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鯉村有個閑不下來的老袁
2001年,從湘東區農業局退休后,54歲的袁接勝回到了故鄉——江西省萍鄉市湘東區老關鎮二鯉村。
看到鄉親們守著少量的承包地,生活困頓,無所事事,袁接勝心裡很不是滋味。農業線上耕耘數十載,袁接勝精通農、林、牧、漁,熟悉二、三產業融合發展之道,他決定用自己的專長,扛起“農事通”這一“金剛鑽”,攬下帶鄉親們致富的“瓷器活”。
帶領鄉親“創業”
“搞農業是難事,怕收成不好,也怕賣不掉,所以很多人不想搞也不敢搞。”袁接勝理解老鄉們的重重顧慮,打算自己來當這個“出頭鳥”。
這年冬季,袁接勝緊跟國家“退耕還林”政策,自己“創業”,和朋友一起掏出積蓄租地105畝申辦“萍鄉市贛西苗圃”,培育造林苗木。別人的香樟樹苗隻有二十幾公分高,袁接勝育苗的香樟卻能長到六十公分以上且根系粗壯。苗情好、行情好,2002年春天苗圃共賣出90萬株苗,幾乎被“一搶而空”。
眼看苗圃行業勢頭正好,許多農民紛紛跟著干,有的育花木,有的栽果樹,有的搞養殖(養豬、養魚、養雞鴨),也有的租田種糧,規模由小到大,收入由少到多,幾年下來,逐步形成了多家有一定規模,較好效益的種養大戶、龍頭企業。育苗是勞動密集型行業,需要較多勞動力,這樣,不止當老板的農民有了賺錢門路,普通農民也在家門口找到了工作。“有時一天可安排幾十人上崗,多的時候上百人,鄉親們嘗到了甜頭,也看到了希望。”
期間,袁接勝也是“忙成陀螺”——他以“花卉、果木、牲豬、養魚”四大培訓站為平台,鼓勵引導青年農民走致富道路:到各家各戶田間地頭指導如何科學種植、如何防治病虫害﹔組織青年農民聽科技講座,並送技術上門,努力推廣良種良法,將農技、農機指導變成了自己的“副業”。
張永紅原先是煤礦工人,下崗后回村吃起了農業飯。“他不懂農技,規劃布局、種植進度計劃等幾乎全過程都要我來。”於是,袁接勝成了張永紅“隨叫隨到”的“軍師”。眼瞅著張永紅從開始的“小打小鬧”到實現從耕、種、管、收,再到烘干、運輸、加工全程機械化,並建有大型育秧棚、倉庫、冷庫,還有自己的商標品牌,成為裝備齊全的種糧大戶,袁接勝比誰都開心。“龍發養殖”、“恆通現代漁業”、“安晴工藝”這些在當地響當當的企業,也無一不滲透了袁接勝的心血和汗水。
助力鄉村治理
“家有一老,如有一寶﹔村有一老,事事都好。”二鯉村的村干部們對這句話最有體會。這些年,二鯉村修路、建校、建村辦公樓、建老年活動中心,樁樁件件袁接勝都參與其中,諸如出面協調上下關系,爭取多方支持,發動並帶頭捐款等等。
2010年江家沖新農村建設點打造之初,村民一致推選袁接勝為理事長。新農村建設,說來容易做來難,最頭疼的就是資金不夠,還有村裡村外那些矛盾糾紛和利益糾葛。
當時村裡隻拿到16萬元項目資金,想要完成“七改三普及”,這點錢可遠遠不夠。袁接勝也不是“吃素”的,他帶頭並發動群眾捐款、捐物、捐工、捐地,加上撥款,一共湊了40萬元左右,修路、修水塘,全面清淤,四周襯砌,連圍欄都搞得“妥妥帖帖”。
由於修路、建娛樂場所得佔菜地、砍果樹,有人就不樂意了。有對叔侄因為陳年舊怨一直都互不搭理,修路時叔家的一棵大杉樹和一條水溝還擋了侄子家的路。袁接勝一方面多次勸和,一方面親自動手砍樹、運石頭、砌水溝。看他一把年紀還這麼拼,這叔侄倆心裡也過意不去了,最后,侄子主動到叔家賠禮道歉,兩家人終於握手言和。
就這樣,在袁接勝的帶領下,大家齊心協力,用三年時間全面完成了“七改三普及”,而且戶戶通水泥路,家家通光纖網,絕大部分村民建起了新房。
萍鄉市首屆最美老干部、萍鄉好人、優秀共產黨員,全國關心下一代工作先進工作者、江西省老科協先進個人、萍鄉市“新時代贛先鋒”……對於袁接勝來說,最大的榮譽並不是這些獎章和証書,而是鄉親們那一張張笑臉和一聲聲感激的話語,他覺得這些才是他存在的最大價值。(周雙萍 吳倩文)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