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千氣象看江西︱人鳥同一村 和諧共生情
7月24日,“萬千氣象看江西”網上主題推廣活動線下採訪團走進婺源縣秋口鎮石門村。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人民網婺源7月26日電(記者秦海峰)在江西婺源,春賞油菜花海,夏聽藍冠噪鹛,秋觀紅葉晒秋,冬看鴛鴦戲水,四季皆景,四季宜游。7月24日,“萬千氣象看江西”網上主題推廣活動線下採訪團走進婺源縣秋口鎮石門村,探究“藍冠噪鹛”在此地棲息繁衍的奧秘。
走進盛夏時節的石門村,古朴的村落錯落有致地掩映在參天的古樹之下,徽派建筑坐落在道路兩旁,村內隨處可見藍冠、黃喉的小鳥雕塑和畫像,在宣傳欄上,在科普牌上,在牆壁畫上……
它們是素有自然界中“鳥中大熊貓”之稱的極度瀕危鳥類——藍冠噪鹛。藍冠噪鹛是世界上最瀕危的雀形目鳥類之一。目前全球已知藍冠噪鹛野生種群分布范圍均在婺源及周邊區域,種群量400余隻。
石門村義務講解員兼護鳥員俞旺金介紹道:“自動物學家過來宣講藍冠噪鹛是極度瀕危的珍稀物種后,村民們便自發組成‘小手拉大手’護鳥隊保護藍冠噪鹛,成員大多以村民和孩子們為主。”
藍天白雲下的石門村,如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據悉,歷史上,婺源百姓就養成了“尊重自然、敬畏山水”的生態自覺,近些年,為了保護好石門村古樹多、水質好的生態基底,婺源更加注重在傳承中與時俱進,形成了黨員帶頭履責、群眾自發維護的良好生態保護氛圍。
“藍冠噪鹛繁殖期在每年的4月至7月,我們不僅會設立‘古樹保護崗’‘護鳥護綠崗’‘環境衛生崗’等崗位來保護它們的棲息繁衍地,而且也會對國內外游客進行引導和講解。”俞旺金說道,“了解藍冠噪鹛的生長習性和特點,在盡可能不打擾它們的前提下也能夠一睹它們的美麗。”
石門村全村上下共同擔當起生態保護的使命,村民作為自然守護者,政府作為堅強后盾,攜手構筑起堅固的生態屏障。
藍天白雲下的石門村,如一幅美麗的生態畫卷展現在人們面前。人民網記者 時雨攝
婺源縣委縣政府投資1000多萬元對月亮灣約3000米的生態岸線和3公頃的裸露濕地進行修復,建設7個小微濕地,成立藍冠噪鹛志願護鳥隊,打造藍冠噪鹛科普館、濕地公園研學基地、櫻花休閑步道等一批生態景觀,吸引了藍冠噪鹛在此棲息繁衍。
此外,利用“世界濕地日”“愛鳥周”及“科普宣傳周”等契機,深入社區、學校及企事業單位,組織開展了“走進饒河源國家濕地公園——關愛藍冠噪鹛、感恩濕地”系列生態教育活動。通過科普講座、視頻展示、實地探訪及發放宣傳資料等方式,有效提升了公眾對藍冠噪鹛保護及濕地生態重要性的認識,營造了全社會共同關愛、保護的良好氛圍。
石門村一代人又一代的綠色接力,持續推動藍冠噪鹛保護主流化建設,實施最嚴格生態保護紅線制度,建立健全自然保護地體系,精心呵護村裡青山常在、綠水長流的美麗畫卷。
秋口鎮鎮長張曉甜自豪地說道:“‘一個村’與‘一隻鳥’和諧共生的故事,是婺源堅持‘兩山’理論指導,促進‘兩山’轉化的縮影。”
(實習生袁飛芸對稿件採寫亦有貢獻)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