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省贛州市興國縣鼎龍鄉:
數字化賦能教師教學,助力鄉村教育轉型
鄉村教育是我國基礎教育的“神經末梢”和主要陣地,為鄉村建設提供人才和智力支撐。近年來,江西著力推進教育信息化建設,贛州市興國縣鼎龍鄉就是其中一個縮影。隨著2021年9月引入數字教學資源,優質教育資源在鼎龍鄉的覆蓋面不斷擴大,教師專業發展受限、兼課過多等問題也得到很大改善,越來越多的農村孩子通過互聯網“融入”名校名師的課堂,看見了更廣闊的世界。
為教師減負增效
“把更多精力放到鑽研教材、改善教學設計上”
在讀學生105人,任教老師7人,這是鼎龍鄉石含小學的師生總數。校長賴小琴除了行政工作,還執教五年級數學、三年級英語等。受地域、學校規模、教學水平等因素限制,像石含小學這樣的鄉村小學幾乎都會面臨教師結構性缺編的難題。
2021年9月,鼎龍鄉與洋蔥學園啟動“人工智能教學應用助力鄉村振興”項目。智能平台上有系統的動畫微課視頻,生動有趣、直觀可視化地講解抽象概念和解題思維,並且與教材同步,匹配到章節小節,還配套習題用於知識鞏固。
“有了微課,我們隻需要在視頻基礎上,結合學生實際學情調整課件,確實為教師減輕了許多負擔。”身兼多職、身兼多科的賴小琴直言,“利用節省下來的時間,我能夠把更多的精力放到鑽研教材、改善教學設計上。”
楊村小學校長李芸也表示:“這大大降低了教學困難。講每節新課之前,我都要先看一遍微課,能夠幫我快速把握整個章節裡面教學的重難點。”
為幫助教師主動適應教育轉型中的挑戰,鼎龍中心小學採取了多方面舉措,要求三至六年級的所有數學老師上新授課時都要應用智能教學平台輔助教學,並採取“推門聽課”方式,隨機檢查教師的應用情況。針對年紀大、教齡長的教師不願意用、不會用的問題,由各校教導主任負責培訓,手把手指導。此外,學校開展了多次“教學比武”、信息化教學專題征文活動,以賽促教。
據悉,鼎龍鄉已有119位數學、物理和化學等學科教師常態化應用輔助課堂教學,覆蓋14所中小學的3000余名學生。鼎龍鄉人民政府黨委副書記、鄉長黃淼瀾充分肯定了老師們利用數字化資源探索教學方式變革的熱情。他指出,數字化已經成為推動教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引擎,希望鼎龍師生們共同努力發揮數字資源的最大效益,提升數字素養,提高教學質量,促進基層教育發展。
調動學生積極性,讓學生做“老師”
“翻轉課堂,氣氛活躍了,學生參與度提升了”
“在農村教育教學中,小學數學是一大難題。”
楊村小學校長李芸同時也是一位鄉村數學老師,她表示,數學知識相對枯燥,再加上面對的是忘得快、結合性和連貫性都比較弱的小學生,如何激發孩子興趣一直是難題。
自從引入信息化手段后,這個難解的局被“破”了。“上一屆畢業班,有一個女生上課時全程不抬頭、不聽課,即便老師叫她,也還是低頭。”李芸清晰記得,第一次在新課講授中播放動畫微課,視頻剛開始播,那個女生就抬頭了,這更加堅定了李芸要好好利用數字資源的決心。
此外,信息技術不僅在課程內容上激發了孩子興趣,還進一步賦能教學模式,讓學生來做“老師”,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以鼎龍中學為例,數學教師黃世鵬執教的數學課是這樣開展的:課前,利用晚自習的時間,播放與第二天要學習知識有關的動畫微課,讓學生自主預習﹔課中,根據學生掌握知識點的情況和遇到的疑點,老師一邊播放視頻,一邊輔助講解,講到重難點時會暫停播放,進行師生互動提問、充分答疑,幫助學生理解和掌握﹔最后,老師組織學生練習,學練結合,促進鞏固。
這種模式明顯區別於以往的教學方式,老師從原來的講授者變成了課堂組織者。“實施翻轉課堂,氣氛活躍起來了,學生參與度提升了,對知識的掌握也好很多。”黃世鵬坦言。
數字化轉型對於鄉村教育發展而言既是挑戰也是機遇。“互聯網+”時代,鼎龍鄉始終積極探索以科技力量助力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未來,鼎龍鄉將繼續通過數字技術與教育教學深度融合,賦能教師專業發展,培養面向未來的學習者,推動鄉村教育振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