦能。千方百計為企業和商戶送政策上門、送貸款進戶、送崗位到家,全面落實“免申即享”服務模式,惠企政策累計惠及企業4757家,兌現惠企資金4158.2萬元,組織開展了10場特色產融對接活動,幫助轄區企業獲得授信11.58億元,持續降低企業成本。

此外,東湖區近年來還結合數字經濟發展和營商環境改革工程,以數字化之力助推文旅產業數字化轉型。為創新數字文旅場景和業態,借助人工智能、虛擬現實、交互引擎等技術,抓好轄區文旅場館升級改造,形成沉浸式展覽、娛樂、游戲等不同形態的數字文旅產品,提升游客的參與性和體驗感。同時,通過增加科技含量,讓景區成為現代科技的應用場景,充分利用“互聯網+”和“數字+”的策略和方法,推出體驗性、互動性、情景性強的旅游項目,大大提升了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的體驗滿意度。(記者 吳志剛 林 雍)

(責編:毛思遠、帥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