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

江蘇宜興發布蘇東坡主題旅游路線——

愛此溪山好 陽羨覓東坡(以文塑旅 以旅彰文)

姚雪青
2024年07月26日08: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核心閱讀

  展覽《陽羨帖》真跡的宜興市博物館,蘇東坡買田講學的東坡書院、親手栽種海棠的東坡海棠園……這個夏天,在江蘇宜興,不少游客深度體驗了東坡文化之美。今年6月,宜興發布了3條“東坡游徑”,串珠成鏈地講述蘇東坡的宜興故事,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日前,記者沿著其中一條路線實地探訪,感受“東坡游徑”的文化味道。

  “買田陽羨吾將老,從來隻為溪山好。”一首《菩薩蠻》,道盡了蘇軾對陽羨(今江蘇省宜興市)山水的熱愛。

  今年6月,宜興發布了3條“東坡游徑”,串珠成鏈地講述了東坡的宜興故事,為文旅融合發展賦能。

  宜興市文體廣電和旅游局局長王賽軍介紹,線路一有正在展覽《陽羨帖》真跡(旅順博物館藏)的宜興市博物館,蘇東坡講學的東坡書院、親手栽種海棠的東坡海棠園﹔線路二有集生態和文化於一體的窯湖小鎮、陶文化特色古南街、宜興市陶瓷博物館﹔線路三有萬畝竹林的深氧竹海公園,以及善卷洞、東坡閣。

  日前,記者沿著線路一,實地探訪宜興的“東坡游徑”。

  第一站:宜興市博物館

  感受文博熱度

  許多“粉絲”看東坡展,是為了給自己圓夢﹔而在宜興市博物館,一場“殆是前緣——蘇東坡真跡《陽羨帖》特展”,則是為了給蘇東坡“圓夢”。

  為何這麼說?宜興市博物館館長、特展總策劃郝殿峰介紹,“據史料記載,蘇東坡多次來到宜興,並在100余篇詩文裡提及宜興的風土人情,還兩次上書朝廷乞求能在這裡養老並獲批准,宜興人也將他視為鄉賢。”

  展覽入口處有座“宜興鄉賢蘇東坡”雕像——他背著斗笠,拿著茶碗,腳下放著提梁壺,怡然自得地看著田野。歷史上,蘇軾最終沒有能夠在宜興歸隱終老,但是人們今天以特展的形式,幫他圓了“買田陽羨吾將老”的願望。

  特展分為3個單元:“吾來陽羨——蘇軾與宜興的情緣”“買田陽羨——傳世名作《陽羨帖》”“心安陽羨——蘇軾的宜興足跡”。巧思融在展覽的許多細節中。現場布置了上千棵竹子,對應蘇軾的詩句“無竹使人俗”﹔“吾來陽羨……當買一小園,種柑橘三百本”,《楚頌帖》旁,特意放了一盆橘樹。來自南京的游客董女士說:“東坡與宜興的情緣令人感動!”

  在互動區,最受歡迎的項目是“打卡蓋章”。工作人員介紹,博物館將《陽羨帖》上的69個印章復刻出來,供大家留念,“印泥3天添加一次,磨損的印章已更換了一批”。

  “宜興市博物館於2017年開館,今年5月剛升級為一級館。這是我們在獲評一級館后第一次獨立策展。”郝殿峰坦言,由於經驗不足,此前他們大多採用與知名博物館聯合辦展的思路,影響力和吸引力不足。這次東坡展,是一次全新的嘗試。

  郝殿峰打開剛發的朋友圈驕傲地說:2024年第二季全國熱門百強博物館中,宜興市博物館登上全國百強榜,並在縣級館中排名第八。“目前日人流量大增,預計暑假期間游客將超過50萬人次。”郝殿峰說,許多游客看完展陳,還會沿著“東坡游徑”繼續游覽,“文博熱”激活了縣域旅游資源。

  第二站:東坡書院

  發現生活之美

  在茂林修竹間,喝一壺茶,看一卷書,丁蜀鎮蜀山南麓的東坡書院,憑借別具一格的意境吸引了不少游客。

  歷史上,東坡書院一直是文人雅士緬懷先賢、交流學術的重要場所。清代以來,這裡承擔了教育功能,逐步成為當地的學校,培養了諸多學子。1989年,學校從中遷出。2002年,丁蜀鎮重修東坡書院並對外開放。

  走進書院,映入眼帘的是一把巨大的東坡提梁壺。走進東側的“東坡茶室”,宜興陶協女陶藝家分會的正高級工藝美術師曹競方正在講陶藝課。

  “上陶藝課,不僅是培養興趣愛好,也能陶冶情操。”曹競方請大家抬頭觀察房梁,“是不是有互相支撐的大梁和橫梁,還有牆面上的立柱?今天我們做的壺把手也有類似的部分。”

  學著曹競方的動作,學員們紛紛動手,從紫砂泥上切下一塊,搓成泥條,一頭粗一頭細,中間彎折,細的部分做立柱,粗的部分再做出創意造型,干燥后便成為壺把手。邊學邊做,大家都十分開心。

  上完陶藝課,臨近傍晚,書院深處傳來陣陣笑聲。記者循聲來到第三進院西側的屋子,一場主題為“生活即詩歌”的“東坡夜讀”分享會正在此舉行。10多名本地市民帶著喜愛的書籍圍成一圈,分享對蘇軾生活美學的心得感受。

  “蘇東坡是個很有生活情趣的人,他愛詩文、會做飯、懂釀酒,還發明了子瞻帽……”

  “他將日子過得有滋味,有在日常生活中發現美的眼光……”

  “現在,體驗式旅游受到越來越多人的喜愛。飲茶、陶藝、閱讀,都是生活體驗。”丁蜀鎮副鎮長陳琳英介紹,今年以來,該鎮在東坡書院組織了“東坡夜讀”“陶式歲閱”以及小學生“開筆禮”“畢業典禮”等品牌活動,以新形式傳播東坡文化,開發體驗式旅游新亮點。

  第三站:東坡海棠園

  沉浸研學之旅

  “他是北宋時期的一位才子,也是唐宋八大家之一。900多年前,他與宜興人邵民瞻結下友誼。后攜一株老家的海棠,親手栽種於邵氏庭院。看,就是我們屋外的這一株。有人知道他是誰嗎?”

  “知道!蘇東坡!”

  宜興東北角的和橋鎮閘口村,有處“東坡海棠園”。記者沿著長廊往裡走,隻見一面寫著“海棠無恙”的石屏風右側,一株900多歲的海棠郁郁蔥蔥。不遠處,10多名學生在這裡參加暑期研學游。

  研學游的第一課,就圍繞這棵海棠樹展開。和橋第二小學語文老師談佩華講解了“海棠無恙”背后的故事:邵民瞻新宅落成,蘇東坡應邀前往祝賀,還帶來一株海棠手植於此。之后歲月,蘇東坡幾經浮沉,這棵海棠令他念念不忘。每次通信,他都會問一句:“海棠無恙乎?”邵民瞻則答:“海棠無恙。”

  問的是宜興海棠,念的是“此邦君子”。大家聽得入了神,眼前似乎浮現出數百年前,蘇軾和友人共敘情誼的畫面。

  “斗轉星移,海棠依舊。那首寫海棠花的詩千古流傳。”談佩華起了個頭,孩子們一起朗誦起來:“東風裊裊泛崇光,香霧空蒙月轉廊。隻恐夜深花睡去,故燒高燭照紅妝。”

  講完詩詞,談佩華帶著學生開啟研學游的第二課——就地取材,用掉落的海棠葉制作樹葉書簽。記者看到,書簽是透明花瓶狀,中間有夾層,樹葉放進去可變幻出不同造型。書簽做好后,學生們還結合蘇東坡詩詞,給書簽取了有意思的名字。

  離開東坡海棠園,記者又到東坡美術館中上了一節書法課,之后到吳冠中故居和黃瑞鬆舊居,分別上了具有特色的美術課與科技課。研學老師都來自本鎮中小學,他們深入淺出的講解令學生們聽得津津有味。

  “挖掘和開發東坡文化,讓我們吃上旅游飯、打響知名度。”研學游線路策劃者、和橋鎮宣傳委員周小虎說,以前,和橋鎮不是旅游目的地,知名度並不高,“今年以來,從開發一棵樹,到串成一條線,再到帶動一大片,和橋鎮將東坡文化與本地書畫文化等有機結合,開設以文化為底色的研學游活動,文旅已成為和橋鎮發展的新支點。”

(責編:邱燁、毛思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